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原來你是這樣的「中國」:讓世界敬畏的國家是怎麼養成的?

原來你是這樣的「中國」:讓世界敬畏的國家是怎麼養成的?

曾有人問我「你最感謝中國的是什麼」,我的回答是「超級化的規模,因為它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來源:本文由郎言志(liusilang520)獨家原創。本文原標題為《中國式規模:第一期》。作者 劉斯郎。

中國人多,多得讓世界望而生畏,多得連中國人自己都怕——怕飯不夠吃,怕資源不夠分,怕上個學都要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怕西方政客口中的「中國崩潰論」成真,怕各類產業飽和後年輕人無處謀生。

多年前,我也曾是那憂心群眾中的一員,尤其是在聽某些「學者」剖析「大規模人口必定帶來巨大問題並拖累中國發展」問題的時候,我還頻頻鼓掌過,甚至還跟著抱怨:幹啥都萬馬千軍,此國該何去何從?

然而,多年之後的今天,心智漸明的自己,看著越發富強和不斷上演奇蹟的中國,我開始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當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當經濟、教育、文化、科技、國民素養等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發展,那麼超級的人口規模所帶來的,將是奇蹟般的潛能。

而今天,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迅速富強起來的中國,所要感謝的,可能正是我們曾經厭棄過的「超級規模」。

經濟規模超級化

巨大的人口規模,配上低迷沉淪的社會經濟,帶來的將是巨大的社會問題,可一旦社會經濟得到改善並穩步提升,其帶來的就將是足以撼動世界的「超級經濟規模」。中國,現在所發生的,就是這種轉變。

西方國家這些年頗愛渲染「中國威脅論」,對中國在經濟方面的強有力表現耿耿於懷,尤其是美國,封鎖中國企業,大興貿易戰,意圖擾亂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前不久有「親美知識分子」用靈魂拷問的方式對我說:人家韓國、日本、新加坡發展起來的時候,也沒見到西方國家渲染什麼「威脅論」,人家為什麼偏偏針對你中國?你要做得對,別人幹嘛那麼反感呢?

我笑了笑回答他:你這是在偷換概念,把螞蟻和大象相提並論,而且西方人在乎的不是你崛起的方式是否合理,而是你的崛起是否撼動了世界發展以「西方為中心」的格局,很顯然的是,日本、韓國、新加坡都撼動不了這樣的格局,但中國不同,世界上還從未有過如此巨大的「超大型國家」崛起的先例,14億人口的「經濟崛起」,必然是會改變世界發展潮流的。

我們不妨通過一些客觀的數據來感受一下這種「超級經濟規模」的力量。

早在2015年前後,中國就成為了全球「中產階級第一大國」,當時的中產階級人數就已經達到2-3億,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總人口都多;這一數值到了2017年底大概是4億,比美國的總人口還多;而到2020年,中國的中產階級總人口將突破7億大關,相當於歐洲的總人口,是美國總人口的兩倍多。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我想不用再做太多解釋了。

2020年,中國中產階級總數和各地區人口總數對比,製圖:郎言志。

我們再來看GDP,2010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按照世界銀行「購買力平價」的計算方式,中國則在2015年就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倘若我們不按購買力平價算,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在2030年左右,中國GDP總量也將全面超越美國,這是人類史上史無前例的一次「時代變革」。試想一下,14億人口的超級經濟體崛起,而且還在穩步向前,這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看完總量,我們再來看人均——2018年14億人口的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9630美元,即將突破1萬美元大關,進入全球「中上水平」(國際標準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這還沒有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而且數值還在穩步增長。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正迅速、努力地朝著「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

一個非資本主義的14億人口的超大國家集體「奔富」,這是一種什麼概念?美國和歐洲,以及日本等數十個資本主義強國的總人口僅為12億上下,換一句話說就是:中國正帶領著比目前全球發達區域總人口還要多的人「奔富」。所以社會主義中國的「超級經濟崛起」,必然將給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這甚至意味著「西方中心論時代」將一去不返。

