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古訓:善,可積福;德,能聚財

古訓:善,可積福;德,能聚財

文/國文

善良之人,天必佑之;有德之人,人人助之。

善良是人的本性,品德是人的外衣。

善良的人,天必佑之,一生好福氣。

有德之人,人人相助,一生多財運。

行善,則可積福,立德,則可聚財。

1

善,能積福

方孝孺曾說:「存善心者家裡寧,為善事者子孫興」

善就是福,心懷善念,凡事以「善」為先,往往能得到善帶來的福報。

而心懷惡念的人,一心只想搞破壞,損人不利己,必將受到懲罰。

你若善良,福報就像太陽,處處為你照亮。

福報從哪裡來?從每個人善良的心上來。

俗話說:「心作良田耕不盡,善為至寶用無窮」

我們應有純潔的心靈,去積善為大眾,就會獲福無邊。

如《史記》所說,「為善者,天報之以福」

善良如樹,也許你在不經意間播下的善種,就會讓你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享受到一大片綠蔭。

所以,為善,能積福。

2

德,能聚財

古人云:「仁義值千金」

這裡的仁義指的是德,德的價值超過黃金千兩。

古人又云:「德之所在,天下歸之」

有德之人,對錢財沒有貪婪心,他們的獲取錢財是出於他人需要。

他們不熱衷金錢,卻是錢財最豐富的,這是因為他們的德行使然。

人的德行與錢財是成正比的,真正有德的人,往往有大才能,故德行越高越能聚財。

一個人唯有高尚的德行,才能承受得起加持在他身上的財富、權力、聲望等福報。

財從哪裡來?從良好的品德中來。

古人云:「天下寶物,惟有德者居之」

《大學》也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德行,是一個人高尚的象徵,有德之人,已經是無法用金錢衡量了,他們看到的是更遠的事物。

在生活中,能有大富大貴者,一定不是見錢眼開之人,而是對金錢有理性、不受利益驅使的人,他們往往有大德,所以他們才獲得了富貴。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為了謀取利益而喪失德行的人,失德之人,往往遭到天下人的唾棄。

德,能「天下歸之」,德,能聚萬貫家財。君子以厚德載物。

善,可積福,德,能聚財。

國學經典伴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生活美文 的精彩文章:

五十歲之後,不要自作多情
六一:沒有wifi的童年,我們是這樣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