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誰製造了十大天干

誰製造了十大天干

道家修鍊、奇門遁甲、風水法術、修行養生

萬心文化

道家修鍊 |修行養生

奇門遁甲|風水法術

殷商時期發明的十天干可以與十二地支結合運用來計錄年、月、日、時,如甲寅、乙卯、壬辰、癸巳等等,

乾和支是「樹榦、分支」的意思,干支紀年法的內在蘊涵了很科學的原理和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並形成了後來的八字命理學等理論。

中國古代天文學以十二地支為經,十天干為緯劃分天球。

唐容川《醫易通說》中說:「緯度與經度寬窄不同,蓋辰謂無星處出於恆星之外,極天之大圓而無止境皆是,

此十二位乃正圓之體,分為十二是為經度,若乎緯道是七政循行之路道,斜跨天腰,東西環繞而成橢圓之形,修削而狹,較經度窄,故太歲之經度在子,須十二年乃復於子位,太歲之緯度在甲,只須十年而已復於甲位。

經度正圓而闊,緯度橢圓而狹,不能整齊,以次遲差,必六十年然後歲星乃復於甲子。」

范了人們的時空觀念。人文之開始,就是由於確立了天文曆法,建構了社會的時間節律和空間模式,規

時間和空間的觀念是人類宇宙觀和社會的秩序的賴以存在的根本。現在社會上懂得中華民族自己的原始的天文學的人,已經很少見了,許多人不知道天干、地支的來源是古代天文學,也叫做星象學,其中有著非常高深的自然科學背景。

地支記錄了大地氣候的溫度、濕度、風力的變化,並記錄了由這種變化而產生的五氣分布規律,從這個排列規律中說明了地上五行之氣對人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如果說地球大氣層屬於地氣的一部分,那麼天干又記錄了天上哪些五行之氣呢?

天干是指天上五行之氣的變化,這一點是肯定無疑,人們可以再想一想,天上出除了大氣層以外,還有什麼?

還有太陽,還有月亮,還有滿天的星星,從地支的產生原理中已經知道,太陽的能量和月亮的變化,是造成地上五行之氣的主要因素,從原理上推算,天干記載的應該是天上星體的五氣運動規律,這些我們在上篇已經說過了。

古時候人們所說的歲星,現在已稱為木星,所說的熒惑星,現在已稱為火星,所說的鎮星,現在已稱為土星,所說的太白星,現在已稱為金星,所說的辰星,現在已稱為水星,它們和地球一樣,都是太陽系裡的行星。

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就發現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兩大秘密:一是五星與五行有著性質上的相應類似關係;二是五星的五行性質對地球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力。

木星產生出具有五行中風的性質,與東方,與青色,與肝臟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故定為木;火星產生出具有五行中火的性質,與南方,與赤色,與心臟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故定為火;

土星具有五行中濕的性質,與中央,與黃色,與脾臟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故定為土;金星產生出具有五行中燥的性質,與西方,與白色,與肺腑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故定這金;

水星產生出具有五行中寒的性質,與北方,與黑色,與腎臟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故定為水。

五大行星有五行性質,它們又是怎樣產生出一陰一陽兩種性質狀態的呢?

我們知道,任何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會有一個強盛和衰弱的轉變過程,五大行星的運行也不會例外,從一個側面上看,可能看到的是不斷上升過程,從另一個側面上看,看到的是不斷下降的過程,

簡單地說,當確定了行星在旋轉過程中面向太陽時的最高點為中點後,在中點前為上升過程,在中點後則為下降過程,上升時體現為陽性,下降時體現為陰性。

人們或者覺得這太過神奇了,太陽系中的五大行星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影響力?

現在人們已經知道,金、木、水、火、土這五大行星本身是不發光不發熱的,它們所以都擁有著明亮的光輝,完全是它們對太陽光線的反射所致,地上五行之氣的產生,是由於地球從太陽吸收了光和熱,由於五大行星不發光不發熱,

如果說它們製造出了天上五行之氣,那麼肯定這不是由光和熱產生,這是毫無疑問的事,但是除了光和熱以外,五大行星還能有什麼力量來影響地球呢?這些影響力又是怎樣體現出來的呢?

