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次演習動用80架運輸機,輸送上萬名士兵,俄空運能力羨煞旁人

一次演習動用80架運輸機,輸送上萬名士兵,俄空運能力羨煞旁人

(俄軍高官宣布,將會有近80架伊爾-76軍用運輸機參加在奧倫堡州舉行的「中央-2019」首長司令部戰略演習)

在前蘇聯解體後,論經濟實力,俄羅斯早已經稱不上世界大國,在軍事投入方面,雖然在近些年,藉助本世紀初持續高油價積累的財富,俄軍的軍費投入已經增加很多,但是,論軍費投入絕對值,俄軍的投入也就和暮落的英法基本相當,和印度處在同一水平線。只是,就是這樣一個經濟實力和軍事投入嚴重縮水的國家,卻在世界上被奉為名副其實的第二軍事強國,而這樣的現實除了來源於俄羅斯繼承自前蘇聯的世界級核武庫之外,俄空軍僅次於美國空軍的戰略空運能力就是重要支撐之一。

眾所周知,進入現代以來,空軍在一個國家軍事體系中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明顯,在海灣戰爭、尤其是北約對南聯盟的空襲行動之後,甚至有分析認為,未來的戰爭將會以空中決勝為主。而在現實中,空中對抗雖然並沒有完全取代其他的戰爭類型,但是,空戰代表的制空權爭奪已經成為戰爭勝負的關鍵。受此影響,一個國家空軍的整體水平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代表著這個國家遠程對外軍事打擊的能力。而在這個能力當中,能夠達到戰略空軍等級算是最高的標準了。

(伊爾76運輸機目前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戰略空運裝備,最新的伊爾76改進型已經換裝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根據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對戰略空軍的普遍定位,一個國家的空軍只有同時擁有空天一體、攻防兼備、信息火力一體,能夠以空制空、以空制海、以空制地,全面參與各種作戰形式,能實施遠程反應的能力,才可以稱得上戰略型空軍。而為了具備這些能力,戰略空軍就必須擁有先進的遠程戰鬥機、遠程支援用途飛機、戰略轟炸機和戰略運輸機,而這些重要機型也可以基本覆蓋遠程行動所需的幾乎所有要素。而在目前的世界,真正具備這些所有的能力和基礎的國家空軍,只有美國空軍和俄羅斯空軍,也就是說,現今的世界,被認可的戰略空軍,只有美俄空軍。就在近期的俄羅斯「中央-2019」戰略大演習中,俄羅斯就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俄空天軍世界級戰略空軍的能力。

在近期進行的俄羅斯「中央-2019」戰略演習期間,俄羅斯國防部高官在演習行動期間正式對外宣布,在本次演習中,俄軍將會動用「近80架伊爾-76軍用運輸機參加在奧倫堡州舉行的「中央-2019」首長司令部戰略演習」,而根據蘇俄伊爾76運輸機公開的性能數據,該機在一般的條件下就可搭載超過126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若再進行雙層內部甲板改裝,一架伊爾76運輸機單架次運輸能力就能達到225名全副武裝的士兵。

(俄羅斯還有一部分繼承自蘇聯的安124運輸機)

以此類推,若全部用於輸送兵員,俄軍此次動用的近80架伊爾76大機群,一次力量投送,即便按照126名全副武裝士兵的規格,也能投送超過10000人。即便考慮到裝備運送的需求,俄軍此次的大型空運機群也能投送一個作戰旅的軍事力量。而藉助伊爾76大型運輸機的航程性能,俄羅斯空天軍戰略空軍的實力羨煞旁人。

戰略空運空投能力一直是蘇俄軍隊的王牌

實際上,俄羅斯對戰略空運能力的重視並非開始於今日,早在蘇聯時期,當時的蘇聯就發展了完善的戰略空投空運能力,並且形成一整套作戰理論。在二戰期間,美國空軍藉助世界第一水平的空運能力在歐洲戰場展現的戰略級空投空運能力就給蘇聯造成很大的戰略影響,在二戰後,隨著前蘇聯航空工業迅速崛起,蘇聯也開始構建自己的戰略級空軍,戰略級空投空運能力。並先後發展了圖95系列和圖160系列戰略轟炸機、伊爾76系列和安124系列戰略運輸機。而藉此,前蘇聯也擁有了全世界範圍內的快速部署能力,快速行動能力和快速戰略打擊威懾能力。而且,為了更好的運用戰略空中力量,前蘇聯也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前蘇聯國情的戰略級空中力量運用軍事體系。

(空降部隊一直是蘇俄的重要兵種,1999年俄軍就曾動用空降部隊一舉奪回在科索沃的主動權)

