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越是性格內向的人,越不需要社交

心理學家:越是性格內向的人,越不需要社交

我們會發現自己身邊總有一部分人,他們性格活潑開朗大方,在朋友聚會時總是最活躍的,與陌生人也能很快打成一片;另一部分人則沉默寡言,不善於與人交流,在與陌生人相處時往往表現得非常害羞,有的還出現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

對於這個問題,瑞士著名精神分析醫師、心理學家榮格Jung(1875—1961)提出了人類心理類型說,指出了八種不同的人類心理類型,我們可以將這些不同特質劃分為兩大方面,即內傾型與外傾型(即我們常說的內向型與外向型人格)。

對社交呈現低需求

在榮格看來,內傾型特質的人,對社交的需求程度很低,他們主要通過自身的思想與精神來獲得自我認同與內心的滿足感,他們的內心世界往往十分豐富細膩,喜歡深入思考,而對外則表現出較差的刺激響應與低社交彈性。

由於在現代社會的很多場合,性格外向的人比內向者更有優勢,因此在大眾的意識里,內向型性格是一種存在缺陷的性格,他們往往缺乏交際能力,無法給人留下好印象,因此有必要改變這種性格。

強迫內向者社交:高耗能行為

不過,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讓內向的人強行嘗試融入集體,對個人與集體而言都將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社交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極其「高耗能」的行為,因此就算讓內向性格的人適應了頻繁的社交,在他們內心深處也會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現代心理學與精神病理學認為,不必強求內向性格的人擁有外向的特質,因為這類人本身就不需要與人有過多交流。

那麼,內向性格的人如何獲得內心的自我滿足呢?答案是:「自我互動」。這個概念在布魯默(Herbert Blumer)的著作《象徵性互動論》中被首次提出,在心理學中,自我互動被認為是自我意識形成、覺醒的過程,它最終將導致自我認同感的出現。

因此,內向性格的人通過信息的內向傳播來實現自我互動,這樣一來就算缺乏與他人的交流,也能在內心構建相對緊密的「社會聯繫」。而對於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行為,他們則普遍認為是無趣而令人厭倦的。因此,比起與他人在一起互動,他們更加喜歡獨處,喜歡相對安靜、無人打擾的環境。

榮格也認為,內向型人格的心理能量更主要指向於事物的本質而非外在表現,他們注重內心的感受和對事物獨特的幻想,對於一件事也更喜歡追本溯源,因此,他們更適合相對孤獨的環境,因為這會讓他們內心寧靜。

看到這裡有的朋友可能就有疑問了: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呢?大多數人認為主要與原生家庭環境有關。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德(Mead)在大量研究之後認為,性格的外向程度受到遺傳因子與後天環境的共同影響,一旦形成就具備一定的穩定性,不會被輕易改變。

不過令內向者尷尬的是,我們當前所處的社會表現出極強的外傾性,性格內向的人畢竟佔少數,他們就成為了社會大眾所批判與排擠的對象,承受著來自於家庭與社會的壓力,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許多內向性格的人會有強烈改變自我的慾望,而這種改變往往伴隨著痛苦與掙扎。

因此,內向性格的人並不是害怕與人交往,而是他們根本不用與人交往,他們的內心滿足感並不依賴於建立社交關係,有一個能思考的環境就足夠的。同時,內向的人並不意味著沒有朋友,只是他們的交友方式更獨特,選擇性更強罷了。

與大眾印象相反,內向的人大多心思細膩、善解人意,並且內向者的友誼關係往往更加穩固。在美國的一項社會調查中,超過半數的人更喜歡和內向的人成為朋友。

因此,內向者並不像表面所見的那樣,在社會在沒有優勢,他們有著自己的社會生存法則,有著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工作中也有更強的執行力,在情感上也更加註重細節;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不會為一般的外界刺激所觸動,從而在這個日益浮躁的社會環境里保持一顆平和的心。

如果內向的你因為難以融入大環境而苦惱,大可不必為此感到焦慮。因為對於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做好自我,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得到滿足與充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請不要在你落魄的時候,找你的朋友
在日本,為何沒有亂插隊,亂扔垃圾的現象?這方法我們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