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狂騙五千萬美元消失17年……卻被一個紀錄片導演鍥而不捨的追到了鏡頭前!

他狂騙五千萬美元消失17年……卻被一個紀錄片導演鍥而不捨的追到了鏡頭前!

他,曾經是個做啥都無師自通的天才。

他,在眾多的行業里,莫名進入到了藝術品行業,沒過多久,他靠著驚人的自學能力,成了藝術圈裡所有人津津樂道的畫商。

他,曾經得到了所有人的信任,他想要賣哪副畫,簽個字就可以帶走。說要幫富豪搞到哪副畫,富豪們就直接給他簽上上百萬。

他,在股市和金融交易里也如魚得水,曾經在4個月里,把3.5萬美元的投入變成了350萬美元。

然而

他,後半生幾乎全在各種逃亡,有人說他逃到了南美,有人畢生在找他,有人說他已經被人幹掉了。

他,逃亡前的最後一票,騙了接近5000萬美元.......

今天我們的故事就關於他:Michel Cohen。

從輟學打工的窮小子,成長為有錢有名的大贏家,再到歷史上偷盜數額最大的藝術大騙,

他前半生奮鬥揮霍,後半生法外逍遙,

消失十七年後,又重出江湖,走到鏡頭前參加自己紀錄片的訪談,隨後接著跑路…

看他的故事,就像在看一場犯罪真人秀直播…

【貧困,聰慧,前途無量】

1953年,Michel Cohen在法國巴黎出生。

他的父母是因為二戰從德國逃亡的猶太人,來到巴黎後生活也非常艱難,貧困。

父親是一名司機,在晚上開計程車賺錢。母親是一名家庭主婦,同時還要上課、學習當秘書、賺錢補貼家用。

貧賤夫妻百事哀,但比經濟拮据更讓Cohen三兄妹困擾的是,父母關係並不融洽。

他們總是在吵架,大大小小的爭執不斷,這給Cohen留下了很深的童年陰影:

「我感覺我那時候,家裡總是有人在尖叫,身處其中特別焦慮。」

作為家裡的大哥,Cohen到十六歲時,再也無法忍受父母的爭吵,無法接受父親對母親的各種冷暴力、肢體暴力,所以他鼓勵自己的母親與父親離婚。

父母是離婚了,Cohen和母親、弟弟妹妹終於離開了暴躁的父親,家裡不再有爭吵。

但離婚的另一個結果,是父親拋棄了他們,母子四人都沒有工作,失去了收入來源。

更讓Cohen擔憂的是,母親本身就是一個對金錢非常焦慮的人。

Cohen的外祖父母在二戰期間落難,1942年死在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在落難之前,外祖父母要求Cohen的母親發誓,無論如何一定要帶著弟弟妹妹逃離戰爭,保護好他們,好好活下去。

她最終做到了,但這個無比艱難的過程也給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對戰爭和貧窮的恐懼,也傳遞到了Cohen身上。

所以,理解媽媽的心境、對金錢有著同樣的焦慮的Cohen,在17歲這年,決定擔起長子的責任。

即便他在學校里表現優異,即便從老師到同學都覺得他天資聰慧,他還是為了母親和弟妹,放棄繼續讀書的機會,開始了自己的打工賺錢生涯。

懷著一種對快速賺錢的渴望,Cohen在報紙上注意到了一項工作招聘:

「銷售員,工作要求是挨家挨戶地推銷《大英百科全書》。」

這項看似門檻低的工作,要做好其實也很考驗個人能力。而Cohen恰好就是這樣一個有能力的人:

他非常聰明,記憶力超群,看過的東西能做到過目不忘。

他喜歡下棋,思維非常清晰,做事很有策略性,能對將要發生的事情做出準確的預判。

同時,他在人際交往方面,還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讓人不由自主地願意信任他。

19歲的Cohen也明白自己的優勢,於是申請了這份工作。

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成為了全法國銷售業績第一的業務員。

至此一下,家庭經濟情況也因此大大改善。

手裡有了閑錢後,Cohen開始嘗試一些自己從前想做卻沒錢做的事情:

比如像別的年輕人一樣,去俱樂部里跳迪斯科。

也是在俱樂部里,Cohen結識了一位重要的人,與他幾乎同齡的男生Richard。

(左側是Richard,右側是Cohen)

兩人非常投緣,聊天的過程中,Cohen透露了自己想要離開巴黎的想法:

這裡的生活節奏太慢了,不夠快!不像美國那樣到處都充滿了機會!

他想要去美國,去看看另一個更加廣闊精彩的世界,去實現更了不起的自我!

