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挫折」不是「折磨」,過分的「挫折教育」,只會讓孩子更加自卑

「挫折」不是「折磨」,過分的「挫折教育」,只會讓孩子更加自卑

在當下的教育界,挫折教育的熱度似乎是越來越高,許多教育名家、教育機構都在提倡孩子要從小進行挫折教育,還舉出了不少例子。於是乎,很大一批家長,也就跟風順大流,一股腦的對孩子狂轟亂炸開來,給孩子製造一個又一個「歷練」。

是的,在很多家長看來,所謂的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多遭點罪,多吃點苦,讓孩子養成吃苦耐勞的好習慣。

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教育方法我們真的用對了嗎?一味的給孩子製造困難,孩子以後真的就能變得優秀嗎?

挫折教育到底是什麼?

我們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孩子在小時候,多受點打擊、多受點磨難,讓孩子大大咧咧的遭受失敗的挫敗感,這樣可以為孩子打磨出一顆強大的內心,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夠無所畏懼!

但事實真的就如同我們想像的這般嗎?一味的讓孩子接受挫折真的對孩子好嗎?

前幾年,在上海盧浦大橋就發生了一起悲劇,引起了社會的廣大關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事件的那一幕:

在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名男孩突然從車裡沖了出來,沒有理會周圍湍急的車流,直直的從橋上跳了下去,緊跟著的是他的媽媽,因為沒有抓住孩子而跌坐痛苦。最令人惋惜的是,男孩才17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

男孩在跳橋的那一刻,沒有絲毫猶豫,整個過程,總共不過5秒。後來經報道,原來男孩當天在學習與同學發生了矛盾,在路上又遭到母親批評,這才釀成了悲劇。

我們不知道,這個男孩當時心理是怎樣想的,但無疑,母親的指責與冷漠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情發生後,輿論卻是一股腦的指向男孩,

「17歲的孩子,一點委屈就尋死膩活的,家長就是太慣著孩子了!」

「現在的小孩就是對他們太好了,一點事都扛不住,我們當年被說被罵了,天天都得挨板子,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

……

除了當事人外,沒人知道事情的全貌,我們也沒資格亂加猜測,但當時盛囂的輿論最終統一成了相同的口徑:

現在的孩子都被嬌慣的太狠,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一點小委屈,心理就承受不了,只有小時候面對的困難多,遭受的挫折多,長大才能忍得住痛苦、耐得住磨礪。

於是在那之後,父母突然流行了一種方式——打擊風,在生活中,打擊孩子一切地方,不管孩子那方面是否優秀。

孩子考試考到班級前十,不表揚!

「為什麼這題計算錯了,扣掉三分,還有這題,這麼簡單的基礎題,你都能選錯,明明可以考更高的,考這點分還樂!」

孩子遇到困難的事,完成不了尋求幫助,拒絕幫忙!

「你上學是咋上的!這點東西都不會!老師沒說過?老師沒說過你就不會了嗎?那乾脆就別上了!」

為了害怕孩子驕縱、為了害怕孩子脆弱,父母知道成績後,第一時間要給孩子潑冷水,讓孩子要謙虛,要細心;孩子遇到不會的事,父母得讓孩子有緊迫感、有壓力,要讓孩子時刻都不能放鬆下來,懈怠自己,於是開施壓、打壓。

他們以為從小敲打孩子,讓孩子時刻處於「自省」的狀態就是為孩子好,這樣孩子以後進入社會之後,就能扛得住苦難,受得了磨練。他們以為這,就是挫折教育,他們以為只要時刻貶低孩子,就能讓孩子以後變得更好!

然而,童年從來就不是成長的背鍋狹,父母長期的打壓、辱罵,不僅不能替孩子豎起堡壘,反而會讓孩子心中的信心感、陽光感,一點點崩塌,嚴重的話更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障礙。

挫折教育是一個科學的理念,但不能聽風就是風,亂用!尤其對心理素質尚未成熟的孩子,運用挫折教育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則很有可能會起反作用。

什麼樣的孩子適合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這種理念是很好的,但並不是適用於所有孩子,特別是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來說,進行挫折教育,完全是弊大於利。

挫折教育更多的是適用於那些「問題少年」,如:內心脆弱、自大傲慢、自大盲目...這類的孩子,正因為這些孩子存在著些許問題,所以我們可以用挫折教育這一記猛葯來給孩子去疾治病。

而對於那些性格良好,原本熱情開朗的孩子,我們不問緣由,一句:我這是為你好,便開始各種打壓孩子,這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不公平,他們沒有做成什麼,憑什麼要受到你無端的欺負?

在現實生活中,當父母看到孩子因為玩具壞了,被批評兩句就嚎啕大哭,就斷定孩子是顆玻璃心,受不起任何挫折與磨難,這種想法本身就是狹隘、是片段的。

《圓桌派》是一檔聊天真人秀節目,圍繞當下最為流行的一些話題來進行討論,有錄製關於教育孩子的一期節目中,主持人竇文濤說了一番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你不能老覺得孩子嬌氣或者經不住打擊,因為有些時候,逼得大人跳樓的可能是股票,可是對於小孩子來說,玩具壞了。它跟股票是等價的,他覺得這個比天都大!

就跟上述講的一樣,可能一個玩具壞了,在大人眼中,連事都算不上,可在孩子眼中,玩具車壞了,半邊天也就塌了!

大人永遠也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念來自顧自的給孩子定義,從未想過這樣到底公平與否。

當孩子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作為父母的你,是體諒或幫助他,還是再給他施加一份壓力。提升你所認為的「抗壓性」,這是家長個人的選擇。

生活中的挫折已經夠多了,別在人為製造了。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得:

生活中處處充滿挫折,充滿磨難,我們很多人面對這些「原生品」往往都自顧不暇,無從下手,為何我們非得和自己過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呢?

孩子也是這般,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少不了挫折,考試考差了,心愛的東西丟了,被誤解了等等,這些都是常有的事,我們做家長的為什麼還要再去給孩子添堵,再去給孩子製作麻煩。

老話說的好:「人心都是熱乎的」,一味的讓孩子感到心涼與心塞,慢慢的,可能孩子也就離你遠了。

挫折教育,重要的是教育,不要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更不是讓孩子獨自一個人面對挫折!而是由我們支持孩子,幫助孩子,和孩子一起直視挫折。只有我們做父母的的支持孩子,讓孩子在情感上感受到溫暖,孩子才有勇氣去面對挫折,戰勝挫折!

勇氣是戰勝困難的唯一手段,在面對挫折時,孩子首先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鼓勵,支持,這樣孩子才能凝聚起勇氣來。接著,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用心陪伴,是父母願意跟孩子一起面對困難的那份行動,這樣,孩子才不會感到孤獨;這樣,孩子心中的這團勇氣之火才能熊熊燃燒。

挫折教育,不是給孩子創造幾個挫折,孩子就能成長了,而是在孩子受到挫折與磨難時,我們作為父母的,可以全身心的為孩子提供支持。

孩子想要成長,路上少不得我們!成長不是孩子自己就能學會的,而是在我們的支持,幫助下,教會孩子的。

想要孩子變得強大、優秀,並不是我們要讓孩子學會什麼,而是教會孩子「我可以」、「我行的」、「我該這樣做!」

而這!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0育兒 的精彩文章:

父母和孩子之間,也需要有「界限」,別讓無界限毀掉孩子
孩子「個子矮」,與其各種「補鈣」,不如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