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我們正在用「獎勵」毀掉孩子,採用補強性原則,獎勵變得更高級

我們正在用「獎勵」毀掉孩子,採用補強性原則,獎勵變得更高級

文 | 凝媽

我們對孩子寄予了很多期望,小到吃飯睡覺,大到學習成績、行為習慣。我們希望孩子可以按照我們期望的那樣穩步發展,為了強化孩子好的行為,我們會用獎勵的方法鼓勵孩子。但我們真的會獎勵孩子嗎?獎勵都起到了正向的結果嗎?也未必,我們很多獎勵都是錯誤的,反而在毀掉孩子。

我們正在用「獎勵」毀掉孩子

01

那天和朋友聚餐,她家的女兒2歲半,不喜歡吃飯。爸爸拿出手機,給女兒看動畫片,女兒很嫻熟地撥弄手機,一邊看動畫一邊吃飯。朋友說,女兒在家裡已經養成習慣了,只要孩子不喜歡吃飯,爸爸就「獎勵」她看動畫,她才能吃一點。

孩子把吃飯和看動畫進行了關聯,只要吃飯就能得到看動畫的獎勵,如果不給看動畫就不想吃飯。吃飯這件事本來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也成了孩子講條件的法寶。

02

閨蜜的女兒6歲左右開始學做家務,媽媽規定刷碗5塊錢、掃地3塊錢、擦桌子1塊錢。女兒想買一個芭比娃娃,媽媽就告訴她「你去刷幾個碗吧!」女兒就多刷幾個碗,以便湊齊費用。結果湊齊以後,就不想刷碗了。

孩子把做家務和掙錢聯繫到一起,想多掙錢的時候就努力做一下家務,不想掙錢的時候什麼也不想干,最後並沒有養成幹家務的好習慣。

03

還有朋友獎勵孩子的成績,孩子考100分就獎勵他好吃的、好玩的,否則不給。孩子努力學習,並沒有得100分,就沒有獎勵。這讓孩子感到沮喪,我已經付出了比之前多10倍的努力,還是沒能拿到獎勵,看來我是沒有這個能力了,還不如放棄吧。

孩子把成績和獎勵聯繫到一起,學習是為了獎勵,而不是為了進步,其實沒有真正調動起內部學習動力,一旦拿不到獎勵,就會自暴自棄。

幾個心理學實驗說明「獎勵」並非完全有效

破壞效應實驗

心理學家挑選出一些喜歡繪畫的孩子,將他們分為兩組。

A組的孩子得到一個許諾:畫得好,就給獎品;

B組的孩子則被告知:我們想看看你們的畫。

兩組孩子都按要求畫了畫。

實驗結果是,A組的孩子大多被動地去繪畫,他們的繪畫興趣明顯降低了,而B組的孩子和以前一樣愉快主動地繪畫。

這個實驗曾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過,結果大致相同。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獎品可以強化某種行為,但又可能造成一種消極的情況:只對獎品感興趣,對行為本身失去興趣。

獎勵降低了孩子的內部動機,只為了獲得獎勵而表現出好行為,可能會阻礙孩子內在潛能的正常發揮。孩子好的行為是被動行為,不是主動行為,就很難得到鞏固。

靠獎勵鼓勵孩子,必須要逐步升級獎品,孩子的行為才會得到維持。但這樣家長無法持續滿足孩子,孩子也會變得要求更高。獎勵一旦降低,孩子的積極性就會降低。

德西效應

一個老人住在僻靜的房子里安度晚年,一天下午平靜被打破。一群孩子敲桶、打鬧,異常嘈雜,老人很是煩惱。後來,她想了一個辦法,告訴孩子們自己很寂寞、無聊,希望他們每天都來敲桶、打鬧,還給他們一些小費,孩子們欣然同意。

開始,孩子們敲得很起勁,拿到了相應的小費。幾天後,老人告訴孩子們,她生活困難,小費要少給一些,孩子們雖然不太滿意,但也按時來敲桶。又過了幾天,老人又告訴孩子小費繼續降低,孩子們開始厭倦敲桶,來的孩子少了幾個。最後,老人直接告訴孩子們,沒有能力再付小費了,這樣沒有一個孩子再來敲桶。

心理學家把這種規律稱為「德西效應」,從事一項愉快的活動,提供了外部獎勵,會減少參與這項活動的吸引力。也就是說外部動機會降低內部動機,我們用「獎勵」這種外部動機,試圖激發孩子的內部動機,會出現孩子為了獎勵才行動,沒有獎勵就不行動的局面。

上面兩個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無論是物質獎勵還是金錢獎勵,都屬於外部動機,使用不當,不會強化孩子好的行為,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動力。

這兩個實驗存在兩個獎勵不當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沒有關注孩子的興趣,會讓孩子對本來感興趣的事情失去興趣;獎勵先高後低,會讓孩子感到不公平,從而失去動力。

但是,如果換一個思路,避開不當獎勵,恰當地獎勵孩子,真正做到正向強化孩子的行為,獎勵就會有效。

教育心理學行為控制理論中的「補強性原則」 認為: 如果一個人對他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感到滿意,他就想重複去做那件事。使用這個原理,在孩子令人滿意的行為發生後給予獎勵,常常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

採用補強性原則,恰當獎勵孩子

外部獎勵和活動內容相關

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獎勵行為從性質上分,可分為常規性行為和掌握性任務。常規性行為的獎勵即每次活動完成後對活動者獎勵,多為物質獎勵和象徵性獎勵(小紅花);掌握性任務的獎勵是從積極的角度對活動者的活動情況與質量進行的評價與反饋,可以是物質的, 也可以是口頭的和象徵性的,但一定伴隨著對個體的肯定、悅納、認可。