雖然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不發光不發熱,但它們也和地球一樣,反射太陽的光,放射自己的紅外線,有自己的電磁場,有自己的信息場,和有自己的引力場,而且五大行星都有各自的自轉周期,和各自的繞日公轉周期,

更由於五大行星的質量有大有小,產生的影響力也有強有弱,反射的太陽光也有強有弱,於是這諸多因素的綜合,為五大行星各自製造出了強弱不一,周期不一的,但同是由光波、紅外線、電波、引力波等組成的信息能量波。

五大行星的信息能量波因頻率不同和強弱不同,故對地球上生命體產生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古代的人們發現:木星發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產生一種與風氣一樣的功能作用;

火星發出的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產生一種與火氣一樣的功能作用;土星發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產生出一種與濕氣一樣的功能作用;

金星發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產生出一種與燥氣一樣的功能作用;水星發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產生一種與寒氣一樣的功能作用。

這就是天干中五行之氣的產生的原因所在,雖然天上星辰無限地多,由於金、木、水、火、土五星為太陽系內的行星,比較靠近地球,相互間的影響力必然最大,因此成為了太陽系中星體及其附近星系影響力的代表。

在十天干中,所有陽干都表示處於不斷上升和不斷擴張的增強狀態,所有陰乾都表示處於不斷下降和不斷收縮的減弱狀態,

這就說明,天上五氣各自都有一個從弱到強,再從強到弱的變化,它們分別以兩個時辰、兩天、兩月、兩年為一個變化周期,甲表示為木氣在不斷增強,乙表示為木氣在不斷減弱,

丙表示為火在不斷增強,丁表示為火在不斷減弱,戊表示為土在不斷增強,已表示為土在不斷減弱,壬表示為水在不斷增強,癸表示為水在不斷減弱。

從太陽系內的行星排列狀態來看,最近太陽的為水星,其次為金星,再就是地球,然後為火星,接著為木星,接過去就是土星,再就是天王星,再然後就是海王星,如果說十天干源自於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話,當將天干與太陽系行星對比較後,就會產生出兩點的疑問:

一是太陽系內的行星並不只有五顆,為什麼古代人單單就提金、木、水、火、土五星,而對地球以及天王星、海王星等又一點也不提?

難道古代的人們不知道太陽系內除了五大行星外,還有其他行星么?

二是按照五大行星的排列,土星離地球最遠,但在五行相生的規律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金,為什麼土星產生的作用,偏偏要排在五行性質的中間位置上?這不是脫離了實際情況了嗎?

可以肯定,我們的祖先們對太陽系的行星有非常清晰的認識,只要認真地以五行性質對照天干進行思考分析,自然會醒悟出其中的秘密,站在五行的認識觀點上來看,太陽系內不管有多少顆行星,

它們最終也只能產生出金、木、水、火、土這五種不同的性質,根據類似現代數學中合併同類項的原則,選出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為代表,就可以將太陽系內所有行星的不同個性性質作出歸納,

從這個意義上看,可見五大行星不單在代表自己,也代表了太陽系內五行性質相同的其他行星,這就是古代人們雖然知道太陽系內有諸多行星,但始終只提五大行星,而不再提其他行星的根本原因。

人們可能也在疑問,地球也是太陽系內一顆非常重要的行星,它的五行性質又是屬於什麼呢?如果要想從古書典藉中找到這方面的解釋,肯定找不到,因為根本就沒有清楚地解釋這些問題的答案存在。

沒有解釋並不等於沒有表達的信息,表達地球五行屬性的信息肯定存在,只是它隱藏得比較深,讓人們一時難以看清楚而已。

按照太陽系內行星的排列,地球位於金、木、水、火這四大行星的中間,但在天乾的五行性質排列中,本應地球屬於的位置卻被土星佔據了,為什麼土星要位居原屬於地球所在的中間位置呢?