年輕人仗劍走天涯的夢總是相似的,Richard也被Cohen的熱情感染了,兩個人不久後就真的收拾行囊來到美國,追逐各自心中的「美國夢」。

【美國夢】

對於習慣了巴黎都市生活的年輕人來說,幅員遼闊的美國可能有一種別樣的吸引力:

天高海闊,風景壯麗,世界無邊無際,只要願意隨時都能開啟一段冒險旅程。

Cohen和Richard在1980年來到美國後,也和那個年代的很多年輕人一樣,到處遊歷。

他們買了一輛超級酷炫的二手凱迪拉克,粉色的車身加白色的輪胎。

他們開著車,從東岸到西岸,逛遍了能想到的山河湖海。

最後又把車賣掉,一起買了一艘帆船,以船為家,邊走邊玩地航行到了夏威夷,在船上過了一年。

痛痛快快地玩了兩年多後,倆人也有點玩累了.

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心中有更大的理想,不想靠著之前的存續就這樣一直遊玩下去。

Richard這時候提議:

「既然我們是法國人,我們就發揮特長在美國賣法國菜吧!」

Cohen同意了他的點子,兩人來到舊金山,開了一家專門賣法式鵝肝醬的小店,希望能憑此在美國發家致富、站穩腳跟。

可惜的是,好不容易找來鵝肝醬配方、自認為能成功吸引顧客時,倆人卻收到了顧客的差評,覺得他們的產品並不好吃。

在Cohen看來,這就是一個信號,表示倆人其實並不適合干這行。於是店開了沒多久,Cohen為了及時止損就將它關閉了。

Cohen又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當銷售員.

只不過這一次,他賣的不是百科全書了,而是他從巴黎老家批發來的各種印刷畫。

這些明信片其實都是普通的印刷品,製作成本很低。

本來賣不出啥價格的東西,卻在Cohen巧妙的包裝下,

這些普通的印刷畫在美國就變成了「巴黎特產」,很受美國人喜歡,銷量節節攀升。

一年的時間裡,靠著兜售明信片、印刷畫,Cohen和Richard大賺一筆。

但Cohen並不滿足於這樣的小買賣,他決心要再進一步。

他開始向看到的有錢人們學習,學著去逛美術館,看看能不能從賣明信片的商販變成賣畫的商人!

胸懷大志的Cohen,憑藉自己的機靈和親和力,結識了一位貴人,藝術品經銷商 Ed Russell。

Russell很欣賞Cohen這樣踏實、上進、勤奮的小夥子,所以總是提點他,將他帶入了藝術品經銷的圈子裡。

【不懂藝術的天才】

Cohen雖然完全不懂藝術,但他懂銷售。

在他眼裡,無論這些畫背後的意義有多麼複雜,只要可以被交易,本質上就是一種商品。

作為一個高中畢業、沒有學歷家世、對藝術品既不了解也沒有興趣的巴黎小夥子,不懂藝術沒關係,他可以背。

在他入行的時候,他周圍擺著一本接一本的藝術品拍賣目錄。幾乎每一本里的每一頁,都夾著他的個人註解。

他雖然不懂畫,但能記住這些拍賣目錄里里每一幅畫的樣子、作者、年代、風格、流派、具體的尺寸和成交價格甚至專業人員的評價

這些各個名家的作品,名畫,在那段時間裡他全都都記下來了!

就這樣,Cohen憑藉自己強大的記憶力和包裝能力,走進了藝術的圈子。

然而,光入行不行,他還需要有自己的客戶。

他覺得,藝術品既然是商品,那就可以被推銷,可以被打廣告,可以低買高賣賺中間差價。

所以,Cohen給當時自己工作的畫廊老闆提議,把畫廊里的畫整理成一張清單,在舊金山紀事報上刊登一則小廣告,或許會有人看到後前來購畫。

這種在當地報紙上兜售藝術品的推銷方式,在當年的藝術品經銷商看來並不算最佳,甚至可能有點掉價。

但Cohen覺得只要能增加曝光率、能好價格賣出去,方法是否「優雅精緻」並不重要。

靠著這樣的方法,Cohen促成了自己第一筆藝術品銷售單,有了自己第一位私人客戶,算是正式入圈了。

在藝術品銷售圈裡,有一些與自己關係親密的客戶,對經銷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畢竟藝術品收藏家並不像大眾消費者那樣多,一旦接觸到了,就值得用心維護。

Cohen的第一位私人客戶就是這樣一位收藏家。

他通過報紙廣告聯繫到了Cohen後,發現這個小夥子非常和善有禮,還和自己一樣都是猶太人,頓時心裡又對他多了一層信賴。

所以,當Cohen有天約他出去吃飯,表示自己買一艘紐西蘭帆船競賽的船,想要借錢時,客戶欣然同意,借給了他五萬美元。

Cohen沒有辜負客戶的信任,三個月內就按照約定,把本金和利息還回去了。

膽大心細,有借有還,信用和眼光俱佳,這樣的Cohen在周圍的人看來是非常值得信賴的。

加上他很懂得包裝自己,在藝術品經銷商的路上發展得越來越順。

他雖然沒有與藝術相關的學歷,沒有什麼貴族家世,但他知道,自己是法國人,光是這一點就能唬住很多美國人。

所以,他發揮自己的優勢,讓周圍的人叫自己的法語名字,帶著法語口音與人交談,同時花大價錢給自己置辦行頭,從領帶到皮鞋都用最好的,豪車也是買一輛、賣一輛,不斷地換….

