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什麼孩子未來有更多好人際?請父母趁早重視「共情」

什麼孩子未來有更多好人際?請父母趁早重視「共情」

香港理工大學有一位叫Kevin Chan的學生,設計了備受盲人歡迎的「盲人跑步機」。在做出這個設計之前,Kevin Chan和他的同學蒙上眼睛到戶外探索,還蒙上眼睛觸摸室內外的物品,感受盲人的生活。通過這種體驗後,他們覺得盲人的生活太不容易了,最終做出了「與其設計東西幫助他們,還不如設計東西讓他們享受正常生活。」 共情能力讓這些學生做出了與眾不同的設計。

一頭扎進別人那個「坑」里,經常做這種共情的動作,積累共情經歷,即使一個無共情力的孩子,也會慢慢學會共情。美國爭端問題專家雷.湯普森曾經說過一個很好的建議,如果一個父母不喜歡孩子的某種行為,當父母不吝嗇說出內心的感受,比如說「我不喜歡你的行為,你在客人面前撒嬌,這讓我很難堪,你應該停止」,能幫助孩子換位思考,有助於孩子更多地體會他人的感受,培養共情能力。所以父母要多一些讓孩子感受共情的經歷。

兒子阿瓜有一段時間非常喜歡在家裡玩籃球,「咚咚咚」的聲音很大,住在我們樓下的鄰居是一對老夫妻,我擔心會影響到老夫妻。我跟他說:「在家裡玩球,樓下聽到的聲音會很大的!」阿瓜有些困惑,他問:「老爺爺和老奶奶聽到會覺得怎麼樣?」他的表情似乎在告訴我,他「想像不出聲音有多大」。這時我看到客廳的一角,擺著他與妹妹搭建的硬紙屋子,我叫阿瓜爬進紙屋子,接著我把球拋在屋頂,「咚」的一聲後,阿瓜從裡面興奮地爬出來:「媽媽,我知道聲音多大了,我剛才被球的聲音嚇了一跳。如果老爺爺老奶奶聽到這麼大的聲音,一定很不舒服的。」最後,他讓奶奶帶他到樓下的小操場玩球去了。雖然硬紙屋子聽到的球聲與樓層間拍球的聲音不同,但阿瓜已經深切地知道了被聲音打擾的不舒服,他對自己的行為有了更多的認識。

在我的引導下,阿瓜對他人的共情力越來越好了。他的爺爺喜歡喝酒,常常被奶奶「批評」。有一次,爺爺在飯桌上趁奶奶不注意又多喝了一些,奶奶非常不高興。這時阿瓜說:「奶奶,別生氣,爺爺的『酒蟲』跑出來搗亂了,爺爺控制不住。你應該讓爺爺把『酒蟲』關起來,爺爺的『酒蟲』跟我的『害怕蟲』一樣,一不留神就跑出來了……」當有人在阿瓜面前說他爺爺是「酒鬼」時,阿瓜會下意識地反駁:「爺爺只是有『酒蟲』,爺爺不是壞人。」阿瓜也經常在看到爺爺想喝酒時,總不會忘記提醒:「爺爺,你的『酒蟲』爬出來了哦,快把它關起來!」

記得加州大學精神病學副教授Marco Iacoboni說,我們了解別人情感的方式,乃藉由模擬自己大腦中過去經歷而儲存的情感,意即我們擁有相同的情感活動。簡而言之,就是做出共情的行為,能培養孩子的共情力(同理心)。我們常常看到,當一個小嬰兒聽到旁邊有其他小嬰兒哭,這個小嬰兒便會跟著一起哭,那是因為這個小嬰兒過去有著相似的經歷,他們在聽到別人哭泣時,小小的腦瓜能一下子聯想到無數的相似情景:尿濕了、肚子餓了、寒冷了,或者被父母忽視了……聯想到別人的種種不幸,這個小嬰兒便有了「不幸」的感受。大孩子們也是如此,倘若一個孩子過去有過被石頭砸傷腳丫的經歷,當他看到另一個孩子被石頭砸到腳丫的那一瞬間,他會下意識地驚叫,因為他似乎感覺被砸到的是自己,相似的情景觸發了他的同理心。

好幾年前,我看過一個報道,說廣州洛溪有一對夫妻很有智慧。這對夫妻是殘疾人,他們收養了10個殘疾孤兒。有一天,這對夫妻的一個小女兒領著雙目失明的姐姐外出玩耍時,玩著玩著就自己跑回家了,把姐姐落在了外面。姐姐是盲人,一個人在外到底有多危險,答案可想而知。幸虧姐姐後來被及時找回來了。這對夫妻為了教育小女兒,他們讓小女兒雙眼蒙布條走了一段路。從此小女兒對失明姐姐有了更多的理解,常常在生活中對姐姐有細心的照顧。這對夫妻的智慧之處,正是懂得在教育中幫助孩子培養同理心。

一頭扎進別人那個「坑」里,腳上沾著相同的泥,孕育共情……

關鍵字:同理心培養、幼兒心理、幼兒人際、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處罰沒效?如果少了三技巧,小孩會一直犯錯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同理心,收穫人見人愛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