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孩子該按父母鋪好的路走嗎?心理學:父母給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孩子該按父母鋪好的路走嗎?心理學:父母給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小歡喜這部劇當初剛播出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每個家庭的故事都讓人膽戰心驚,似乎現如今中國家庭式教育當中,每一個孩子都變成了小歡喜中的孩子,感受不到自由,人生被父母操控,想反抗卻再一次向命運低著頭。最終只能逼迫自己去放棄生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父母妥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寶貝到底喜歡什麼,他們看上去很懂事,很聽話,可是內心卻遭受著巨大的折磨,平時感受不到快樂,只知道學習和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當自己的目標快要實現的時候,又要實現父母的意願,在父母的強制壓迫下,孩子會變得十分難過,甚至會感覺到窒息。

父母總是覺得自己讀的書多,走的路比孩子遠,有時孩子們做的決定是對的,長大之後孩子們還會感激自己。可是實際上不少孩子都會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心中也有各自的願望,父母對孩子加以控制,不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長大之後就算是功成名,能掙很多錢,不快樂又能怎樣。

孩子在走向成功的過程當中飽受煎熬的話,也不一定會有所成長。很有可能在半路就會堅持不住,選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家長都希望能夠在孩子成長道路上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可是絕大部分的父母,就是因為自己強大的控制欲,讓孩子感受到極大的壓力,甚至還成為了他們學習路上的絆腳石。

很多家長平時在生活中的地位並不是特別高,也不是什麼所謂的成功人士,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總是覺得自己做得很不錯,每當和其他人介紹自己的育兒方法時總是頭頭是道,可是這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並不正確。甚至還會慢慢毀掉一個極其有天賦的孩子,試想一下,要是寶貝每天都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本來心裡就已經很不高興了,一開始就表示了拒絕,家長就強行的讓他們選擇同意。如果辦不好的話,還會忍受責罰和謾罵,再一次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之前網路上曾經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乞丐他叫做沈巍,對於很多書籍都十分精通,而且也順利上了大學,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在別人看來,好像他的生活過得十分風光,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對這樣的日子十分的厭煩,甚至特別不喜歡。一開始他想做的工作,就不是進入到審計局,只不過是因為父親的壓迫,讓他漸漸的選擇到了這條路,但是慢慢的他發現自己的人生過得十分壓抑。後來他就學會了撿垃圾,慢慢的變成了行屍走肉,原本他可以有一個好的生活,可是在父母的壓迫之下,最終只能以別人不理解的方式繼續活下去。

別做控制型的父母。

很多家長有了自己的寶貝之後,就覺得自己賦予了他們生命,所以無論未來的規劃是什麼,都要聽自己的,一個幸福的家庭其實是相互促進的,而且在家庭當中不會有控制欲比較強的人,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懂得溝通,否則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誰都會覺得心裡不舒服,面對每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他在想的就是躲避,並不是不想去承擔責任,是因為太強的控制欲,才會讓身體和心靈都備受摧殘。

很多孩子長大之後都會吐槽自己的父母,終於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她們選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擺脫自己的父母親,因為他們已經控制了自己幾十年了,真的想要擺脫這樣的行為。所謂的為孩子好,只不過是一種借口而已,在生活當中父母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沒什麼過錯,可是他們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卻壓的自家孩子喘不過氣,只是竭盡全力的給家長認為最好的。

但是在孩子心目當中,這些並不是孩子所需要的,他們只是希望能夠快樂的成長,並不是,每個孩子在一開始就懂得去反抗,長時間待在父母身邊,選擇了忍耐,選擇去接受這一切,不會去對抗父母,到時會給自己更多的壓力慢慢地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現如今孩子在學校里不好好學習,最終誤入歧途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這背後並不是因為孩子不好好上學,是因為家庭的教育實在是太老舊,所謂的為你好等等,這一切只不過是家長的意願而已,從來都沒有問過孩子到底是否想要。

孩子需要根和翅膀。

作家小霍丁卡特曾說過,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遺產其實並不是錢,而是能夠留給他們夢想和翅膀。這兩樣東西分別就是指孩子內心的素養,以及他們可以自由發揮的機會,孩子無論到哪裡都知道什麼地方是家,回到家裡總會覺得十分安心,不會覺得有拘束,甚至家庭的溫暖會讓他們隔絕外界的壓力。父母可以讓孩子們在外面的世界裡盡情翱翔,自由的發揮,在成長過程當中,不會受到其他人的約束,只要在原則方面沒出現問題,就可以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努力前行。

別去控制自己的孩子。

很多父母有了自家的寶貝之後,都希望去控制自己的寶貝,他們可以按照自己規劃的人生軌跡,父母在做這樣的決定時,要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成功。如果只不過是人生當中的普通人,那麼父母應該做的不是為他們去規劃,而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成長,相信每一個成功的父母,在一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也沒有碰到控制型的家長,就是在小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意願和興趣愛好不斷探索。

每個孩子的剋星和特點都不一樣,就算是別的孩子成功了,報了很多的補習班,但是這樣的做法不一定適用於自家的寶貝,所謂父母眼中的好學校,並不是孩子心底想要的,不同學校會接收到不一樣的教育,就算是國內頂級的綜合院校,可能在某些方面也會稍有欠缺。孩子自己有想法也沒什麼不對的,就可以讓寶貝們按照自己的規划去做,每一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父母的確是害怕孩子選錯路,但是最正確的做法,不是提前替他們設計好以後的規劃,而是告訴孩子到底應該怎樣區分自己選擇的路是否正確的。如果出現了偏差或者是哪些地方有問題,家長可以站出來幫助孩子支撐。但是要讓他們偏離自己的軌道,甚至按照家長預設的軌道前進的話,孩子就會很不高興,就算是明白父母的苦衷也會十分煎熬。家長在一旁嘆息,為何自家的寶貝變成了這樣,而孩子卻十分難過,覺得父母一點都不理解自己。

教育一直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經歷了家庭的摧殘,父母的壓迫,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原本幸福快樂的人生都被父母親手毀掉了。可是在生活當中,父母卻從來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做的事情有多麼的錯誤,只有當孩子真的出現了問題,走向了最壞的結果,或許他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希望每個家長都可以通過小歡喜來思考自己,看看能不能更好的反省出教育過程當中的問題。希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也可以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的教育問題。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芝媽咪 的精彩文章: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心理學:家是孩子唯一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