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壓力是健康的慢性殺手,道教的這三種修行方法能舒展壓力

壓力是健康的慢性殺手,道教的這三種修行方法能舒展壓力

網上我們時不時能見到一些養生大師五六十歲就死去的新聞,生活中常能看到一些嚴格養生禁慾的人出現健康問題。在高齡老人中抽煙喝酒熬夜,生活隨性不健康的人也從不缺乏。

這些從道教養生的角度看是因為內心,「欲養生,必先養心」是道家養生的次序。當一個人為了養生長壽,逼迫自己讓自己內心不安,焦躁壓抑之時就註定了養生會失敗。一個人內心沒壓力,生活中心安平緩,就能減少不養生帶來的壞處。

這不是瞎說,在HSE英國健康與安全執行委員會的數據里,2017至2018年英國的病假里百分之五十七源於壓力、抑鬱或焦慮。而且最可怕的是,從承負的角度看為人父母者內心不安,不僅傷害自己,還會傷害子孫後代。

這裡介紹的三個方法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好方法,不過應該對很多有壓力的讀者沒用,因為很多人看了不會做。

一 寡慾

寡慾是長期的解決辦法。道教的清心寡欲常被人詮釋為斷情絕欲,其實寡慾是儒道兩家共同的養心之法,孟子就曾言「養心莫善於寡慾」。

人寡慾則靜,心寧神安,會少很多焦躁壓抑等情緒,這不會影響大家追求夢想,因為寡慾的秘訣在於「有主則虛」,就是諸葛亮所說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換句話說就是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慾望按輕重程度排序,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篩選出不必要的慾望,明志之後既是有主,其他的慾望都會慢慢消失。

在這個過程中壓力會隨著慾望的消失減少,人會變得更安寧,行事有主次,所以說此法對世俗中人也是有益無害。

二 樂卻百災

樂卻百災既是長期的解決辦法,也是針對壓力過大者的短期解決辦法,如果讀者壓力非常大,應先快樂,再進行寡慾這件事。

當然對於某些被人生皆苦,苦才是修行的洗腦的人,樂卻百災他們可能接受不了,但這是最正宗的道家思維。最早可追溯至《道德經》里的弱勝強、柔勝剛、哀兵必勝等需要樂觀的心態才能想出來道理,它的開花結果在東漢末年裡的《太平經》。

其中言「元氣樂即生大昌,自然樂則物強,天樂即三光明,地樂則成有常,五行樂則不相傷,四時樂則所生王,王者樂則天下無病,蚑行樂則不相害傷,萬物樂則守其常,人樂則不愁易心腸。」

這段話很明顯是模仿《道德經》里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正。」

在這派道家實踐中,得一和得樂被視為很相近的存在。在後世的道家內煉、修身典籍里樂也是人有進步的體現。

所以如果你覺得壓力很大,請不要擔心找樂子縱慾!因為你此刻已經在放縱自己的不良慾望,找點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才能讓自己不再縱慾。

三 聽息

此法是幫助不能寡慾者每日放鬆的方法。不拘時間,早上可,晚上可,只要閑暇一分鐘可,一個小時亦可。但選清靜安寧之地,身體以舒服的姿勢坐好,然後聽著自己的呼吸。一開始維持不了多久就心猿意馬,但堅持下來就能入靜。

在這個過程中人心會得到安寧,壓力和焦慮會暫時消失,對修身養性和益智都有很大好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真道士梁興揚 的精彩文章:

儒釋道究竟信仰什麼才是最好?
為什麼儒道兩家認為良知就是你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