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你給了我生命,又剝奪了我的生命

你給了我生命,又剝奪了我的生命

1.

小時候沒有重大創傷,我怎麼還是「生病了」?

前不久,我的一位長程來訪者,在我面前崩潰了。至今,她已經進行了101次諮詢。

兩年以來,她一直在處理她和媽媽的關係。她的改變動力很強,也非常努力。

可是,今天,她在我面前崩潰了。她痛哭流涕地說:我不懂,我真的不懂,我小時候並沒有經歷過什麼重大創傷,爸媽也並沒有怎麼我,他們是愛我的,已經竭儘可能地照顧我。何至於我今天有這麼多問題?

在那一刻,我被深深地觸動到了。

與重大創傷事件造成的心理創傷相比,我想,我們作為普通人,面對的更多的,應該是這個問題:

我們並沒有經歷什麼重大創傷事件,可是,為什麼我們對於父母,總是耿耿於懷?

2.

沒有經歷重大創傷事件,我們仍可能被嚴重傷害

並不是一定要經歷重大創傷事件,我們才會被傷害。因為,很多的傷害,就隱藏在生活的細微之處。溫水煮青蛙,也可以煮死;鈍刀子傷人,仍然可以致命。

父母把一切扔給我,又嫌棄我

很多家庭,都不自覺地會帶入這樣的一種情況:父母把所有自己無法承擔、也無力承擔的東西,扔給孩子,然後,孩子就變成了一個討厭的孩子,父母反過頭來,又嫌棄孩子。

來訪者A,她的經歷,是這樣的。她的媽媽,因為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愛,積累了很多匱乏的感受和淤堵的情緒。等她有了孩子之後,她不自覺就把自己心裡從小以來積累而又無法排解的弱小、可憐、無助和恐懼,一併給了孩子。

於是,孩子沒有一點點防備,就接收到了母親的這一切。所以,我的這位來訪者有一個特點,就是脾氣非常不好,她的壞脾氣,顯然是在替母親表達。然而,又被媽媽貼上了「壞脾氣」的標籤,甚至因此,被媽媽疏離。媽媽覺得,小時候,我傾盡所有都為了你,長大後,你怎麼總是沖我發脾氣?

其實,來訪者媽媽嫌棄的,是自己;來訪者的壞脾氣,是在替媽媽表達。

這裡有一個隱秘的行為:

媽媽把自己討厭自己的那部分東西扔給孩子,又嫌棄孩子,這無異於一種拋棄。

而當來訪者的媽媽做出「拋棄」這個行為後,就無異於完成了一次切割:切割掉所有自己不想要的東西。

聖母型媽媽,以愛之名的綁架

「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你。」這是「聖母型」媽媽的典型表現。

不用說別人,我自己就有一位典型的「聖母型」媽媽。

有一次,我媽來我家短住,用桃子做成了糖水,做了三碗,放到冰箱里。我媽表示要全部留給我吃。我讓我媽也吃。我媽第一個反應就是極力拒絕:你吃吧,我不吃,你吃,你吃。然後反覆地說,她不吃,不喜歡吃,不愛吃,不想吃,總之,一定要「省」給我吃。這是她一貫的反應。我是搞心理學的,我給自己做了無數的心理建設,強壓著情緒,哄著她說:你吃吧,我吃不完,扔了也浪費。只有這樣說,她才肯吃。

我晚上回家後,隨口問了句:桃子吃了沒?

我媽的反應此處應該敲黑板劃重點:瞪大了眼睛,被我嚇了一跳的樣子,好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一樣在解釋,又是在反問我:「不是你讓我吃的嗎?我讓你吃,你不吃啊,你不吃我才吃的。」

那一刻,我真的被她搞的哭笑不得。家裡確實還沒有窮到吃不起桃子,可是,「聖母型媽媽」就是這樣,總是把自己搞到苦大仇深,忍辱負重,把自己放到一個極低的位置上,自插兩刀,然後說「都是為了你」。

吃東西,其實是很典型的一個行為,背後,往往折射出很多心理活動。很多父母都總是在希望「餵飽」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父母,他們把所有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全部都放到吃的東西上面。孩子吃的,不僅僅是東西,還在吃東西的時候,一口一口地吃掉自己的父母。