看到這裡,大家知道美國和那些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為什麼要阻擾中國崛起了嗎?製圖:郎言志。

此外,截止2018年,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有11個省份人均GDP超一萬美元,北京、上海超2萬美元。

按照全球的普通國家的衡量標準來看,中國的一個省或直轄市,可以相當於一個國家,這也就意味著,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已經誕生了相當於至少11個中高收入國家的區域經濟體,而且這一陣營還將迅速壯大。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的崛起非同一般,並不是普通的國家經濟崛起的概念能夠企及的。

可以說,在穩定的發展環境中,中國超大的人口規模,奠定了中國超級經濟規模的崛起,而這超級的經濟規模,又強有力地反作用於這個龐大的社會主義民主國家,推動著這個國家走向繁榮富強。

相關視頻:崛起的中國經濟

市場規模超級化

當超級規模化的經濟崛起之後,一個由14億高消費能力群體組成的「超級規模化市場」也應運而生。這樣的一個超級市場的崛起,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

而隨著14億中國人財富的積累,崛起的中國市場也正在以迅猛的態勢,撼動著全球經濟格局。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於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憑藉強大的本國市場依託,中國包攬了全球十大港口中的七個,分別為上海(第一)、深圳(第三)、寧波舟山(第四)、香港(第五)、廣州(第七)、青島(第八)、天津(第十),如此情形,也難怪有人調侃說:世界十大港,快變成中國十大港了。

感受「中國港口崛起」:

而「超級化的市場」給中國帶來的可能不僅僅是本土的改變,這種改變將是全球性的。

隨著中國市場與全球貿易合作的不斷深入和提升,一些中國遊客常經轉的機場、一些中國商船常倚靠的海港,都開始有了中國資本,甚至被中國所收購,例如德國最大機場之一的法蘭克福機場,歐洲最大港口之一的雅典港等等,都已經被中國人「買下」,而這,就是中國「超級市場」的力量。

此外,西方媒體曾預言中國會在「2023年成為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然而很遺憾的是,他們的預言不準,早在2015年前後,中國在奢侈品消費上的強勁表現,就已經驚愕世界了。現在(2018年前後)中國人每年消費的奢侈品,佔全球的30%以上,全球無國能敵,這裡面還不包括那些走特殊渠道逃稅、避稅的。

曾有人問我「杜嘉班納失去中國意味著什麼」,我的回答是「它們將失去一個無限可能的未來」,至於我為何這麼說,我想眾人也都明白。

全球奢侈品消費佔比餅狀圖。

中國市場規模的「超級化」決不僅限於內部的「超級化」,這種超級化是全球性的,能帶動全球經濟向好發展的,我們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在絕大多數消費領域,得中國市場者得天下。

早在2014年,中國僅出境遊客就已經破億,這一數值到了2018年,激增到了1.5億,而更驚人的是,在輸出全球最多遊客並創造旅遊市場消費神話的同時,中國遊客的境外人均消費,也是全球第一。

2018年,中國出境遊客數量就比絕大多數國家總人口都多。製圖:郎言志。

而這,也正是為何在日韓、東南亞,以及不少歐美國家,在機場、商場里會貼出中文指路牌,甚至掀起「中文熱」的一個重要原因。

前不久有某港廢青在國外鬧事,從澳大利亞鬧到英國,從法國鬧到義大利,但沒一次有「好收場」的,都被中國人以萬馬千軍之勢給懟得氣勢全無,當時有華人在網上調侃說:祖國請放心,光每天落地的中國遊客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那群廢物。

其實除了以上這些現象,很多指標數據也能直觀地說明中國「超級市場」的力量有多強大:

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單一汽車消費市場,到了2017年,中國的汽車銷量佔全球總銷量的比重,已經達到驚人的30%(約三分之一),而且這一比值在未來幾年還將上升。