雖然這種包裝很花錢,但Cohen覺得是值得的:

「你看上去越有錢,就越值得信賴。」

他雖然不懂藝術,卻能很快摸清每個客戶喜歡的藝術品風格,給他們找到並推薦合適的作品。

他還能把握最新的流行趨勢,敏銳地感受到藝術圈的風向,知道什麼作品是搶手的、什麼作品是值得售賣的…

憑藉這幾項能力,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藝術品銷售員。

【一飛衝天】

1987年,靠著銷售藝術品攢下不少錢的Cohen,終於在舊金山有了自己的小畫廊,Pentimento,開啟了另一段精彩的職業生涯。

經營自己的畫廊和幫別的畫廊賣畫不一樣:後者可以空手套白狼,前者卻總是需要有一些自己的展品。

Cohen也明白畫廊的困難之處,並找到了自己的解決途徑:

他會跑到別的畫廊,看看別人在賣什麼,看中後就找畫廊經理商量,表示自己有客戶可能會買,能不能出借一小時、兩小時,之後如果沒有成交他立刻還回來。

這種「借我賣賣試試」的做法,成功的幾率因人而異,關鍵在於借的人是否有信譽。

Cohen非凡的銷售能力再次得到了發揮,靠著四處「借」藝術品的方式,將自己的畫廊經營了下去。也賺了不少錢。

到了這時候,Cohen的日子,或許在從前的他看來,已經足夠美好了。

有錢買最貴的衣服,有錢不停地換豪車,和各種有錢又有品位的大客戶是朋友,就算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大富豪,也非常幸運和富裕了。

但見過世面的Cohen已經覺得不夠了:

當他踏入藝術品經銷圈後,他自己雖然賺到了不少錢,卻也因為感受到了真正富人們的生活,無法滿足於自己現狀。

圈中好友、前輩們也看出來他的野心,並多次勸慰他,作為藝術品經銷商,是不可能和真正的藝術品收藏家、和自己的客戶比的。

但Cohen還是抑制不住自己內心對富豪生活的渴望,這種渴望趨勢他不知厭倦地繼續奮鬥、繼續向上爬、讓事業再上一個台階:

不僅要讓畫廊生存下去,還要讓它變得有名!

Cohen等待的機會,在1990年出現了。

這一年,Cohen在洛杉磯遇到了一個女孩,Tanya Bonakdar。

和Cohen不同,同樣混跡於藝術圈的Tanya是真正的喜歡藝術,夢想就是有一天能開自己的畫廊,給年輕的藝術家們一個展示的平台。

Cohen受她的啟發,決定再挑戰一個新事物:

他們在1992年搬到了紐約,在麥迪遜大道上開了一家新的畫廊。

這家畫廊因為Tanya前衛的眼光,成為許多當年初出茅廬的青年藝術家,在美國第一次展出作品的平台。

比如Damien Hirst的作品,就是從這裡走進美國的。

他的著名展覽《Pharmacy》,也是在這裡亮相。後來被英國泰特博物館花費兩百萬英鎊買走展示權,如今依然保存在泰特博物館。

Tanya對當代藝術的敏銳,讓Cohen有機會接觸並銷售一些大師級的作品。

他依然用從前的辦法,從各個畫廊找到客戶可能感興趣的名畫,借到自己的畫廊展示一小時左右。

能成交的話,他就能賺到10%的傭金,並給原畫廊一定的提成;

不能成交的話,他就迅速把畫還回去。

由於他信譽狀況非常好,大部分畫廊都願意把畫借給Cohen讓他去賣,有的時候甚至不用他簽出借憑證等文件,就讓他把畫帶走。這在當時看起來簡直是瘋狂的事情。但是,卻因為大家因為他在業界的聲譽和賣畫的能力,一直讓他這麼做著。

