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992年,烏克蘭工程師與導彈井合影留念,再無遠程打擊能力

1992年,烏克蘭工程師與導彈井合影留念,再無遠程打擊能力

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繼承了僅次於俄羅斯的遺產,包括龐大的重工業基地、強大的武器及軍隊。然而這筆遺產並沒能幫助烏克蘭崛起,反而成了累贅,軍隊開銷、武器維護保養,這些都是烏克蘭難以承受的開支。另一方面,美俄都不希望烏克蘭掌握如此強大的力量,於是採用軟硬兼施的策略,最終令烏克蘭簽署《里斯本協定》,同意廢除國內的戰略力量。

眼前這張照片拍攝於1992年,烏克蘭工程師站在一座戰略導彈發射井旁邊,與這座即將拆除的導彈井進行最後的合影留念。

據統計,當時的烏克蘭擁有220枚具備遠程打擊能力的洲際導彈,而它們全是協定中規定拆除的目標。

核彈方面,烏克蘭擁有3833枚核彈頭,包括1950枚戰略核彈頭和1883枚戰術核彈頭,這些要轉交給俄羅斯進行銷毀。

實際上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已經準備好了兩手策略,如果烏克蘭選擇保留核武器,那麼他們將立刻實施經濟制裁;如果烏克蘭選擇放棄核武器,他們就將提供經濟援助。

當時烏克蘭確實沒有足夠的資金維護龐大的核武庫,本來內部壓力就夠大,西方又帶來沉重的外部壓力,最終烏克蘭只能選擇放棄核武。

RT-23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烏克蘭的拆除工作從1992年開始正式啟動,1996年完成核彈頭的轉移工作,2001年完成導彈井的拆除工作。

除此之外,烏克蘭擁有的44架遠程戰略轟炸機和1080枚巡航導彈同樣難逃相同的命運。

自此,烏克蘭再無遠程打擊的手段和能力。

作為放棄核武的條件,烏克蘭除了能夠獲得的經濟援助外,還能獲得一定程度的保護,比如烏克蘭國土遭到外國軍事力量入侵,美國、英國和俄羅斯需出兵給予保護。

不過克里米亞衝突很好地證明協定遠遠比不上時代變化,於是這些年烏克蘭又出現了恢複核力量的聲音,不過美俄好不容易才讓烏克蘭放棄和力量,又怎麼可能會讓他們輕易恢復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周路38號 的精彩文章:

一支手槍有兩個生產年份,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也會犯低級錯誤?
專門為美國警察設計的衝鋒槍,卻被警方嫌棄,成黑幫火拚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