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57空戰最大軟肋,成像格鬥彈的缺失將使該機成跛腳鴨

蘇-57空戰最大軟肋,成像格鬥彈的缺失將使該機成跛腳鴨

2019年對蘇霍伊公司的蘇-57隱身戰鬥機來說是關鍵一年,第一架生產型蘇-57將在下半年交付俄羅斯空天軍,第二階段「產品30」高推重比發動機也在緊鑼密鼓的測試中,為早日投產做準備。

蘇-57項目發展到現在,雖然其T-50原型機從未在任何公開場合開啟過彈艙,但該機主要空戰武器均已定型,已經或者即將投產。

在遠距空空導彈方面,蘇-57將在翼下掛載產品810,該彈是R-37M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的進一步改進型,迎頭最大射程超過300公里。

在中距空空導彈方面,蘇-57可在機腹「隧道」前後串列彈艙內置4枚K-77M(產品180)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該彈是R-77的改進型號,取消後者的柵格尾翼以適應蘇-57的彈艙,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使其能夠獲得190公里最大射程,徹底解決R-77腿短問題。

在近距格鬥導彈上,蘇-57將先期裝備K-74M2(產品760)導彈,該機翼根兩側鼓包內將各內置一枚導彈,發射前彈艙打開,發射架向前伸出將導彈引導頭至於可動邊條之前,以獲得比F-22更大的格鬥彈引導頭掃描角度。

但雖然蘇-57的格鬥彈艙設計優於F-22,但由於K-74M2存在明顯短板,使該機在與F-22的視距內空戰中將處於劣勢。K-74M2是古老R-73空空導彈的進一步發展型,主要改進在於改用完全數字化和可重新編程的電子系統,基本上相當於數字化的R-73。此外該彈還在大離軸角攻擊能力( /-75)和射程上有所進步,並具有發射後鎖定能力。

由於之前俄制空空導彈紅外引導頭大都由烏克蘭基輔提供,俄烏交惡後由於俄羅斯在光電感測器方面技術儲備不足,導致K-74M2採用的是雙色引導頭而不是目前全球先進近距彈已經廣泛裝備的紅外成像引導頭,在抗干擾能力和探測距離上與AIM-9X和我國PL-10存在代差,這將嚴重影響蘇-57戰鬥機在服役初期的空戰表現。

俄羅斯也對K-74M2的代差心知肚明,因此規划了K-MD(產品300)來最終取代K-74M2。這是一種全新研製的近距彈,性能將全面超越AIM-9X和ASRAAM,除用於視距內空戰外也具備近距反導能力。K-MD將採用紅外焦平面陣列引導頭,鎖定距離將是K-74M2的兩倍以上,並具有很高的抗干擾能力和目標識別能力。

但由於俄羅斯在紅外成像感測器上的技術弱勢,該項目自2006年被公布之後就始終沒有下文,可能目前研發已經陷入困境,蘇-57裝備新近距格鬥彈將遙遙無期。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美國常常炫耀軍備,就不怕泄密嗎?局座在訪談中說出真相
德軍抓到蘇軍政委為啥直接槍斃?一張照片告訴你,蘇軍政委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