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從寂寂無名的小銷售,變成了圈內人人熟知的金牌經銷商。

業內很多專業人士都承認,這小伙雖然「起點低、不懂藝術」,但他是真聰明,在藝術品銷售上完全是自學成才的天才型人物。

他總是能為客戶找到最合心意的話,總是能挖掘出讓業內人士驚嘆的大作品。

他賣過杜布菲,畢加索,德庫寧,賈珂梅悌... 甚至莫奈的話也賣過很多。

從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 當時,他儼然已經成了畫商圈中的大咖。

更重要的是,Cohen說過的話從不食言,說是幾號打錢就一定是幾號打錢,從不拖欠物料或資金。

這種信譽度在藝術品圈子裡,本身就是一種「無價之寶」,足以讓他作為一名經銷商,功成名就了。

但是,這種需要積攢多年經歷才能建立起來的信譽,瓦解的時候,只需要幾天。

【人生巔峰】

隨著Cohen經手的藝術品價格越來越高,接觸到的大收藏家越來越多,他接觸了之前從未深入了解的金融市場,並開始學著炒期權、炒股。

他買了當時熱門的炒股設備Quotrack,隨時隨地查看股票、期權價格。

或許是有著新手光環,或許是「天賦異稟」,剛接觸炒股後不久,Cohen就嘗到了甜頭:

幾天之內,將兩萬美元炒成了十萬美元,收益率遠遠超過藝術品銷售。

終於,Cohen找到了一種比賣藝術品來錢更快的辦法,這讓他沉迷不已。

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

Cohen對股市似乎有一種天然的嗅覺,總是能抓住合適的機會。

投入3.5萬美元,四個月後就變成350萬美元,讓周圍的朋友們都驚呆了。

Cohen終於離自己夢想的富豪生活又進一步。

1996年,像是被幸運之神眷顧了一般,Cohen再次從股市上賺到了大錢:1400萬美元!

也是在這一年,他遇到了自己後來的妻子,一位同樣做藝術品經銷的年輕女性。

他們在拉斯維加斯舉行了婚禮:

結婚一年後,他們有了自己第一個孩子,讓Cohen感到無比幸福:

功成名就、娶妻生子,Cohen還把家搬到了馬裡布海邊,似乎終於過上了他理想中的生活。

在這裡,他一邊繼續做藝術品生意,一邊繼續炒股。

與在紐約時不同的是,這裡生活要更加愜意、奢華。

他們的豪華海景別墅,本身就是一棟充滿設計感的藝術品建築,甚至成為好萊塢大片的取景地之一。

這裡不僅有無敵海景,還有寬敞游泳池、花園、後院。

在這裡,Cohen和妻子迎來了第二個孩子,生活更加圓滿了。

他買了勞斯萊斯,請了私人廚師,有專業的保姆、傭人、園丁。

甚至還為喜歡馬術的妻子買了一匹馬,讓她能在家練習馬術:

孩子長大了,也想騎馬。

Cohen就給他們買了小馬駒,請了馬術老師,教孩子學習馬術…

日子越過越奢華,生活開銷當然也越來越高。

連朋友都在為他的鋪張浪費捏一把汗時,Cohen和妻子卻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Cohen會炒股,並且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賺錢能力。既然一年就能賺一千多萬美元,這樣奢華的生活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但依靠高風險的炒股獲得的財富,如果不懂得珍惜,往往很難維持住。

Cohen奢華的富豪生活,也沒有維持太久。

2000年,當他滿懷信心、以為自己已經成為富豪之時,一直眷顧他的幸運之神離開了。

財富消失的速度,遠比Cohen想像的快...

【物極必反】

馬裡布生活適合孩子成長,但對做生意的人來說,總不如紐約便利。

所以,在2000年初,Cohen帶著一家人搬回了紐約居住。

他們租下了一套能俯瞰中央公園的豪華公寓,每月租金3.5萬美元,對他來說似乎不算什麼。

除了住豪宅,Cohen還買了豪車,請了專業司機,每隔一兩周就坐私人飛機去瑪莎葡萄園島度假....

生活一度奢華到讓周圍的人都為他感到擔憂。

來得太快的錢似乎也去得很快。

股市有風險,長期沉迷其中的Cohen終究還是栽跟頭了。

那段時間裡,他屢屢受挫,有時候一天之內能賠一百萬美元。

就像真正的賭徒一樣,越是輸錢,就越想贏回來。

輸了一筆,就押一個更大的籌碼,指望的下一把贏回來。 再輸,就再押更更大的籌碼, 但結果卻總是輸得更多…

到了2000年夏天,他已經負債近1500萬美元。

看著債務越來越多,Cohen焦慮不已,他只有不斷地借錢,想要翻盤迴本…

多年來在藝術品銷售圈裡的經營,讓Cohen建立起了很好的信譽,所以最開始朋友們都願意借錢給他。

從朋友到同事,從銀行到拍賣行,他把能借到錢的都借了一個遍。

到了2001年時,股市投資依然沒有起色,他開始拆東牆補西牆,在破產的邊緣勉力維持。

終於,在一次次翻盤失敗後,

他選擇,鋌而走險。

【步入深淵】

為了找錢翻本,借已經沒有辦法了。

他決定騙。

他找到一個畫廊的老闆,告訴他們自己打聽到一幅莫奈早期的作品,最近可能可以出售。這幅畫是莫奈早期的Le repos dans le jardin, Argenteuil,現在這幅畫就在大都會博物館,如果感興趣可以帶來給他們看看。

