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血管不通有6個信號,一個方子清血管比吃藥管用,醫生不會告訴你

血管不通有6個信號,一個方子清血管比吃藥管用,醫生不會告訴你

「不通則痛,通則不痛」,就是說血液只能循環,才能保證各個器官正常運行,而血液流動依靠的是血管,血管是血液輸送養分和營養物質到全身的通道,同時血管也是人體排出垃圾的渠道,如果血管堵塞了,導致血液不流動,生命就會有危險,所以血管就是我們的命脈。

一旦血管堵塞了,也會使得受堵部位器官因缺血導致病變,引起冠心病、腦中風、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病。所以可想而知,健康的血管跟血液一樣同等重要。但血管老化是必然的情況,人一到30歲血管就開始慢慢老化,同時血管就像水管一樣,用的時間久了,血管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血液垃圾增多,在血管壁上沉積越來越多,就會使得血管彈性逐漸下降,血管開始硬化,血液流動受阻,最終導致血管堵塞。

血管堵塞,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

經常流鼻血,很多人流鼻血是上火,其實中老年人流鼻血要引起注意,因為中老年人血管堵塞,會導致血壓升高,鼻腔內、眼底血管變得脆弱,會因高壓而從而鼻出血的情況。

四肢麻木,一邊的手腳感到無力或麻木,另外還可能發生在臉部一側,比如眼斜、流口水、嘴巴歪等現象。但常常因為持續的時間短而被很多人忽略掉。

開始時舌苔偏膩,嘴巴里有些不幹凈、膩膩的感覺,最後舌頭顏色偏暗、偏紫,即是血管堵塞了。

突然間一隻眼睛看不見,過了短暫的時間後又恢復正常,還有視野部分缺損、瞳孔大小不一、眼瞼出現下垂或出現重影的現象。

手老是在抖動,拿東西不穩,尤其是在夾菜時手一直發抖,和人交談時眼皮一直跳、嘴角微微抽動等,沒辦法克制停下來,另外有些患者還有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的表現,但做胃鏡時又檢查不出什麼,這其實是心血管狹窄造成的。

皮膚經常發生淤傷、紅紋也是血管堵塞的徵兆,另外腿、手臂水腫是深靜脈血栓的表現,因血栓影響了腿部、手臂的血液流動,才發生腫脹。

血管堵塞的危害非常嚴重,因此要及時疏通血管,讓血管壁保持乾淨如新,這樣才能很好的防治心腦血管病。血管堵塞基本都是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

1、用好食療方子,比吃藥還管用

堅持清淡的飲食,以低熱量低鹽飲食為主,搭配飲食療法進行輔助,效果會更好!這裡推薦一個出自《千金方》的食療方:取姬松茸20g,蘆筍20g,枸杞子10g,大豆10g,先浸泡一段時間,洗凈後再放入鍋中煎煮35分鐘左右。加少量的蜂蜜,取出湯每天喝3次,堅持飲用一個月,可清理和疏通血管。

這4種食物能夠改善血管堵塞硬化,主要還是因為食物中富含核酸、亞油酸、蘆丁、卵磷脂等有效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改善血管堵塞硬化、清理血管垃圾、疏通血管的作用。核酸能抑制脂質過氧化物、膽固醇的生成,並擴張血管,促進血管壁的再生;蘆丁具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增強血管韌性,有助於將血液垃圾排出;亞油酸則與膽固醇結合後,在體內進行代謝掉,避免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積下來。

另外大豆富含卵磷脂,卵磷脂就像是掃垃圾的清潔隊,能將血管壁上的垃圾清除掉,但脂質代謝發生異常後,補充卵磷脂後清理血管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垃圾,能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卵磷脂還具有防止肝臟內積存過多脂肪的作用,從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堅持每天運動,比如原地踏步的慢跑等有氧運動,慢慢舒展肌肉、關節的柔軟體操,輕微的肌力鍛煉等活動,可改善血液循環,抑制交感神經活動,使人鎮靜;每天要喝足夠的水,飲水能稀釋血液粘稠度,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血管堵塞的發生,另外要做到工作、學習忙而不亂,生活起居規律有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養生愛健康 的精彩文章:

急慢性盆腔炎?2大驗方,4個食療驗方,內外同治,治癒盆腔炎!
哮喘發作猛增,民間有效治療哮喘的偏方秘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