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父母有缺點,孩子才敢聰明

父母有缺點,孩子才敢聰明

文 | 曾奇峰

很多父母,一問到育兒的問題,都是跟「怎麼做」有關。

可是,如果父母人格不健康,就算有一本關於「怎麼做」的書,全部按照書上說的做,還是會製造出一個有問題的孩子。

而人格健康的父母,根本不需要這本書,就能培養出一個健康的孩子。

父母跟孩子的關係,如何影響孩子的人格?

我總結了20句話,以便大家記住,今天先談其中的11點。

01.

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怎麼做更重要。

這句話是自體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說的。

「父母是什麼人」指的是父母的人格。

什麼樣人格的父母是好父母?

有很多說法,比如好玩的人、健康自戀的人、粗心而陽光的人等等。

我們說個新的:清爽的人。

這樣的人,特點是:

在關係中邊界清楚,不黏黏糊糊;

能夠自得其樂,不太依賴他人;

處理事情立斷果決,不拖泥帶水;

也尊重他人的邊界,不入侵不破壞……

如果你問,怎麼達到清爽人格的境界呢?所有這類問題,我給一個總的回答。

人格變化只有三種途徑:

一是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包括覺察自己的情緒、想法、願望和行為,並且去理解這些狀態背後的意義;

二是去跟各種人打交道,在新的人際關係中鬆動自己人格中僵化的部分;

三是找一個精神分析師。

02.

父母潛意識傾向於

讓孩子嘗嘗自己童年各種痛苦的味道,

把孩子製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被拋棄過的,會拋棄孩子;

被粗暴對待過的,會粗暴對待孩子。

讓人傷感的是,這樣做的動機是愛,因為愛一個人,才會讓他以某種形式跟自己一樣。

但是,這是不健康的、沒有分化的愛。

健康的、分化的愛,是使孩子擺脫父母的命運,成為ta自己。

03.

人格層面有過度控制傾向的父母,

可能正在製造一個有精神障礙的孩子。

為了避免對孩子失控,過度控制型的父母會不自覺地打壓孩子的各種能力。

比如有的家長隨口制定的規矩是:大人說話孩子不要插嘴。

這可能打壓孩子以下能力:

對環境的敏感及做出相應的反應;

在權威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

要知道,孩子的直覺能力是高於大人的,以大人身份壓制孩子,等於直接壓抑孩子的直覺能力。

如果你要討論真正的大人的事情,就找個孩子不在場的的地方吧。

否則,就是邀請了Ta參與,又不讓Ta參與,這就使Ta陷入了雙重束縛境地。

研究證明,這是製造嚴重精神疾病的環境特徵。

有個關於雙重束縛的段子:

有個人養了一隻狗,給狗取名為「別動」。

這人經常這樣對狗說話:「別動,過來」;或「過來,別動」。

據說後來那隻狗瘋了。

04.

對孩子的有些「錯誤」,

特別是經常犯的「錯誤」,最好延遲反應。

因為你的立即反應可能會使孩子對用這種方式「調動」你的情緒和行為成癮。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我一發出刺激,對方立即就有反應,這是一件多麼爽的事情啊。

05.

家族創傷有時候就像個傳家寶。

重男輕女是常見的文化級別的家族創傷。

在不少的臨床案例中,一代又一代女性被迫害的景象,駭人聽聞。

很多女性的一生,毀於這種滅絕人性的文化傳統。

讓人悲喜交加的是:多子女家庭中,如果有重男輕女的傳統,結局往往是女性發展得很好,男性反而很弱。

對此的精神分析解釋是:重視男性就是製造了過高濃度的關係,在效果上等於閹割了男性,而被忽視的女性卻獲得了自由發展的空間。

我相信女性並不需要這樣「莫名其妙」的所謂好處。

美好的家庭風景應該是:無論性別,你都可以有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條件,包括經濟上的和態度上的。

理想的文化環境是:男孩和女孩的利益和權利,不是此消彼長,而是均等,更理想的情況是:都足夠充分。

06.