但是要買的話,需要一筆錢當押金。

老闆聽說後,出於對Cohen的信任,直接給他寫了一張250萬美元的支票。

另一頭,Cohen還找到另一位畫廊老闆,表示自己記得他的畫廊里,有一幅畢加索的作品。

現在,自己手頭有客戶很感興趣,能不能和以往一樣,借走後賣了試一試。

畫廊老闆也是出於對Cohen的信任,讓他像以往那樣把那副價值250萬美元的畫借走了。

這畢加索的畫被他帶走之後,以4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個私人收藏家。而應該給畫廊老闆的250萬,卻直接沒有給畫廊。

另一邊,

他又跟一個富豪談好一個幾幅畢加索畫的打包交易,總額300萬美元。

出於他的業界聲譽,富豪也直接把錢打給了他....

在Cohen心裡,自己是真的缺錢了,一旦周轉過來,在股市上把錢賺到了,一定會還給這些人的。

但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如願賺到償還債務的錢。資金漏洞越來越大,大到Cohen已經沒有翻本的機會了。

【崩塌】

此時的Cohen,雖然欠著大筆貸款,生活質量卻一點也沒打折,他肆無忌憚地,大手大腳地花錢。繼續頻繁出入名牌商店和高檔消費場所。

1,800美元的Prada皮具照買不誤,2,500美元的床上用品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家裡小朋友的一件衣服也花了多達500美元,去棕櫚海灘酒店度個假便花掉13,000美元,甚至還花22,500美元給孩子買了一架斯坦威鋼琴....

而Cohen對自己花錢的方式也毫不在意,一面說著欠每個人的錢要還,另一方面卻又花錢如流水,在Cohen自己看來,該花的錢還是得花,為了業務需要,空蕩蕩的家裡需要傢具來裝飾,總不能讓客戶看到後跌份兒….

問他當時為啥花那麼多錢給娃買一架鋼琴,Cohen只雲淡風輕地回了一句:

「因為他想學鋼琴啊….」

周圍熟人也察覺出了Cohen反常的地方,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終於,過了一段時間之後,Cohen奢侈生活背後的真相,終於暴露了出來…

一開始,是有把畫委託給Cohen的人打電話找他,卻遲遲沒有得到回復。

之後到了2001年1月23日,一家拍賣行終於意識到,Cohen欠他們1000萬的短期借款已經到期違約了,Cohen卻沒還畫也沒給錢…

他們於是報了警,就這樣,這個價值5000萬美元,大大型詐騙案,就這樣被捅了出來...

直到越來越多被Cohen忽悠的人站出來現身說法,大家終於意識,被坑的,遠遠不止一個人….

紐約的Acquavella畫廊,貝佛利山的Paul Kantor畫廊,瑞士的Beyeler畫廊,每家畫廊都被Cohen欠了幾百萬美元。

FBI接到報案,立刻著手展開調查,將其立案稱為「Cohen詐騙案」,探員們調查Cohen旗下的賬戶,大家赫然發現,這位圈內著名的名畫掮客,竟然將同一幅畫賣給多位收藏家,平均每幅名畫,Cohen要詐騙一到兩位藏家上百萬美元的巨款!

例如這幅從Paul Kantor畫廊拿到的畢加索的畫,便是Cohen受託幫忙售賣的,Cohen把這幅畫先是賣給了一位藏家,這位藏家支付相當於畫作半價的220萬美元,作為預付款,然而,不久之後,Cohen在沒有通知這位預付半價的藏家的情況下,擅自轉手把這幅畫放到了愛達荷州另一個藏家的私人飛機上,那位藏家為這幅畫付了450萬美元全款....

更狠的是,Cohen把這幅莫奈的畫賣先賣給一個藏家,收了半價的預付款,轉手又把這幅畫全款賣給瑞士一家畫廊500萬美元,沒想到的是,他還不知足,又以500萬美元把這幅畫賣給洛杉磯的一個投資人...

