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為什麼儒道兩家認為良知就是你的福報!

為什麼儒道兩家認為良知就是你的福報!

對於善惡,儒釋道三家都推崇人要善良,要對別人好。相信讀者常見宗教人士說行善有福報啊!下輩子能投好胎,死後能上天堂,這輩子也有福報;我們道教還有陰德之說,認為行善不僅能為自己帶來福報,還能讓子孫後代過的更好。

如果要解釋善有善報,在宗教理論中可以找出一萬種說法。但現實是很多人行善對回報的追求並不熱烈,讓善人寒心的往往是「善有惡報」之事。

我們都是普通人,能行的善多是舉手之勞的善,作為書聖的王羲之也曾行這種善舉。《晉書》

再他在蕺(jí)山見一姥持六角扇賣之,書聖見之就提筆在扇子上寫字,老婆婆看到後很生氣,王羲之則言「你說是我王右軍的字,一個扇子能要一百錢。」

今天王羲之一個字都是無價之寶,在當時也很火熱,老婆婆很快用這些扇子發了一筆橫財。錢還沒揣熱,老婆婆就去找王羲之,見面第一句話就是麻煩你再給我寫點。對此王右軍笑而不答。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種事情,看到別人有困難去幫忙,等來的不是謝謝,是你能再繼續幫我嗎?如有二,則有三。如不幫,別說一句謝謝了,被幫者從此視你如仇,會攻擊你,找你麻煩。

俗話說斗米恩,升米仇,但遇到這種人幫他既是結仇!以後再想行善,想想以前有這等人,心就涼了,什麼善有善報,在這種面前明明是善有惡報。

不過能幫人不正說明你比這種惡人過的要好嗎?而惡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尋求幫助,不正是從側面反映了惡有惡報嗎?

但這又引發了別外一個問題,是不是惡人都需要人的幫助,是貧窮的弱勢群體了?請大家回首自己做過的善舉,會發現窮不是原因,很多窮人都知恩圖報,真正的問題在於這些人沒有良知。

如同傳銷覺得自己為國為民偉大無比;變態冷血的殺人犯不遇到審判是絕對不會有一絲悔恨;這些啃咬行善者的人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壞,還認為自己比行善者品德更高尚,行善的人有很多毛病,所以受到幫助是應該的,是對方欠他的。

對於這種人來說道德只是他要求別人的準則,自己則近乎於完美無瑕。當我們關心這種人的良心會不會痛的時候,他們根本沒有良知。

王陽明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在國學以及宗教圈都非常有名氣。

有的人喜歡忽略後面一句話,只解釋前面一句,忽略善惡對人的意義。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心念未發之時,如世上沒有人類出現的時候,善惡不存在。當人有了思想,我們就有了善惡美醜,這正是良知!對此王陽明給出的看法是人應該保住善念,摒棄惡念,而這就是修行。

對比沒有良知的人,會發現我們能見到的美好他們看不到。這些人里特別有本事的人永遠只是少數,這些人能過的比大多數人要好,但更多的因為他們沒有良知一步步墮入深淵,所以說有良知就是好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真道士梁興揚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後大暑之前炙熱潮濕!養生重在祛濕養心
為什麼大儒荀子教出的徒弟是法家大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