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鍵程可長可短!這把鍵盤做到了

鍵程可長可短!這把鍵盤做到了

機械鍵盤誕生至今也有數十年的歷史了,從最初的企業採購到新世紀個人用戶選擇,不同軸體的機械鍵盤隨著用戶們起起伏伏,除了我們熟悉的青軸、茶軸、紅軸、銀軸等軸體外,各家品牌也推出了自研的軸體,各具特色的敲擊反饋和使用體驗也讓玩家們津津樂道。而近幾年,隨著電競產業的蓬勃發展,遊戲機械鍵盤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的春天,新品牌、新產品層出不窮,看得玩家們更是眼花繚亂。

稍有遺憾的是,這麼多新產品中,其中不乏使用體驗出色的機械鍵盤,但在功能和原理上依然沒有什麼突破,有人說過去十年,機械鍵盤的創新已經急劇停滯。不過,最近賽睿推出的APEX PRO則宣告了新一代機械鍵盤的到來——它是市面上首款可自適應調節觸發鍵程的機械鍵盤。

規格參數:

鍵盤標準:104鍵

介面:USB3.0

軸體類型:OmniPoint自適應軸、紅軸

背光效果:1680萬色RGB背光

重量:1.23kg(鍵盤958g、掌托272g)

鍵盤尺寸:436.7mm × 139.2mm × 40.3mm

參考價格:1799元(首發價)

APEX PRO的最大看點

一鍵走天下的OmniPoint

機械鍵盤豐富的可玩性就在於其不同的軸體,而不同的軸體也適用於不同的使用環境。對辦公環境來說,準確無誤的文字輸入是硬性標準,這就要求鍵盤要有更長的觸發行程,比如青軸,減少用戶誤觸輸入。而對於遊戲應用就恰恰相反,遊戲應用需要的是更快的觸發速度和更靈敏的反應,比如銀軸和光軸,畢竟在電競遊戲考驗極限反應,瞬間的操作就能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真正的毫秒必爭。

一般情況下,用戶想要滿足這兩種使用環境,常常得準備兩把不同軸體的鍵盤分別用作辦公和遊戲娛樂。不過這對APEX PRO來說很容易,因為它可以自適應調節觸發鍵程,可長可短,適應各種使用環境——源於它的OmniPoint。

據了解,OmniPoint是賽睿歷時5年時間打造的一種可調節觸發鍵程的軸體——這也是APEX PRO和其他機械鍵盤的最大不同之處,其名字OmniPoint取自「All Point」的近似發音,意指一顆軸體滿足所有使用需求。簡單地說,利用霍爾效應打造的OmniPoint,以磁場為媒介,可以自由在0.4mm~3.6mm(鍵盤設置對應為第1到第10檔位)之間切換觸發行程。另外,相比傳統機械軸,OmniPoint的反應速度更快更準確,也更耐用,按鍵壽命達到了一億次以上。

在筆者的實際體驗中,OmniPoint軸不同檔位的按鍵反應區分非常明顯,在第一檔位0.4mm觸發行程上,輕按按鍵即有反饋,反應非常靈敏,適合需要高速反應的電競遊戲;而在第10檔位3.6mm觸發行程上,幾乎按到底才有反應,可以有效避免誤觸,更適合文字錄入輸入。如果自定義兩個按鍵不同觸發鍵程對比,用戶同時按下感受更為明顯。

敲擊手感平滑,短觸發行程反應極快

很多玩家選擇機械鍵盤時,主要的點就在於軸體的選擇,而對於OmniPoint軸這麼一個新鮮的事物,相信大家對它的手感和上手體驗也很感興趣。

實際使用中,OmniPoint軸手感類似紅軸,敲擊體驗平滑線性無段落感,穩定利落,壓力克數45cN,手感比較輕盈,反饋力比較小,敲擊時感受輕鬆迅速。OmniPoint支持兩種觸發鍵程調節方式,一種是在驅動軟體Steelseries Engine中設置檔位,可以保留配置文件,並且支持在軟體中添加指定應用,搭配相應的鍵程設置,實現啟動應用時自動切換觸發鍵程,非常便利。一種是免驅調節,利用鍵盤右上角的設置按鍵來切換。

對機械鍵盤來說,觸發鍵程越短,機械鍵盤反應速度越快,OmniPoint支持最短0.4mm的觸發鍵程,再加上採用霍爾效應識別,沒有物理觸點,它的理論反應速度更快,只有0.7ms。在筆記本外接APEX PRO體驗LOL時,把可觸發行程改為第一檔0.4mm,遊戲中按鍵反應非常迅速,技能釋放有把握,特別是各種英雄的連招,操作起來得心應手。使用APEX PRO在Word中輸入文字時,把觸發行程設置為第10檔,即最長3.6mm,敲擊手感舒適,快速鍵入時非常流暢,說得上是行雲流水。

不過,關於軸體,需要說明的是,受產能、成本、技術因素限制,APEX PRO目前並不是所有按鍵都為OmniPoint軸,僅在主鍵區的61鍵上安裝了OmniPoint軸,其他43按鍵(功能區、數字區、方向鍵等)為紅軸(這也是為了統一鍵盤的手感)。另外我們也要提醒一下大家,OmniPoint軸修改的是觸發鍵程,而不是軸體手感,這點需要大家明確!