從表面上看,這是不可思議的錯誤觀點,但實質上,這個看似荒唐的劃分,其實是有一定根據的,它在告訴人們,地球在五行的性質中,和土星的性質一樣,同屬於土,這樣,土星不但表示自己的五行性質屬於什麼,

同時也代表了地球的五行性質屬性,在十天干中,土居中央,並不是表示土星在中間位置,而是表示地球在五大行星中位於中間,當以地球代表了土星的性質後,站在地球上看,前有水星與金星,

後有火星與木星,這和天干中木、火、土、金、水的五行性質排列呈一致性,這也證明了天干是以太陽系行星中木星、火星、地球(土星)、金星、水星的排列順序為基礎的創造。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自轉運動公轉運動,必然地要向周圍的空間發射自己的信息能量波,它們射向地球的信息能量波,只是其中面向地球方向的一段,而不是全部,

當這五類信息能量波相互匯合後,經過震蕩組合,自然地形成一條有序的變化規律,當這條有序的變化規律與地球的運動變化相結合後,

於是就產生出了以十個時辰、以十天、以十個月、以十年為周期的四種變化過程,製造出十天干這種有序的變化性質。

或者人們覺得五大行星產生的影響太過有序了,由它們製造的十天干周期律,簡直有順序到不可思議的程度,現代天文學已經非常先進,各種天文觀察的儀器設備已經非常現代化,

即使是這樣,人們還是未能發現十天乾的運行秘密,不管人們理解也好,還是不理解也好,天乾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且還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存在事實,幸好我們的祖先們發現了天干具有的重大科學價值,將它記載下來。

六十「甲子」的原本意義也不是用來記載時間,而是用來記載在特定時間內天上五行之氣的狀態與地上五行之氣狀態的

比如六十年的天干地支,它記載的是每一年當中,主宰天上的五行之氣的性質是什麼,地上五行之氣的性質是什麼,

如甲子年,它要表明的是,在當年之中,天上以為逐漸增強的風氣為統管的主宰,地上也以逐漸增強的寒氣為統管的主宰,

如亥癸年,它要表明的是,在當年之中,天上以逐漸衰弱的寒氣為統管的主宰,地上也以逐漸衰弱的寒氣為統管的主宰。

同樣,每月,每天,每時的干支,也是記載著當時的天氣性質和地氣性質,

雖然在《黃帝內經》中,已經明確地指出天乾的產生,與太陽系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天干周期那穩定有序的規律性十進位時間尺度,還是令人感到五大行星影響力所佔有的時間與空間顯得太過平均有序了,簡直平均有序得有點不可思議。

現代的天文知識已經告訴人們,金、木、水、火、土這五大行星在太陽系中佔據著不同的位置,它們與太陽有著遠近不同的距離,

由此又產生出各自不同的繞日公轉時間,若以地球的時間尺度來計算,地球繞日公轉一周為365天左右,也即是1年,

水星公轉周期的時間為87.9天,金星公轉周期的時間為224.7天,火星公轉周期為1.9年,木星公轉周期的時間為11.8年,土星公轉周期的時間為29.5年。

由於各個行星的公轉周期相差非常大,從道理上分析,五大行星之間相互影響的時間根本上就不可能出現為均等,

它們各自對地球產生的影響也決不會穩定地有序,每個行星根本也不可能在地球上產生均衡的兩個時辰、兩天、兩月、兩年的影響力,特別是每一個行星對地球兩年的影響力,更是不可能的事。

從現實來分析,五大行星都在圍繞太陽旋轉,在很多時候,地球與五大行星所運行的位置剛好處於太陽的相反兩邊,當地球與五大行星被太陽相隔的時候,它們之間是不可能產生什麼相互影響的,要說有影響的話,只能有太陽的影響,

因為行星之間決不會在被太陽阻隔的情況下,在太陽強大影響力的阻攔下,還能繞過太陽的阻隔產生什麼相互影響。

另外,所有行星在運行中相互之間所處的空間位置有很大的變動範圍,按理說它們對地球的影響力肯定也有一個相應的變化數值,有一個影響力大小變化期和影響力時間長短的變化期,從這一點上來分析判斷,相互的影響絕對不可能穩定有序。

由於五大行星的繞日周期有長有短,彼此之間被太陽阻隔的頻率有快有慢,靠近太陽的水星和金星,由於環繞太陽的周期時間比較短,它們與地球之間被太陽阻隔的次數也就頻繁,

相反,遠離太陽的土星的阻隔頻率就要小得多,由此可見,五大行星對地球的影響還應該有一個間斷時期,和有一個間斷頻率周期。

但這所有的一切問題,在天干規律上都不能體現出來,天干規律是否有意地掩蓋了還是無意地疏忽了呢?

