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別捨不得,小時候把它送給孩子,未來更有用!

別捨不得,小時候把它送給孩子,未來更有用!

有一部名叫《富哥哥,窮弟弟》的英國紀錄片,哥弟倆從小就不一樣。

弟弟被父母偏愛,從來不缺零花錢;凡是媽媽做了可口的點心,弟弟能第一時間享受;哥哥卻不一樣,他從小不得不通過勞動賺零花錢和補貼家庭,8歲就打兩份零工,早上送報紙,晚上在超市幹活。正由於這樣的童年經歷,哥哥從此養成了勤勞的習慣,每天努力工作,過上了不錯的生活。弟弟因為有父母疼愛,從小懶散、不上進,長大也不愛工作,還說他哥哥這種每天都上班的人是傻子……弟弟最終淪為流浪漢。

我想起了我奶奶曾經說過,「勤勞其實是一種習慣,當你一旦養成了,就擺脫不了,每天不忙這忙那,反而渾身不對勁;懶惰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一個人養成了懶惰,連動一動筷子都費勁,那麼你就別奢望他能抓起掃帚掃地。」直白地說,就是習慣勤勞的人想變得懶惰不容易,懶惰的人想變得勤勞,可能會更不容易。

那麼,父母為什麼要孩子養成勤勞習慣呢?

記得前段時間,我陪孩子們看了幾集動物世界。有一集說的是非洲大草原的織巢鳥,它為了築巢,可以千里迢迢飛行十幾公里,尋找質量好的、長度比它身長大幾倍到十幾倍的黃茅草回原地築巢。孩子們紛紛讚歎——鳥兒真的太勤勞了。「你看,它建好房子之後,既可以站在樹上唱歌,也可以趴在牢固的巢里休息,多舒服啊」,兒子不由自主地說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說,勤勞能幫孩子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利。傑克.威林克有句座右銘,他說「自律等於自由」,勤勞自律,才能獲得最終自由。自由是一種什麼境界?不會受困於人生,完全做自己、享受生活、獲得生命意義的一種境界。當一個孩子足夠勤勞,長大後在很多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例如他既學習不錯、自行車技術出色,還擅長創造玩具。那麼他長大後,就有比他人更多的選擇,例如他可以選擇是否繼續進行深造學習,也可以選擇進入自行車俱樂部,也可以從事玩具設計行業……

我們很多父母常常覺得勤勞是一種「愚勁」,事實上,勤勞不一定能實現夢想,但沒有勤勞,夢想就一定不能實現。勤勞,其實就像人的一雙腳,不動就永遠達不到目的地。

我有兩位親戚,10多年前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小夥子。兩人一開始都是給裝修老闆打下手,塗灰、鏟泥。按道理,除了裝修相關的,別的雜活,他們是不用乾的。但時常有屋主在裝修時叫他們幫忙搬運傢具或其他雜物。A小夥子覺得不划算,因為很多時候是免費做的,便回宿舍看電視了;B小夥子,他覺得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便二話不說就幫忙了。老闆見B小夥子勤勞,很喜歡他,每次有活兒便帶上他。「裝修還免費搬傢具」,也讓這個裝修隊贏得了好名聲,活兒越來越多。後來,這裝修隊還成立了公司,B小夥子不僅當了部門經理,還到學校進修學習。當年與他一同從農村出來的A小夥子,現在仍舊打散工。

我想起了《人生七年》里,一位考進了牛津的男孩說,「很多人以為我們能進牛津,是因為聰明或家裡有錢,但他們沒看到我們深夜埋頭學習的情景」,「我以前那些學習糟糕的同學,他們把大部分的空閑時間,花在了看電影或與人閑聊中,而我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自我提升中」,「相比起他們,我們更懂得珍惜時間,僅此而已……」

難怪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請把「勤勞」送給孩子吧!

關鍵字:勤勞品質、行為習慣、習慣養成、親子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不聽話」孩子是怎麼養出來的?這些孩子的故事能告訴你
寶寶出生後,為遠離「婚姻破裂」漩渦,夫妻要重視一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