對孩子嚴格的要求,

可能源於對自己父母的失望,

以及對自己的失望。

對自己滿意的父母,不會有哀怨,也就不會要求孩子的成就來消除自己的哀怨。

說得狠一點,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能把其他成年人搞得一敗塗地的人,是不會在家庭生活中打敗自己的孩子,以補償缺失的優越感的。

對他人的失望,本質上是對自我缺憾的補償:我對你失望,就忘記對自己失望了。

07.

對孩子的不耐煩,可能是父母人格不夠獨立。

輔導孩子作業,已經是現象學級別的社會問題。

孩子一遍三遍還不會,會激活父母的融合焦慮:

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超過了閾值,警報響起,父母就會用「不耐煩」在情感上離開孩子。

耐煩的能力,幾乎等於一個人的人格獨立程度,因為一個人格足夠獨立的人,他跟他人在一起多長時間,都不會影響他的情緒,他還是他,不會那麼急著用不耐煩把他人推開。

08.

完美的父母,會製造有問題的孩子。

完美主義者的本質,是人格弱小。

絲毫不能承受不完美、或者說某種缺憾帶來的屈辱感,這種屈辱感會投射給孩子。

60分的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佳環境。

完美的母親,還會遏制孩子的創造力。

母親的「缺點」,是孩子創造力的來源。

創造力,是孩子在幻想層面彌補母親的不完美,

如果母親「完美了」,Ta就不需要創造了。

09.

父母過於強調什麼,就往往會事與願違。

所以有個開玩笑的說法:醫生的孩子容易生病,老師的孩子容易學習成績不好。

父母過度強調什麼的時候,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獨立意志、迴避屈從權威所導致的屈辱感,潛意識會朝著相反的方向努力。

還有,父母的強調本身,可能是反向形成:有多鼓勵,就有多反對。

比如一個母親反覆跟青春期的兒子說要多交朋友,可能是害怕孩子多交朋友後拋棄自己;

更「巧妙」的地方還在於:是我說的要你去交朋友,如果你真的去了,也是我主動要你去的,我「被」拋棄的感覺會減弱。

所以你對他交朋友的「鼓勵」,就變成了他宅在家裡的「陪你」。

10.

對孩子的信任,是健康的冒險。

信任是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人本主義的基本信念是:所有人都有自動朝符合主流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的需要。

比如遵紀守法、盡義務、愛人類等等,如果有人不這樣,那是因為他的這種傾向被打擾了。

對孩子的不信任,本質上是父母對自己不信任。

他們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跌跌撞撞就到了現在這個樣子,他們那些反社會的慾望沒有被象徵化或意識化,於是投射給孩子,就變成了這樣的理念:孩子不被嚴格管教就會變成罪犯。

或者,父母功成名就的動力,來自要擺脫早年非常糟糕的環境,他們就想當然認為,給孩子糟糕的環境才能讓孩子努力。

他們不知道,早已時過境遷,那些被信任的孩子,一定會比「雪恥」的孩子,有更持久的戰鬥力,也更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11.

把孩子都當成心理學上的存在,

這就是所謂心智化。

生物學的存在意味著,他們需要水、食物和空氣;

心理學的存在意味著,他們需要愛、信任、自由、獨立和有一個自己可以說了算的人生。

魯迅說:我從不忌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

我們知道魯迅是智慧而深沉的愛國者,他這樣說是為了警醒國人。

這句話改一改,就變成:我從來不忌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父母,這樣說,是為了警醒父母。

我這裡說的父母不是我們的父母,而是作為父母的我們。

父母跟孩子的美好關係,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人的原因。

我無意聲討我們的父母,我只是希望我們自己在父母這個角色上,能夠阻止家族甚至民族的創傷,向我們下一代傳遞。

精神分析的任務是:讓所有孩子都不後悔來到這個世界。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大師 的精彩文章:

張曼玉嫌自己丑,佟麗婭自稱配不上陳思誠:中國女人的自卑,究竟有多可怕?
11歲少女懷孕死亡:「如果生下我,拜託深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