但不管怎樣,從分析研究得出的結論,由五大行星製造穩定性和程序化天干周期是不可能成立的,除非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原因,否則的話,天干規律體系是不能成立和不可信,它沒有得到任何科學根據在支持。

從地支周期規律中顯示,地支周期有著一個性質變化,一個時間變化,和一個空間變化過程,比如寅、卯月的性質體現為風,形象物質為木,時間為正、二月份,空間位於東方;

已、午月的性質體現為熱,形象物質為火,時間為四、五月份,空間位於南方;申、酉月的性質體現為燥,形象物質為金,時間為七、八月份,空間位於西方;

亥、子月的性質體現為寒,形象物質為水,時間為十、十一月份,空間位於北方;

辰、戍、丑、未月的性質體現為濕,形象物質為土,辰的時間為三月,空間位於東南,未月的時間為六月,空間位於西南,戍的時間為九月,空間位於西北,丑的時間為十二月,空間位於東北。

按照天干周期規律顯示,天干應該同樣擁有性質、時間、和空間認定,問題是,天乾的時間與空間的變化過程,卻未能在現在已經認識的宇宙空間中,找到它真實的運行軌道,

如果以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與地球的運行軌道來看,確實是沒有辦法穩定地有序地產生出這條天干周期運行軌道來,從這個問題上論理,由五大行星製造出天干周期的可能性同樣很值得懷疑,它不能從理論上作出證實。

如果質疑五大行星製造天乾的正確性,如果否定五大行星是製造天乾的來源,那麼製造天乾的真正主體又是誰呢?

另外,天乾的時空定位,又是依據什麼為坐標來度量的呢?這些問題,才是天乾的終極秘密,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天乾的真相才能大白於天下。

天乾的最終秘密似乎非常神秘,不可捉摸,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因為在人們掌握的現有知識中,早就隱藏了破解它的理論根據,必須明白到,天干是科學知識的一部分,要破解它,就必須依靠現代的科學原理,

另外,天干又是古代人們對天文觀察的認識,其原理又必然會從天文的星體演繹中表現出來,只要用現代的科學知識為基礎,以天文觀察的資料為依據,就必然能夠破解天干隱藏的所有秘密。

製造天乾的主體是誰——太陽

這不是覺得很奇怪嗎?《黃帝內經》只說五大行星與天干有關係,並沒有說是太陽在製造了天干,為什麼要這麼肯定呢?

這是經過探索後的結論。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和地球,共同都是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的成員,太陽是這個家庭中的主體老大,它單個的質量就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九十八,

而太陽系中所有大小行星以及塵埃加起來的質量,只不過占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二,這百分之二的質量與太陽質量相比,簡直是小到微不足道。

現代天文學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將太陽系內所有行星控制在自己的身邊,如果說天干規律周期由五大行星製造,好象忽視了太陽這個龍頭老大那強大影響力的存在,

不論從那個方面看,這都是說不通的事,還有,太陽系內所有行星除了有自己的繞日軌道外,還跟隨著太陽在一起,組成太陽系這個整體,在銀河系中運動,從理論上分析,太陽系整體的運動變化,

必然對整體內各成員產生相應的影響,這是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說,在五大行星和地球的相互影響力中,必然存在有太陽系整體的影響力,特別是存在有太陽這個中心主體的影響力,這是不能忽視也不能缺少的重要因素。

再返回來看,五大行星對地球的影響力,是依靠它們由磁場、電波、引力、紅外線等組成的信息能量波,但也應該看到,太陽除了發出光和熱以外,同樣也發出磁場、電波、引力、紅外線等組成信息能量波的基本物質,

從基本情況上分析,太陽發出的信息能量波還是組成太陽系信息能量波的主體,各大行星的信息能量波只佔太陽系整體信息能量波中極少量的一部分。

當太陽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時,發出的信息能量波必然對太陽系內的行星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力還應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可以確定,在太陽發出的強大信息能量波影響下,太陽系內各大行星發出的信息能量波必然被相互融合為一體,並且在融合過程中形成高一層次的同步振蕩,令到太陽系成為一個整體性的信息能量波源,