這正是「聖母型」媽媽需要的結果,唯有犧牲自己,才能讓他們覺得好過些。

只是,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就未免過於沉重。

「永遠在擔心」的媽媽

曾奇峰老師曾說:過度的擔心,等於詛咒。

這個類型的媽媽,覺得,外面的世界,都是壞的。每個人,每件事,都在試圖傷害她。而她自己,永遠是受害者。並且,這種「受害者」的擔心,還會投射到孩子身上。

朋友講過一件小事。

朋友是旅行達人,喜歡旅行,每次旅行,她到一個地方,都會跟媽媽報平安,還會把自己遇到的奇聞逸事分享給媽媽。但是,這個行為已經逐漸終止了。因為,每次當她興高采烈地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時,與她開心激動的情緒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媽媽的唉聲嘆氣,絲毫不為她高昂的情緒所動,永遠都在重複同一句話:多危險啊,出去幹嘛去,在家呆著多好。

永遠都在過度擔心的媽媽,對於他們而言,任何「未知」的情況,都是「壞」情況。如果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父母的擔心,不僅僅是通過言語,而且還會通過自己的感受、行為、氛圍、情緒,全方位傳遞給孩子。就好像給孩子下咒語一樣。

情感隔離的媽媽

有這樣一種父母:他們對孩子很好,但是,卻並沒有什麼感情。

不是他們不喜歡孩子,也不是他們不心疼孩子,而是,他們自己就沒有發展出情感的功能。他們自認為對孩子非常疼愛,在盡職盡責方面,沒得說。但是,就是沒有「真情實感」。

我的一位來訪者和媽媽感情比較疏離,從初中起,常年不在一起生活,相處機會寥寥。TA說,有一次,TA對媽媽建議,雙方要多在一起相處,以增加感情。媽媽的回答是:親生的,需要培養什麼感情?

但是,人是有情感需求的。因此,在這樣家庭成長的孩子,情感需求因為長期缺失,人會麻木,心理會匱乏。成年後,他們同樣也學不會和其他人去發展情感連接,在人際關係方面,會有種種問題。

3.

脫身:無論過去經歷了什麼,現在的你是自由的

這裡,沒有人需要被批判。

因為,這裡面,很可能沒有任何人是故意的。父母的所有這些,不過也只是他們的父母、他們的成長環境、他們被教養和對待的方式釀成的結果,一代一代,傳下來罷了。這往往也是讓我們除了一聲嘆息之外,再也無以言表的原因。如果遭遇了以上任何一種情況,或者幾種情況,任何的糾纏、批判、歇斯底里,都只能讓這一切,固化成為一個「雙輸的局」。我們困頓其中,越陷越深,將永無脫身之日。

我有很多主訴原生家庭問題的來訪者們,都會一再沉溺於父母小時候對待自己的種種問題、情緒和感受中,無法脫身。他們一再地描述當年發生了什麼事,以及,發生這些事時,自己的感受。那確實痛徹心扉。

只是,這些事就是發生了。不公平嗎?是的,也許不夠公平,但是,即便不公平,它也發生了。我們在當年缺失的父母對我們的照顧和愛,這個缺失,在當年已經發生了。

和解,也接受和解不了

很多關於原生家庭的文章,到最後的答案,都會落在「和解」的基調上。這當然是我們的理想狀態。但是,生活的現實中,圓滿難求,遺憾總有。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那麼幸運。

和解,需要雙方的努力,並不是每一個父母,都具備和解的能力。如果遺憾註定,「和解」是此生都不能發生的奇蹟,我們仍然要接受這個事實。這種情況,我相信,很可能是絕大多數。

不強迫自己和解,接納遺憾的發生,其實,也是與自己的一種和解。

不要沉浸在過去

對於過去,我們不能視而不見。適度而充足的講述、表達、宣洩和哀悼,是必要的。但是,沉浸在過去中,永遠不能自拔,就並非必要。過去的一切,無論再難以放下,我們仍然要讓自己不斷地回到當下,回到現實,回到正在發生的事情上。

嘗試開展新生活

無論過去經歷了什麼,別忘了,現在的我們是自由的。不要放棄自己現在「為所欲為」的權力。把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更多地去投入到當下的生活以及未來的規劃中,並且去努力實踐。在付諸行動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再次面臨各種「原生家庭魔咒」。這個時候,再從向前看的目標與現在的差距中,不斷地返過頭去處理影響著我們向著目標前行的影響因素中,涉及到原生家庭的這部分。前行,才是我們回過頭去處理問題的動力,而不是執著。

-End-

文章轉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及三木水。往深處想,在淺處活——專註精神分析的教育與傳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大師 的精彩文章:

成年人最大的體面是沉默!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這些孩子的樣子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