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盅兩件人生一樂,廣式早茶的前世今生

一盅兩件人生一樂,廣式早茶的前世今生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1191-什麼是廣東早茶

作者:呂宋劉大腦袋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安徽人曹松的仕途一直不怎麼順利,最終到了71歲那年才被欽點為進士,漫長的考試生涯終於告一段落。

為了派遣自己長期不被朝廷認可的苦悶,這位唐朝詩人和很多失意文人一樣選擇了南下遊歷,在山水之間尋找自己的內心。但和很多自我放逐的文人不一樣的是,曹松為廣東帶來了一樣禮物,這顆種子此後在嶺南溫潤的氣候中不斷生根發芽,長成了一棵屬於廣府飲食的參天大樹,至今都還是廣東美食的金字招牌。

從茶鋪到茶樓

曹松給廣東帶來的是從浙江山區找到的茶種。當他在佛山西樵山停留時,試著在這片沃土上種了一些茶種,卻沒想到這些茶長得比浙江的還要好。這被《廣東新語》認為是茶葉進入嶺南的標誌,從此嶺南形成了極為發達的飲茶文化。

關於物種傳播的精確傳說,可信度總是比較堪憂。但茶葉是在唐宋年間傳入廣東這一點卻沒有什麼疑問。廣東潮汕,至今都是中國著名的古樹茶葉產地,尤其是潮州鳳凰鎮那棵宋代鳳凰單叢,是廣東接受茶文化最真實的縮影。

而潮汕的工夫茶也早已申遺成功

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片@圖蟲·創意)

美味的茶湯,構成了廣東人飲食的重要部分,同時也為另一種有趣的餐飲形式奠定了基礎。

清末,廣府文化的中心—廣州,一度是全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口岸,商品經濟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的城鎮化和工商化。大量洋人、周邊手工業者、農民、外地商人湧入廣州城,讓廣州一時間成為了人流物流聚集的南方絕對中心,社會複雜程度也大大提高了。

當年一口通商的廣州

來自中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商人云集,相當國際化

(圖片@圖蟲·創意)

收入低微的腳夫和工人很難在廣州擁有自己的住宅,日常工作又極為辛苦,在氣候濕熱的廣東經常流失大量水分,同時他們還需要進行同業者的社交,以找到最近的工作機會。廣州最早,也是最簡單的茶樓,就是為了服務這些勞動人民而誕生的。

那時候的茶樓甚至都算不上樓,只是一個個沿街的小鋪子。《清稗類鈔》是這樣描述這些茶鋪的:「粵人有於雜物肆中兼售茶者,不設座,過客立而飲之。」這真的是非常簡陋的茶鋪了,但確實能起到為行人解渴,並起到提供簡單社交場所的功能。

雖然店面很簡單,店老闆們在泡茶時可不敢偷工減料,因為即使是這些來打工的廣東體力勞動者,也都是品茶能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茶水沒有兩把刷子的店鋪很快就會被淘汰。

所以在這些簡單的茶肆中,供應著各種不同的茶水,「最多為王大吉涼茶,次之曰正氣茅根水,曰羅浮山雲霧茶,曰八寶清潤涼茶」,都是適應廣東氣候,解渴效果很好的茶水,大受這些腳夫工匠的歡迎。

店家們很快發現,這些勞工在喝茶的同時,也有用餐的需求。這是因為廣州的碼頭在城南,而窮人一般聚居在城北,用餐往返城市南北非常不便,工人們都希望能隨處找到價廉物美的食物,趕快把三餐對付過去好繼續返工。

在碼頭工作的都是體力勞動者

最主要的還是方便便宜填飽肚子

廣東早茶里標誌性的「一盅兩件」最早就是為了服務這些人的。茶鋪在賣茶的同時,供應肉包、米餅、米糕等果腹的簡單點心,茶費二厘,被稱為「二厘館」。

隨著這種茶鋪悄然走紅,大商人和外國人也意識到這是不錯的社交場所。比起傳統的酒樓,這樣的場所更隨意放鬆,適合談一些非正式的口頭協議。而且香濃的茶水也遠比酒更適合廣東的氣候,所以這些有錢人也紛紛前來探秘。

他們的消費意願明顯高於體力勞動者,簡陋的茶鋪也開始向更高級的形態進化,以服務這些大人物。作為餐飲名片的廣州茶居和茶樓,就這樣出現在了歷史舞台上。

招牌蝦餃

(圖片@圖蟲·創意)

廣府人的早茶世界

光緒年間,廣州城裡出現了一座巍巍高樓,引來了不少老百姓圍觀。

這座三層的高樓,並不是軍事瞭望台,也不是政府辦公場所,而是廣州最早的大茶樓「三元樓」。這座樓為廣州的早茶樓設置了一種新的模式:人們可以自由進入各個樓層用餐,但是越往上去,餐飲的價格也就越高。當時廣州人對三元樓的評價是「有錢上高樓,無錢下地痞」。

有了三元樓的示範,此後廣州的茶樓紛紛受到了影響,變成三層甚至更高層的建築,以樓層劃分階層,為不同的社會人群提供不同的餐點和服務。比如有蓮蓉第一家之稱的蓮香樓,不僅在廣州的總店如此設計,也把這種多元包容的餐飲形式帶到了香港,成為了港式餐飲的一朵奇葩。

廣州蓮香樓

(圖片Wikimedia@David Wong)

這是很樸素的餐飲行業運營法則,也和廣東早茶的品嘗特點有關。

廣東早茶是一種慢餐飲,食客在家收拾完畢,就可以漫步到茶樓里,從早上一直坐到下午。中間茶水可以不斷免費續杯,還允許客人自帶茶葉,這樣茶費還能減半。後廚也在不斷製作各式點心,用腸粉、糯米雞、春卷、鳳爪等具有嶺南特色的精美餐點不斷滿足客人的味蕾。