同一幅畫,賣了三次,光這三個人,就匯給了Cohen 1250萬美元,而Cohen沒有把畫發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因為這幅畫本來就不賣。

面對這一切,18年後的Cohen臉不紅心不跳地辯解到:

「 後來他們給我開了賬單了啊。 既然畫廊給我開了賬單,這就不能算是盜竊。只能算是我沒付他們賬單的錢,算我欠錢而已。我算是欠他們220萬美元。這不算偷,這是一次買賣。

本來就有很多這種事情,比如一些畫廊買了畫,但是資金周轉不過來時先沒付錢。藝術圈的事,能算偷嗎... 」

一堆名畫就這樣被Cohen輾轉騰挪,通過一畫多賣,Cohen的賬戶上就這樣收了上千萬美元的不義之財。

消息傳出,藝術圈裡炸鍋了,很多有過合作的人都不相信自己聽到的一切:

「不可能,Cohen怎麼能幹出這種事….」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畫商們群起追討,這個向Cohen追討1000萬美金,那個向他追討300萬…

所有被Cohen欠了錢的人,現在都在滿世界找他,圈子裡人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

「Cohen人在哪兒?」

那些預付了Cohen款項卻沒有拿到畫的藏家也跳出來追討,他們很快意識到,不僅找不到Cohen本人,而他們付大筆錢買的名畫,此刻也在別的藏家手裡(對方同樣付過錢了),不可能拿到手了....

一干富豪都被Cohen坑了錢,大家紛紛鬧著要找到他本人,追討巨額欠款,2001年1月,《紐約郵報》頭版刊出大號標題:《史上最大藝術品詐騙案》。

1月27日,Cohen從紐約徹底消失,人間蒸發,直到他逃跑的那一刻,他行騙的總額達到5500萬美元。

一時間傳言四起,有人說,因為老婆是德國人,所以他逃去了德國。有人覺得他自己有猶太血統,所以逃亡了祖地以色列….

【逃命】

一些身家不菲的名畫藏家們,在被坑掉了大筆錢之後並不打算白白認栽,不少人氣到炸裂,這部分人已經不打算要回錢了,只想立刻要了Cohen的小命。他們開始私下商量,僱傭殺手,隨時準備幹掉Cohen。

原本Cohen一度也考慮過自首並承擔法律責任,然而,一單詐騙罪最少判5年,Cohen一共犯了24單,

要坐120年牢....

思來想去,Cohen最終選擇了極端的道路

——跑路!

決定跑路之後,Cohen剛開始也很迷茫,他先漫無目的地飛往了西班牙馬德里,之後又決定轉道飛去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在登機前幾個小時,Cohen突然轉念一想:還是飛往巴西里約熱內盧吧。Cohen說做這個決定沒有別的原因:

「我只是隨機選擇,臨時決定想去哪去哪。」

事實上,Cohen之前從來沒有去過巴西,不會葡萄牙語,在那邊也沒有熟人。

雖然欠著一屁股債,但他在那邊過著很滋潤的生活。

Cohen先到了里約住下,隨後妻子和兩個娃也來到了這裡和他團聚。

他跟妻子找房子,給孩子找學校,儼然一位新移民的架勢。

在里約,Cohen依舊毫無顧忌地使用自己的真名,一家人依然過著相對奢侈的生活。

Cohen的司機以為他是一位大的商人,有自己的公司,做一些投資。只是Cohen的司機偶而會發現一些古怪的地方:

「他看上去很有錢,只是任何情況下都使用現金。女傭的工資,保姆的工資,我的工資,甚至大街上買的任何東西,都用現金支付。」

跑路在外,雖然在里約舒服地生活了下來。

在這裡,他重操舊業,開始繼續做股票和期權交易。

又一次賠了個精光。

無奈之下,Cohen只好選擇了打工。

到了2002年,Cohen和老婆又有了第3個娃,雖然生活異常艱難,但Cohen總算得到了一些慰藉,他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美國丟下的一大堆爛攤子,詐騙案,巨額欠款的那一頁都已經翻了過去,他從此可以一心一意在里約經營自己的小日子了.....

然而,Cohen還想得太天真了,雖然巴西是許多犯事兒的外國人傾向於選擇跑路的地方,但終究不是法外之地,國際刑警早就追查到了巴西,隨時準備逮住Cohen。

2003年5月,Cohen和司機把孩子們送到學校,之後司機掉頭把Cohen送他平時去工作時停車的地方,

忽然,前面一輛巴西聯邦警車堵住了兩人的去路,Cohen雖然強作鎮定,但這一次他明白,抓他的人終究還是來了,Cohen很快被巴西警方和國際刑警逮捕入獄。

【越獄】

之後,Cohen審判之後被送到里約郊外一個暗無天日的地下監獄,在這裡,Cohen迎來了人生第一段黑暗的時光,監獄裡條件奇差無比,也沒啥打發時間的活動,Cohen開始學著適應監獄裡的苦悶生活,他開始教人下國際象棋,一段時間後,竟然教出了12個弟子....

另一方面,Cohen被捕之後,他的妻子心急如焚,開始在外面找朋友幫忙,想各種辦法救Cohen出來,她一度打電話找到了Cohen以前的熟人,要借15萬美元把Cohen弄出來….

