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被歷史所誤解的長城:絕非被動防禦的代名詞!

被歷史所誤解的長城:絕非被動防禦的代名詞!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但有人看了今天的長城後覺得,長城是軟弱的代名詞和被動挨打的象徵。但是在不同的朝代,修建的長城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是明朝時修建的明長城。這的確是用來防禦的長城。而秦漢時期的長城則是用於進攻的。軍隊開進到哪裡,長城就修道哪裡,今天考古學家找到的位置最靠北的古長城甚至深入了今天蒙古國境內。

那麼長城到底是如何用於進攻的呢?

在秦漢時期長城並不是被修建在草原和農田的分界線上,而是修建在沙漠和草原的分界線上。而且看古代地圖我們也能知道,這一時期的長城,有些地方根本沒有連在一起。它們分布於草場,水源等一切游牧民族可以生存的位置上,九門口長城是明朝長城中唯一一段修建在水面上的長城。但是在秦漢時期,這種水上長城到處都是。

一旦關外游牧民族有風吹草動,長城內立刻就能知道。隨後在匈奴人反應過來之前,軍隊、軍備、糧草通過長城可以快速集結到匈奴部落聚集地附近「燒秋」。直接把沙漠上少有的綠洲和草場燒掉。讓他們在冬天裡只能捧著黃沙,好好反省自己到底哪裡得罪了秦朝或者漢朝。

正所謂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那些年裡,匈奴人根本不敢南下進攻長城,不是因為長城有多堅固,而是因為尤其是漢朝,衛青霍去病封狼居胥,依託長城深入大漠,殺了無數匈奴領袖。最終他們只能遠離故土,倉皇西竄。

然而時過境遷,到了明朝的時候,長城的意義就變了。明成祖朱棣時期,明軍還能保持對草原的威壓,通過強大的軍事實力,利用長城將軍隊送到草原上燒秋。但是朱棣死後,明軍以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迅速腐化墮落。到了土木堡之變的時候,這支軍隊甚至連和游牧民族一戰的實力都沒有了。

於是這些人放棄了古長城,放棄了蒙古草場,放棄了河套平原,在山脈上修建了一條毫無縫隙的堅不可摧的巨大城牆。一路從居庸關連接到山海關。這便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明長城

所以說長城作為一個軍事體系,它既可以是進攻的前線,也可以是龜縮的堡壘。說到底,還是要看國家實力如何。

正所謂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秦漢時期的軍隊是從一場場戰爭中廝殺出來的亡國之軍,面對入侵者沒什麼好說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直接打死就對了。

明朝早期的軍隊是驅逐韃擄的強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打游牧民族那是天經地義。然而到了明朝中後期,軍隊變成了皇帝和酸儒的私兵家奴。唯一的目的就是維護封建集團的統治。別說外出作戰。沒人喝兵血,那都是文人老爺們突然良心發現。依靠這樣的軍隊,就算國家年年修繕長城,把長城修得滴水不漏,也都沒法改變滅亡的命運。

長城是古人留給中華民族最偉大的遺產之一。只是歷史已經蓋棺定論,活人的世界卻千姿百態,如何運用這份遺產,就要看活人的智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百曉生 的精彩文章:

東南亞土豪斥巨資想買五代機,首批足足12架,買了卻飛不起
二戰的艦載機,並沒有雷達和導航,飛出去之後怎樣尋找航母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