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不要和小朋友起衝突」,媽媽經常說這樣的話,讓孩子性格懦弱

「不要和小朋友起衝突」,媽媽經常說這樣的話,讓孩子性格懦弱

|文原創:護芽媽媽

在養育孩子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做一個懂事聽話的乖寶寶,在家能夠聽從父母安排,在外能做到不惹是生非,盡量讓父母少操些心。

很多孩子在父母這樣的期許下,確實也順了父母的意,從小就很聽話,也不會做出什麼讓父母特別生氣的事情。

父母還會自覺得很驕傲,逢人便誇自家的孩子多麼地懂事,卻很容易忽略這樣的現象:孩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內向,不善交際。

「聽老師的話,別和小朋友起衝突」

靜靜的兒子前段時間正式開始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在還沒開學之前,靜靜就總是在兒子耳邊教導說:

「上幼兒園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其他小朋友有衝突,老師就喜歡聽話的寶寶。」等一系列的話。

生怕兒子到學校去和同學處不好關係,調皮淘氣,讓老師覺得很難管教,而兒子也總是似懂非懂地點著自己的小腦袋。

到了開學的日子,靜靜度過了最忐忑不安的幾天,擔心孩子的幼兒園過得好不好。但晚上等孩子回家,看兒子的狀態還不錯,靜靜也就逐漸放心些,但還是時不時地囑咐兒子要聽話,安分守己。

可是最近,靜靜發現兒子好像不似以前那樣的活潑了,回家後也不和自己說白天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

剛開始靜靜以為孩子身體不舒服,但觀察幾天發現兒子很正常,靜靜便主動和兒子談心。

原來,兒子上幼兒園後,因為玩具和一個小朋友起了爭執,那個小朋友就把兒子推在了地上,而兒子也因為記住媽媽「不和別人起爭執,這樣老師就不喜歡了」的話,選擇隱忍。

後來那個小朋友總是故意地欺負兒子,而兒子的一再退讓也讓那個小朋友更加地肆無忌憚。

靜靜聽完兒子的話,真是心疼孩子,沒想到自己經常說的話,卻讓孩子受到了傷害,也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

家長的這種行為,會讓孩子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

1、 孩子被欺負時,習慣選擇忍讓;

家長經常教育孩子「不要和別人起衝突」,就導致孩子被欺負了也不敢和大人說,甚至即使是自己被欺負,在孩子眼裡,這也算是和別人起衝突。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選擇自閉,不願意和別人交流,變得少言寡語。

2、 性格變得自卑,沒有安全感;

小孩子對好惡的界限判斷很模糊,如果有人經常受欺負,時間長了,其他小朋友也會不再願意和弱者一起玩耍。

最後落單的孩子就會變得自卑,而且沒有安全感。

3、 長大後也很難有出息;

孩子如果養成懦弱的性格,即使長大後也是唯唯諾諾的性格,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這樣的孩子做事情沒有主見,更談不上優秀和出色了。

孩子淘氣的天性是使然的,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調皮是難免的。一旦家長對孩子無形中施壓,孩子的心理壓力就會增大。

所以,無論孩子是否淘氣,都不要和孩子說這樣的話。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芽媽媽 的精彩文章:

奶爸吳尊因女兒的一顆牙而落淚,兒童牙齒健康要從小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