忙活了很久之後,Cohen的妻子終於疏通了撈丈夫的路子….一切準備就緒之後,Cohen正式開始實施他的逃獄計劃。

2003年12月,Cohen開始裝病,之後,他不斷向監獄看守提要求,說要去醫院,而這一天,監獄的救護車很蹊蹺地壞掉了,於是看守們「無奈地」將他塞進了一輛雇來的私家車裡,然後看守舉著槍,押著Cohen去醫院....

當轎車開進了一個異常擁擠的單行道時,Cohen意識到:

機會來了....

他飛快地拉開車門,拔腿就跑,旋即跑進了人群中。

當時路邊的人群非常擁擠,車裡的看守們雖然舉槍對準了Cohen,卻因「害怕誤傷群眾」,於是選擇了沒有開槍,就這樣放走了Cohen....

Cohen從押送他去醫院的車上逃走,他不敢停留,先是上了一輛計程車,之後又在街邊買了帽子和太陽眼鏡遮掩,又一次混進了人群里….

這一次,Cohen決定不再和妻子孩子聯繫,而是選擇一個人逃亡....

Cohen先是躲進了一所基督教堂,這裡的神職人員沒有過問他之前的故事,毫無顧忌地收留了他,並為他安排了出逃的路線。由於沒有護照也沒有身份證件,Cohen決定穿越亞馬遜熱帶雨林,逃往法屬蓋亞那的路線。

就這樣,Cohen開始人生中的第二次逃亡,這段逃亡之路異常艱難兇險,他乘坐小船在河上走了兩天一夜,期間太陽落山,夜幕降臨後,河上還不時有鱷魚出沒,在跨越了重重艱辛之後,

2004年1月,Cohen終於穿過了亞馬遜叢林,抵達了法屬圭亞。當年8月,Cohen又想辦法偷偷逃回到了出生地法國。

【再次逃亡】

從被捕到逃獄,再到逃回歐洲,Cohen吃盡了苦頭,然而他絕對想不到,自己苦難的逃亡生涯,還遠遠沒有結束。

回到法國之後,Cohen投奔了一個遠方表兄, 又通過表兄認識了一個猶太人,這位猶太哥們讓他住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算是像逃犯一樣藏匿。

Cohen就這樣在這個辦公室里住了好幾年,這期間,Cohen因為沒有工作,也沒什麼收入,錢很快花光了,走投無路之下,他又偷偷聯繫過去的朋友,找他們借錢接濟,經常隔段時間找他們借一次錢,一次500,一次1000地借,長此以往,朋友們也拉黑了他,再不借錢給他了....

Cohen錢花光了,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有很多次,Cohen甚至沒錢吃飯,只能喝點熱水,吃點糖,餓到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

這樣的情況越來越頻繁,有時候,甚至連續3,4天吃不上一頓飽飯!

Cohen不由得感慨到:

「從曾經的奢侈生活到如今不名一文,食不果腹…這種感覺實在太糟糕了....」

其實,Cohen依然還有翻身的機會,那幫猶太朋友也曾試圖幫他,其中一個猶太朋友的父親很有錢,就給他投了一筆錢做股票和期權交易,Cohen靠著這7萬歐元起家,開始了自己東山再起的生意之路,然而,時運不濟,起步5個月,Cohen一開始做得很好,最後還是賠到血本無歸....

最後,Cohen連猶太朋友的辦公室也待不下去了,至此,曾經住著豪宅,坐擁大批豪車,別墅,私人飛機的紐約名畫掮客Cohen,如今跌到了人生的最低谷,無家可歸,成了巴黎街頭的流浪漢.....

Cohen從未感到這麼低落,喪到無以復加,他有在街頭乞討,有時就餓著肚子發獃,此時的他,不知道這樣的悲慘日子,何時才是個盡頭.....

Cohen依舊是幸運的,他的妻子和孩子還沒有拋棄他。

2008年,Cohen的妻子和孩子輾轉來到了巴黎,和他團聚,此時的Cohen歷經磨難,顯得無比蒼老,他最小的孩子也已經長大,卻不認識父親。

Cohen終究沒有餓死在街頭,和妻子團聚以後,他們在法國找了一個小地方住了下來,過著最低標準的生活。

他沒有任何工作,只靠福利生活,兩次逃亡之後,他和過去的朋友徹底斷了聯繫,生活中除了家人,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說話,用他自己的話說,沒有了朋友,沒有的名聲,沒有了信譽,沒有了財產,他是徹底的「一無所有」了….