鋁合金框架結構,附帶分離式磁吸附掌托

看完了APEX PRO獨具特色的OmniPoint軸體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外觀設計。APEX PRO採用了高端外設常用的5000系列鋁合金外殼框架,堅固耐用,支撐性也不錯,表面經過磨砂處理,有較強的抗指紋能力。整體造型比較簡潔,視覺效果挺好,有一定的科技感。筆者比較喜歡APEX PRO邊緣的細節處理,無邊框曲線造型看起來很舒服,整體的質感也相當不錯。

鍵盤右上角區域是OLED顯示屏、長方形多媒體按鍵和音量控制旋鈕。OLED顯示屏支持智能設置,包括自定義圖片顯示、調節鍵盤背光、調節觸發鍵程、顯示遊戲信息等。長方形多媒體按鍵單擊是播放/暫停,雙擊是曲目切換,和手機耳機的媒體操作基本相同,很容易上手;而長按是呼出設置菜單,這時使用音量控制旋鈕移動選項,可以進行各種設置。

鍵盤的左上角是一個USB拓展介面,帶有白色背光,這個設計很實用,方便用戶在黑暗的環境下連接外接設備。

鍵盤連接線材,雙USB介面設計,一個用於連接鍵盤,一個用於連接拓展USB介面,這根線材的主要特點是硬度高,抗磨損性強。

APEX PRO的背部採用的是摺疊式腳墊設計,有三個出線口,線路由卡扣固定,方便玩家根據自己主機的位置走線。多邊形、線槽、腳墊組合在一起,有很強的立體感。

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底部產品說明文字中的「規格」部分:5V/700mA,而USB2.0的標準電流是500mA,低於這個要求,所以APEX PRO的官方產品參數鍵盤介面上面標註的是USB3.0。和普通機械鍵盤相比,為什麼APEX PRO對電流要求較高?這主要應該和它所採用的OmniPoint軸體有關,其工作時需要更大的電流導致的。

作為賽睿的旗艦級鍵盤,APEX PRO還附帶有一款分離式磁吸附掌托,這款掌托正面採用的是硅膠材質,利用硅膠做成的產品一般都有很好的韌性和彈性,手感會比較光滑。在近兩周的使用中,這款磁吸附掌托給筆者也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實際觸感柔和舒適,防滑性也很好,沒有出現打油的現象。

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 LOL愛好者,不誇張地說,利用APEX PRO的掌托配合鍵盤打字/玩遊戲會有一種享受的感覺。再加上是磁吸附設計,分離、組合都非常方便,適用於不同的桌面環境。

自由隨心的自定義

上面我們提到了OmniPoint可以在驅動軟體里修改觸發鍵程,現在就來看看賽睿的驅動軟體SteelSeries Engine的詳細設置,在驅動軟體里,玩家可以進行更為細緻和個性的定製各類效果。

打開驅動軟體之後,軟體頂部有三個大的菜單,分別是裝備、應用和資料庫。裝備對應的是連接上的賽睿設備,即本文中的APEX PRO。應用則可在各種程序里設置不同的效果,包括鍵盤的燈效以及OLED屏幕的顯示內容。

資料庫則是實現程序自適應鍵程的的地方,這裡可以掃描添加電腦中的遊戲和軟體,當驅動檢測到資料庫中的遊戲或者程序運行時,會自動更改賽睿設備中的設置,實現自適應鍵程的功能。這個功能實用性強,有的遊戲玩家會玩不同類型的遊戲,FPS、MOBA、RPG對觸發鍵程的具體要求都不一樣,自適應鍵程就能隨遊戲而變動,省去了手動操作的麻煩。

進入APEX PRO設置中,一共有四個設置菜單。其中,快捷鍵菜單是設置各種按鍵自定義,包括鍵盤按鈕、滑鼠按鈕、宏命令等等,可以根據玩家實際應用來設置。

在觸髮菜單里,則是上面我們提到的,在驅動軟體里進行自定義鍵程設置。玩家可以一鍵設置全部61按鍵的觸發鍵程,也可以單獨設置每一顆按鍵的觸發鍵程,鍵程檔位分為第一道第十個檔位,對應觸發鍵程為0.4mm~3.6mm,可實時預覽調整效果,自由度程度和可玩性、實用性都非常高。

說到照明菜單,就要說到APEX PRO的燈效了。作為賽睿的旗艦產品,APEX PRO支持全部104鍵1680萬色RGB自定義雙層燈效:包括基礎效果和響應效果,想要什麼顏色、什麼類型、什麼組合的效果玩家都能隨心定製,擁有豐富的可玩性。

最後的OLED設置則是配合鍵盤右上角的OLED顯示屏做個性化設置,玩家可以自定義顯示內容,也可以在「應用」大菜單里,配合遊戲設置顯示內容。比如在Dota2中,就能循環顯示KDA數據,在CSGO中,循環顯示擊殺數據。

總的來說,APEX PRO的驅動設置非常詳細,涵蓋了觸發鍵程設置、燈光效果、OLED顯示以及自適應程序、聯動其他賽睿設備等等豐富的功能,完全可以滿足玩家的個性化要求。另外APEX PRO鍵盤的OLED顯示屏配合多媒體按鍵也可以實現免驅調節觸發鍵程和燈效,不過沒有驅動調節那麼細緻。

總結:一款亮眼的創新旗艦機械鍵盤

從6G到 APEX PRO,賽睿再一次引領了機械鍵盤的創新。作為賽睿的旗艦產品,APEX PRO搭載了獨特的OmniPoint軸,可以在一把鍵盤上設置不同的觸發行程,使之適合不同的使用環境,兼顧了遊戲和辦公使用,的確是一款亮眼的革新產品,值得玩家們深深體驗。當然,除此之外APEX PRO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比如堅固的鋁合金外殼框架、可分離式磁吸鍵盤手托、智能OLED顯示屏、炫酷的燈效等等,這些同樣值得玩家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師父 的精彩文章:

一代神軟臭了:慘遭微軟拉黑
用價值上萬的一體機玩3A大作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