德西和瑞在通過對內外部動機的大量研究後指出,外部獎賞對內部動機到底是增強還是削弱,主要取決於,外部獎勵與由內部動機引發的活動內容的關聯程度。如果外部獎賞與由內部動機引發的活動的內容相關,獎勵將會增強內部動機。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告訴孩子「因為你感興趣才給你獎勵!」,避免和其他的一些行為掛鉤。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自己興趣的支持,激勵他更好地發展下去。

如果孩子在畫畫方面取得成績,可以獎勵孩子一些畫筆、畫紙、顏料、畫板、畫冊等工具,孩子有了更多的資源,更有條件去發展畫畫的興趣。

如果孩子在讀書方面取得成績,可以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買到或者借到自己喜歡的圖書,感受讀書的良好氛圍,孩子的讀書的熱情也會更加高漲。

如果孩子在科學方面取得成績,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科普玩具、關於科普的圖書,帶孩子去科技館實際體驗等,孩子了解得越多,對科普的興趣越濃厚。

採用這樣的思路,舉一反三,肯定會有激發孩子興趣的更好方法。

獎勵要堅持,說到做到

在孩子眼裡,父母就是自己的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規範意識的形成。如若家長說到,孩子也必定說話算話。

獎勵一定持之以恆,不要因為自己承受不了半途而廢。一方面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一方面家長也會失去威望。

有一個孩子上小學6年級,媽媽為了鼓勵他取得好成績,制定了一個獎勵計劃:

每門課90分以上獎勵10元,95分以上獎勵20元,100分獎勵30元。

沒過幾天,孩子拿著成績單找媽媽,「你看,93分,給錢!」媽媽高興地如數給錢。

其中考試,孩子的成績有所提高,語文92分、數學100分、英語95分。孩子又找媽媽要錢,媽媽有些猶豫,心想:這樣下去,工資遲早全跑到孩子兜里去了。孩子不高興了,數落媽媽變卦。為了不打擊孩子,媽媽只好如數兌現。

媽媽如果不遵守承諾,肯定會讓孩子大失所望,從此失去學習興趣,「你說話不算話,我也撩挑子不幹了!」就像德西實驗中那些敲桶的孩子一樣,沒有獎勵沒有動力。

所以,為了能持續獎勵孩子,這個獎勵措施要制定恰當,適可而止,不要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避免自己承受不了。

靈活運用多種獎勵方法

獎勵方法要合理

有些小孩子不喜歡吃飯,家長會採用威逼利誘的方式讓孩子吃飯,比如「你吃飯,就獎勵你看動畫片!」「你吃飯,就給玩手機!」一些不適合獎勵孩子的方法還是要慎重使用,防止孩子上癮,就像朋友家的孩子一樣,不看手機不吃飯。

哄孩子吃飯可以採用精神鼓勵的方法,告訴孩子「你吃飯,我們就給你鼓掌」,孩子看到一家人給他鼓掌,精神上會特別愉悅,把吃飯作為一件開心的事,這樣不需要花錢,也不會傷害孩子的健康。不到2歲的二寶,就是採用鼓勵的方式,成長為一個小吃貨。

獎勵方法多樣化

如果經常採用一種單一的方法獎勵孩子,當孩子對獎品失去興趣的時候,行為會出現退化。

朋友的女兒需要錢的時候才去刷碗,說明錢對她並沒有吸引力。大人們認為錢是好東西,小孩子可不這麼認為。

在獎勵孩子的時候,不妨經常換一些方法,如給孩子一個擁抱、帶孩子看一場電影、帶孩子外出遊玩、去商場購物、組織一次聚會等,一些新鮮好玩的獎勵,對孩子形成誘惑力,會刺激孩子執行好行為的願望。

觀察孩子的喜好,我們會想到很多有誘惑力的方法。

大寶小時候不願意練琴,觀察到他喜歡拼插王,就每周給他買一個。因為玩具的吸引力,他開始喜歡彈琴,同時鍛煉了動手能力,一舉兩得。

為了讓大寶愛上閱讀,我們制定了一個21天讀書計劃。只要每天讀書30分鐘,堅持21天,就可以得到一個喜歡的樂高積木。

讓孩子有目標,有動力,又不至於玩物喪志,都是好的獎勵措施。

正向精神獎勵

我們制定的獎勵措施,一般是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予獎勵,表現不好的時候給予批評。要注意不要諷刺挖苦孩子,給孩子貼上「你真笨!」「你很差」這樣的標籤,對孩子是一種傷害,一次傷害比5次獎勵的殺傷力都要大。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補強性原則」,尊重孩子,向孩子傳遞正確的思想。在孩子沒有成績的時候,我們也要看到孩子的努力,表揚他的努力,給他動力。平時少說一些「不許」「禁止」等負面辭彙,多從精神上讚許孩子好的行為,輔助物質、金錢獎勵,讓孩子的行為從被動變為自覺。

@凝媽悟語:獎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勵孩子,但是錯誤的獎勵方法,會起到反作用。家長們一定靈活選用合理的獎勵方法,利用補強性原則,讓獎勵更高級,有效100倍。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凝媽悟語 的精彩文章:

正常產檢卻生下畸形兒,這些畸形產檢查不出,孕媽媽不能大意
章子怡懷孕再添實錘,其實不用看肚子,身體這些地方會「出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