從過著奢華生活的名畫掮客,5千萬美元的史上頭號藝術品詐騙犯,到不名一文,流落街頭,最後靠救濟金度日的流亡者,Cohen逃亡了整整17年才再次露面,他並不知道自己一拍屁股跑路後,丟下的爛攤子,坑了多少人,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

當年被他坑慘的生意夥伴們,說到他只有無比的憤怒,大多數人都只想送他去坐牢,因為他們這些年的生活,也是各種慘,比較典型的就是被他坑到畫廊倒閉的:

「因為他,我關了畫廊,失去了工作,在這個圈子再也混不下去了....」

面對採訪,Cohen終於流露出一絲愧疚:

「我不知道他會這麼慘...我以為他很有錢,生意也做得很好…我很抱歉。」

截止今天,Cohen還沒有站出來承擔他過去的責任和罪行,正如導演所說,即便他已經一無所有,他永遠不會誠實對待任何人….

而這麼多年下來,

他依舊是個逃犯。

只不過現在他是個居住在法國的法國人,

美國沒有辦法把他引渡回美國受審,

他自己也知道這一點。

後記

Cohen逃亡消失了十多年,最後得以面對鏡頭,講出自己從發家,到衰敗,和最後逃亡的故事。

這一切,都源於BBC的一個製作人和導演的一部紀錄片。

時間還要回到很多年前,當Cohen犯下的驚天藝術品詐騙案後。當時消息傳到了紀錄片導演Vanessa Engle的耳朵里,立刻引起了她的興趣,於是決定給這位詐騙逃犯製作一部紀錄片,講述這個詐騙5000萬之後跑路的故事。

然而導演Engle做夢也沒想到,作為一位平均一到兩年便出產一部紀錄片的導演,這部名為《5000萬美元名畫詐騙犯》的紀錄片,從啟動製作到完成,竟然用了整整17年之久。

更沒想到,FBI全球布線都抓不到的詐騙逃犯,竟然在她鍥而不捨地拍紀錄片的過程中最終給挖了出來…..

影片剛開始拍攝,Engle也沒啥頭緒,除了去挖一些Cohen最初的資料,就是上網搜Cohen的名字,指望能挖到一些小道消息。然而已有的消息,總都一無所獲。

但是Engle異常執著,從拍攝開始之後的這些年,她每隔一兩個月都要在網上搜一下Michel Cohen這個名字,窮盡一切辦法尋找Michel Cohen,漸漸成了這位導演的日常….

Engle開頭的運氣還算不錯,僅僅追蹤了兩年,就有了Cohen的消息:

原來,這哥們逃到了巴西,2003年在里約熱內盧被國際刑警逮捕,之後關進了巴西監獄裡。然而在巴西監獄關了不到一年,Cohen竟然成功越獄。

當時紀錄片和Cohen本人的案子,都隨著他的又一次逃亡而再一次陷入沉寂,這部片子也就此成了Engle手頭上一部「懸案素材」。

然而,執著的女導演依然沒有徹底放棄Cohen,她會時不時把片子翻出來,添加一些資料,她依舊保持著幾年下來積攢的習慣——每隔兩三個月,就會去網上搜一搜Cohen的消息….

3年,5年,10年,15年….

終於有一天,Engle接到了一個神秘的電話:

「您好,我是Cohen的妻子….」

聽到這句話,Engle幾乎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她知道,自己終於有了紀錄片的男主Cohen的下落了…

最終,Engle得以前往會面,最終找了這部歷時17年的紀錄片的男主角,Cohen本人——傳說中的5000萬假畫詐騙犯。

而會面之後,Cohen同意出鏡,面對著鏡頭,說出自己這麼多年來的故事。

人們也終於得以知曉,這位詐騙5000萬美元之後跑路的人,這失蹤的17年里究竟度過了怎樣的人生,事實證明,人生中所有欠下的債,即便一時逃脫,生活終究會讓人以另一種方式償還!

如果感興趣的話,

可以去BBC搜下這部片:The $50 Million Art Swindle

ref

https://www.bbc.co.uk/iplayer/episode/m0008rt3/the-50-million-art-swindle

-----------------------

聰明絕頂的卡叔:好像核心的點是,炒股票賠錢,然後悲劇了。。。所以,股市是最會教育做人的,別以為自己是炒股天才,掙了點錢就是自己本事了,哈哈哈。。。

Variable-X:所有的錯從股市賺錢開始,怎麼來的怎麼走

猴MayMay快來:炒股本質上和賭博沒什麼區別 來錢快 賠的也快 可是當你賠錢了你會想著加倍贏回來 結果兩者都是血本無歸

Boom_boom_now:錢財如水,有人能在裡面自在遨遊,也有人在裡面溺水喪命。

用戶錵樾:這也太奇幻了

還要辣油伐:又是一個青年才俊痴迷炒股破產的故事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直郵

包郵包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大媽隨意投喂流浪貓嚴重擾民:你們該感謝我!what?
困到睜不開眼也要堅持吃完餅餅!2歲小糰子與哥哥的日常,萌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