也只有太陽系統一性的信息能量波運動,才能產生出均勻的等時等量影響力,如果說五大行星的信息能量波能夠對地球有著等時等量的影響力,它們肯定是融合了太陽系中與自己頻率相同的那部分力量所為,

並且是以太陽的影響力為主體,以行星的影響力為形式來表達,否則的話,五大行星對地球所產生的穩定有序影響就不能發生。

由十天干所隱藏的信息表明,整個太陽系的運行是穩定有序的,在這種有序的穩定性運行中,運動的量變過程必須引發起自身中陰氣陽氣發生相互消長的變化,

而陰氣陽氣的消長量變又必然性地製造出質變,質變又以金、木、水、火、土的不同性質來體現,為自身製造出了長期穩定的五氣變化規律,五大行星所擁有的天乾性質,

只不過是由整個太陽系所製造出來的五行性質的縮影而已,也就是在說,天干周期規律所表示的,不僅僅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五行性質屬性的變化規律,

而是整個太陽系在軌道上運動時的周期性變化規律,天干中所指的「天」,是指整個太陽系,天干規律是對整個太陽系在時空運動中,由周期性旋轉規律而製造的五行性質變化的簡潔描述。

太陽佔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成為了太陽系中的主體,也成為了製造天干周期的主體,因此,整個太陽系的運行軌道,實質就是太陽所要走的那條運行軌道,天乾的規律周期,

從本質上看就是太陽在宇宙空間的運行周期,當確定了這些基本原則後,再回過頭來研究時干、日干、月干、年干時,就容易找到它們所隱藏著的時空關係。

劃定天乾的基準坐標

太陽系的運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究竟古代的人們是怎樣確定太陽系的運行軌道的呢?也就是說,它們以什麼為劃定坐標,來度量定位的呢?

原來我們的祖先們通過天文觀察發現,太陽系在宇宙空間中自行運動的範圍是很有限的,這個有限的範圍,可以從地球上觀察到,當地球跟隨太陽系運動時,在地球上可觀察到在周圍連續變化的太空中,存在有很多相互位置十分穩定的星座,

它們有著基本上恆久不變的特點(不是絕對的恆久不變,只是在一段很長久的時間內基本不變,故稱為「基本上恆久不變」),太陽系就在這些星座圈定的範圍內不停地運行,

這些星座就等於是環繞在太陽系外圍四周空間的標定物——二十八星宿,

它們緊緊地將太陽系包圍在一個空間裡面,為太陽系的運行圈定出了一個有限的活動場所,由於這些星座具有的恆定性,可以成為非常穩固的測量基準標誌,利用它們來作為度量太陽、月亮、地球、行星在空間運行的定位坐標。

古代的人們以中華大地為觀察原點,將環繞太陽系的恆定星座進行劃分,共劃分為二十八座星宿,又將由二十八座星宿組成的一個環繞園圈,

按照春季對應東方,夏季對應南方,秋季對應西方,冬季對應北方的原則,劃分出四個空間方位,

再將這四個空間方位分別以青龍、朱雀、白虎、玄武為形象來表示,青龍表示東方、朱雀表示南方、白虎表示西方、玄武表示北方,它們簡稱為「四象」。

「四象」從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包藏了二十八星宿,在四個方位空間中,每一個方位的空間範圍內都分別包含著七座星宿,

如果按順時針順序方向觀看,它們分別是:東方青龍含有箕、尾、心、房、氐、亢、角等七宿;南方朱雀含有井、柳、鬼、星、張、翼、軫等七宿;

西方白虎含有參、觜、畢、昂、胃、婁、奎等七宿;北方玄武含有壁、室、危、虛、女、牛、斗等七宿

(註:古藉一般以逆時針方向的順序介紹,由東向北,從北到西,再從西到南,然後由南返東,介紹星宿時,青龍由角起,玄武從鬥起,白虎從奎起,朱雀由軫起)。

當以二十八宿為基礎,建立起一個空間定位框架結構後,太陽系的運行軌道,地球的運行變化,就擁有了一批基準的測量坐標,這樣,由太陽系在運行軌道上變化而製造出來的天干周期律,就有了一個可以直觀的演繹平台。

從天乾的知識中得知,十天干周期共有四個時間層次的規律,它們分別是年干周期、月干周期、日干周期、時干周期,但人們比較難以理解的地方是,

為什麼太陽系在既定軌道上的運行,會同時製造出四個不同時間長度的周期呢?它有沒有科學根據呢?這個我們放在後面探討。

天干化五星的原因

人們或者有這樣的疑問,既然天干所體現的是整個太陽系在宇宙空間中不同層次的運行周期,而且又是在以太陽為主體的運行軌道製造出來的規律,為什麼古代的人們非要將整個太陽系的運行變化規律,硬要說成為五大行星的變化規律呢?

