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一代通儒顧炎武與《日知錄》

一代通儒顧炎武與《日知錄》

作者:周宏亮

「日知」最早出現於先秦時代的《論語·子張》,據《論語》記載:「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天知道一些自己不了解的東西,每個月不忘記自己所掌握的東西,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了。

後來,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顧炎武借用了《論語》中「日知」的涵義,將自己的思想集稱之為《日知錄》。他在本書的序言中寫道:「愚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積三十餘年,乃成一編,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錄》,以正後之君子」。顧炎武讀書有一個好習慣,每次看到有意思的地方或者新的知識點,他都會認真地做好筆記,寫在本子上。這樣日積月累,三十多年過去了,讀書筆記都寫成了一本書。他想著,好東西應該要分享給更多的人看,不能藏於名山,因此便將其編輯出版,取名為《日知錄》,以勉勵讀者和後人的好學之心。

寫下《日知錄》的顧炎武出生於「自古繁華」的江南水鄉蘇州,他天資聰穎又深受優良家風的熏陶,年紀輕輕便已經展現出了過人的讀書天賦。他說自己是「愚」,其實這是相當的謙虛了。歷史上的顧炎武,著作等身,除了代表作《日知錄》以外,他還寫作並出版了《音學五書》、《軍制論》、《天下郡國利病書》等著作。顧炎武出生於風起雲湧的明末清初,見證過明王朝的日薄西山,親歷過清王朝的入主中原。改朝換代的特殊背景讓他擁有著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人生閱歷。

再加上他不是一個屬於「書齋的學者」,只要有空,他就會「載書隨行」,騎馬或者騎驢深入鄉間田野,考察自然萬物和風土人情。顧炎武在讀書人裡面,可以稱得上見多識廣、知行合一,因此被譽為清朝的「開國儒師」。

「開國儒師」顧炎武認為儒學不僅僅是象牙塔內的理論探討,儒學也應該關注民生,聯繫我們的生活。面對改朝換代的動蕩不安,他為老百姓的民生疾苦而痛心落淚,他呼籲統治者要有為百姓著想的民本思想和民生思想,他認為當時的統治者要學會分權和「放權」,「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日知錄》卷九)。

雖然身處君主制的封建社會,可顧炎武的思想卻跳出了時代的局限性,他期待清朝的百姓在那個「黑暗的封建社會」里也能獲得更多的參與感和收穫感。《日知錄》的卷二中,他還寫過這樣一句話:「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體現了他追求「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社會理想。

當然,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寫下的傳世言論還有很多很多,其中對後人影響最大的,就是那句著名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很多年以後,這句鏗鏘響亮的口號,成為了激勵全體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圖騰。它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熱血的年輕人,為了救亡圖存和保家衛國,不顧個人安危地走上「五四運動」的街頭,走上抗日戰爭的堡壘,走上「解放全中國」的勝利最前線。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日知錄》卷十三)。顧炎武的一腔熱血和愛國情懷,體現的是讀書人對於這個社會的責任與擔當。這也是他寫作《日知錄》,想傳達給後世讀者的、最重要的理念與思想。

本文為騰訊新國風獨家原創稿件,轉載請務必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拒絕隨意「吐槽」:君子敏於行而訥於言
守口如瓶:守口方能守心 守心方能靜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