2017年,全球各地區汽車銷量佔全球總銷量比例餅狀圖,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012年,中國以單一國家市場的身份,成為繼北美洲市場後,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而這一數值到了2018年則開始出現轉折性變化:與北美較量第一。據悉,預計到2020年,中國就將整體超越北美市場,成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管是豬肉、魚蝦,還是別的好吃的、好玩的,只要中國人「看上」了,現在誰都別想和中國人爭,因為你比不過「14億人口的超級消費市場」。

還值得一提的是,人口規模、消費規模、經濟規模的整體「超級化」,其實也反作用於社會的生產和技術的發展,為了方便理解,我把這叫「產業興起的超級化」。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網路支付。今天去任何一個國家,都找不到能像中國這樣,幹什麼都能「線上支付」,甚至已經開始「刷臉支付」了,你去歐洲,你去美洲,你去日本,很多時候可能信用卡還刷不了,要你掏現金。

曾經有人問我:國外為什麼不用網路支付?是因為他們瞧不上嗎?

我回答了很多原因,包括「信用卡體系」的阻礙、民眾接受意識的滯後、國別法律的制約等等,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客觀因素是:市場。

他們沒有像中國這的「超級消費市場」,一是人口基數問題,二是民眾消費能力問題(當然還有其他約束,我們後期會談到),這都導致了幾乎所有國家都無法在線上支付這個新興領域與中國匹敵。

很多人說「感謝馬雲和馬化騰」,因為他們帶動了中國移動線上支付的發展,這話沒錯,但反過來更重要的一點是,不管是淘寶、支付寶也好,還是微信支付也罷,它們的成功,都得感謝這14億人民,因為正是這14人民,給了他們這樣一個「超級化的中國市場」。

我們中國人今天談創業,尤其是年輕人,聊起「創業」像家常便飯,很多人還去街角市場做調研,在一個小城市一調研發現日人流量才幾千幾,拍拍腦門:「哎媽呀,這麼點人怎麼做生意?」每次看到這種情況,我也拍拍他們的腦門:哎媽呀,要不你到國外小城市試試?

中國人對「人多人少」的概念,和歐美人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所以我們很多做小買賣的普通人,羨慕「國外有多好」,是被人洗了腦,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的意思不是說在中國「創業」一定容易,但可以肯定的是,依託人口和國民消費能力的保障,在中國創業,比絕大多數國家要容易很多。你去看看今天歐美國家的失業率有多高,看看他們年輕人都在幹什麼,你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說了。

我們最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去福建、浙江和廣東看看,這幾個省的農村有很多大家調侃的「平民土豪企業家」,他們很多身價都是幾千萬、上億的,他們家生產的往往都是小東西,生產個垃圾桶啊,氣球啊,相框什麼的,你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的背後,是14億人組成的超級市場。在這麼一個「大市場」的背景下,你不要什麼身價頂天,讓你「過上安穩的小日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就是「中國規模」的力量。「人多」不代表有用,但一旦「人多得有含金量」,那就是能撼動世界的力量。

寫在最後:

文章的標題叫「讓世界敬畏的國家是怎麼養成的」,說實話,這有點小標題黨的意思。文章里似乎也並沒有具體談怎麼養成的,這主要是因為要談「養成」,那一本書也寫不完,但如果一定要概括,那就是一句話: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團結一致,艱苦奮鬥。

由於《中國式規模》的內容涵蓋太多太廣,所以我們分三到四期寫,關注郎言志(liusilang520)不要錯過哦!下一期我們談「流量規模的超級化」「基建規模的超級化」

作者:劉斯郎,有態度的95後獨立撰稿人,立足於海內外不同視角看問題的情懷作者。曾創下個人全年全網矩陣閱讀3億次的紀錄。代表作品《超級中國》系列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系列文等。

通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郎言志 的精彩文章:

台灣節目再出「愚民」狂語:大陸人民快餓死了
山東大學學生:我們真的不是洋奴,請別再傷害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