每一個都是精緻誘人,美味可口

(圖片@圖蟲·創意)

早期作為社交場所的茶樓,也讓人們用餐的節奏變得慢了下來。三五好友相約進入茶樓,上可以談論國事,下可以八卦街坊,話題永遠無窮無盡,不知不覺之間一天就過去了。唯有堆積如山的茶葉渣和蒸籠能證明他們在茶樓里呆了多久。

這樣的餐飲形式註定了茶樓的翻台率不會太高,必須擴大營業面積,以提高一塊地皮上的盈利率。

20世紀30年代初,陶陶居的廣告

這個樓已經是幾層的氣派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

擅長做生意的廣東茶樓老闆們還為茶樓選址制定了一些標準,比如一定要建在街道的路口,以儘可能地吸引人流。

緩慢的早茶過程同樣也是一個容易進化出餐桌禮儀的進餐場景。在長達百年的進化過程中,人們為早茶發明了一系列專屬的餐飲規矩。這往往是老廣們約定俗成的默契,外地人跑到廣州去嘆茶,這些講究不可不知。

比如在茶水喝完以後,客人需要自行打開茶壺,示意服務員前來免費續水。茶蓋不開,續水不來,這叫「揭蓋續水」。

再比如桌上有人負責倒茶時,受茶人要把食指和中指彎曲叩打桌面,感謝倒茶人的好意。這個禮儀執行起來並不複雜,甚至難以觀察,但卻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恩,在廣州這樣的商業社會殊為重要,被稱為「扣指茶禮」。

這樣一敲,就是表達了感謝

(圖片youtube@Vincent Huang)

從建築和運營,到茶水和點心,再到不成文的小規矩,構成了廣府人割捨不掉的早茶世界。

早茶之嘆

百年早茶,是廣府除粵菜以外的第二塊精緻的金字招牌,非但本地人熱衷於此,外地人即使沒有吃過也一定聽說過早茶的大名。

但很可惜的是,與粵菜在全國如日中天的擴張不同,早茶卻沒能真正征服全國,甚至在廣東本地也出現了令人哀嘆的萎縮。

現代信息和交通技術,將世界逐漸拉平,卻也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難以區隔,生活節奏大大加快。而早茶偏偏是一種慢節奏餐飲,忙於生計的年輕人往往有心卻無力去嘆早茶。這讓早茶店的顧客老齡化極為嚴重。現在走進廣州的早茶店,很難找到前來品味人生的年輕人,滿座都是攤著報紙舉著放大鏡休息的大爺大媽。

香港的蓮香樓內景

看報紙可以換著看

一看就是一天

(圖片來自wikipedia@Pokingheung)

由於年輕人的餐飲需求發生了變化,一些快捷餐飲模式順勢在早茶的大本營崛起,更快地分流了原本屬於早茶的消費群體。包括肯德基、麥當勞在內的國外快餐和包括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在內的國內連鎖快餐在廣東漲勢兇猛,本土餐飲里唯有出餐同樣迅速的潮汕隆江豬腳飯能與之一戰,緩慢的早茶市場被打得七零八落。

由於茶樓的消費群體被分流嚴重,過去如日中天的茶樓也開始留不住人才了。

一個好的點心師需要經過至少五年的培養,並在和客人的交流中提高技藝才能成型。但在生活節奏變快,收入渠道多樣的今天,很多年輕廚師並不願意付出這樣的時間成本,往往急於求成。在一些老字號茶樓,最好的點心仍然是依靠年邁的老師傅,甚至返聘的退休廚師完成的,人才斷檔非常嚴重。

這點心做的

老客們可是一嘗就知道了

(圖片@圖蟲·資訊)

而對於那些實力沒有那麼雄厚的茶樓來說,既然點心師青黃不接,那就乾脆直接購買速凍半成品點心好了。這些茶樓的廚房已經不是過去熱火朝天的點心世界,而只是一個超市和食客餐桌之間的加熱中轉站。有調查顯示,有26%的廣州消費者認為早茶的品質已經嚴重下滑,找不回當年的味道了。

若是點心的特色全部消失,人們在茶樓吃到的只是自己也完全可以在超市買到的速凍食品時,去茶樓就更加沒有必要了。一些老茶樓甚至連老客的生意都無法維繫,直接變成了遊客化的店鋪。旅遊餐飲中的單次博弈,也從經濟上決定了這些茶樓的品質下滑更加無法遏止。

城市的發展不斷向前,發達的商業總能為城市帶來更多機會,讓更多人受益其中,這是我們無法逆轉的趨勢。

但商業化終究會沖淡人情味,讓匠心與傳統都歸於平庸,這也同樣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一口早茶,終究應該是一口嘆不盡的廣府清香。

參考文獻

陳水科. 關於粵式早茶發展的探討[J]. 現代食品, 2018(19):43-46.

宋爽. 廣東早茶文化對餐桌禮儀以及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影響研究——以廣州為例[J]. 現代交際:隨感, 2018.

黃小朋. 淺談當代廣府早茶的符號象徵意義[J]. 新西部:下旬·理論, 2016(8):53-53.

王思維, WANGSi-wei. 早茶民俗的嬗變與廣府文化的傳承[J].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9, 9(4):71-75.

張婷, 劉華林, 劉家城, et al. 早茶在廣州人生活中的地位及發展對策[J]. 現代經濟信息, 2018(15):497.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對越貿易的橋頭堡原來在這裡
貴州山洪大災的背後,原來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