蘇聯為戰略空中機動設計的作戰思路主要分為三個等級,即戰略級、戰役級和戰術級。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300-6 000千米的空中行動作戰範圍,蘇軍將其劃定為戰略機動作戰範圍,50-300千米的空中行動作戰範圍,蘇軍將其劃定為戰役機動作戰範圍,50千米以內的空中行動作戰範圍,蘇軍將其劃定為戰術機動作戰範圍。而在這些範圍中,俄軍的戰略、戰役級運輸機將分別承擔相應的空運任務,在直升機航程範圍,米26系列和米8系列直升機也發揮主力作用。而藉助這個相對完善的戰略空軍運用體系,當時的蘇聯空軍就已經是世界級的戰略空軍,在當年的衣索比亞行動中,蘇軍的這個戰略空運能力更是被發揮的淋漓盡致。

1977年11月,為了支持衣索比亞政府抵抗當時的索馬利亞反蘇政府的侵略政策,從1977年11月25日開始,蘇聯開始對衣索比亞實行緊急軍事援助,派出了蘇軍戰略運輸兵,依託當時蘇軍比較先進的安22和伊爾76等大型運輸機,在蘇聯和衣索比亞之間建立起了一道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空中橋樑」。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在此次戰略空運期間,在最緊急時刻,每隔15-20分鐘就有一架滿載蘇聯製造軍事裝備的大型運輸機在衣索比亞首都機場降落。在當時就震驚了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列強。

(運20研發成功對中國空軍的發展意義非常重大)

在此次為期4個月的戰略空運行動中,蘇軍據稱總計動用了225架軍用運輸機,用4個月時間向衣索比亞輸送了600輛T55/62、PT76坦克,300輛BMP1型履帶式裝甲車和BTR60型、BRDM2型輪式裝甲車,還有近400門火炮、迫擊炮和火箭炮。藉助此次戰略空運行動,當時的蘇軍不但完成了面向衣索比亞和非洲的戰略任務,還在很大程度上向西方展示了蘇軍的戰略能力,起到很大的威懾效果,而對於藉助戰略空運能力完成戰略目標的行動價值,現今的俄羅斯也是非常清楚的,在敘利亞和委內瑞拉,俄羅斯就再次展現了自己的戰略空運能力,並再次打亂敵對力量的行動計劃。

在幾年前,面對美國為首的西方欲藉助烏克蘭事件把俄羅斯困在周邊,並肢解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前沿性戰略存在的企圖,俄軍就再次動用戰略空運能力,動用安124戰略級運輸機將俄軍軍事力量迅速部署到敘利亞,開啟俄軍敘利亞軍事行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造成既成事實,在最短的時間裡打亂西方在敘利亞的部署和對俄的戰略打壓計劃。在其後,在委內瑞拉,俄軍再次動用戰略空運能力,以最小的付出解救了當時已經岌岌可危的委內瑞拉親俄現政府,讓美國的戰略計劃迅速破產。

(運20現今的任務非常繁重,包括特種型號改進、大規模量產、換髮提升性能等等)

而藉助這些戰略空運行動,俄羅斯也在實力有限的情況下,取得了對美國和西方的最大戰略性勝利。俄羅斯軍事能力也再次被全世界認可,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也得以提升。

運20是中國空軍走向戰略空軍的開始

從前蘇聯和現今的俄羅斯藉助戰略空運能力取得的戰略性勝利來看,擁有戰略空運能力對一個世界大國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在提升本國整體軍事實力、維護本國海外經濟政治利益方面,戰略空運能力也是最堅實的保障力量。而對此,正在快速成長中的中國也有很清醒的認識。

早在建國之初,在軍事工業發展取得一些進展之後,我軍就對戰略空軍產生極大興趣,在當時,我軍甚至還一度想要構建戰略空軍中必不可少的戰略轟炸力量基礎。但是,以我國當時的工業和經濟能力,構建戰略型空軍明顯有困難,實際上,即使到本世紀,中國空軍也沒能成為真正的戰略空軍,戰略轟炸機、大型遠程加油機等戰略空軍輔助機型,以及戰略運輸機的缺位就是主要原因。可是,在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世界級對外投資國之後,我國的海外利益已經迅速擴大,而這個現實也需要中國空軍儘快成長為戰略級空軍,運20運輸機研發成功就為中國的這個想法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基礎。

運20對中國空軍的戰略意義非常重大,隨著運20的改進開始,中國的戰略運輸力量和戰略運輸保障力量也在快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空軍其實已經接近戰略空軍門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正能量V 的精彩文章:

NASA宇航員成了「小白鼠」,7%基因發生了不可逆的「突變」
接還是不接?胡賽武裝提和平倡議,用停止導彈攻擊,換取沙特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