將整個太陽系在不同空間範圍內的運動變化所製造出來的天干規律,按照基五行性質歸類,以金、木、水、火、土這五大行星為代表來體現,方法雖然簡單,

當人們一時不明白這種關係時,怎麼也想不出五大行星會對地球有那麼有序的影響規律,因為單憑表面的關係到,根本不能想像到五大行星對地球有這麼強大的影響力,只要明白其中關係,才能回味出它深層奧秘,

而這種內藏深奧的簡潔表達,到底不是一種容易理解的方式,古代的人們偏偏要這樣做,肯定有這樣做的原因所在,決不是一種隨意的毫無根據的湊合。

其實以五大行星為代表,來表示太陽和太陽系中所製造的五行之氣,是一種非常高明的直接表現手法,要明白運用這種表現手法的高明之處,先要注意這樣的問題,五行之氣可以看見嗎?

五行之氣的運動可以觀察嗎?不能。既然不能,如果選擇一個有相同性質的實體來代表,豈不是更形象更傳神?

以五大行星為代表,可以更加直觀地觀察,它最大的好處,是將太陽系在不同層次範圍內運動變化所製造的,完全不能看見的五行之氣,轉換成為可以觀察的實物形態,將五行之氣的變化規律,轉換成為以實體的規律進行演示,

這種以物質形態為形象的演繹,比以那些無形的氣的空虛演繹,更具有鮮明的觀察性和理解性,以有形代表無形,以實質代替空虛,正是這種直觀表現手法的高明之處,這就是古代的人們為什麼要將五氣轉換為五星的最根本原因。

天干與星宿的關係

古代的人們將環繞太陽系的二十八座星宿平分為十個部分後,按順時針旋轉方向排列,以箕宿為起點,別為定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環形的天干時空方位,

以表示五行之氣的性質狀態定位和變化順序流程,現在都人們很想知道,古代的人們是怎樣對天干軌道的時空進行劃定的呢?

要探索這個問題,還必須要以二十八星宿為定位基礎。

北方七宿

壁室危虛女牛斗

奎       箕

西  婁       尾 東

方  胃       心 方

七  昂       房 七

宿  畢       氐 宿

觜       亢

參       角

井柳鬼星張翼軫

南方七宿

從二十八星宿的排列可以看到,斗宿與箕宿是北方與東方的交界夾角,角宿與軫宿是東方與南方的並交界夾角,井宿與參宿是南方與西方的交界夾角,奎宿與壁宿是西方與北方的交界夾角,

在這四個夾角當中,箕斗這個位置最重要,因為古代人就是以這個夾角中的箕宿為天乾的定位劃分起點,以斗宿為天乾的定位終點,然後按順時針方向將一個360度的圓周劃分為十等分,從而製造出十天干來的。

當以箕宿為基礎起點零度後,甲干就佔據了0度至36度的空間位置,乙干佔據了36度至72度的空間位置,丙干佔據72度至108度的空間位置,丁干佔據了108度至144度的空間位置,

戊干佔據了144度至180度的空間位置,己干佔據了180度至216度的空間位置,庚干佔據了216度至252度的空間位置,辛干佔據了252度至288度的空間位置,

壬干佔據了288度至324度的空間位置,癸干佔據了324度至360度的空間位置。

在由十天干所屬空間圍成的一個圓中可以看到,甲干所屬空間與己干所屬空間在直線上對立遙望,乙干所屬空間與庚干所屬空間在直線上對立遙望,

丙干所屬空間與辛干所屬空間在直線上對立遙望,丁干所屬空間與壬干所屬空間在直線上對立遙望,戊干所屬空間與癸干所屬空間在直線上對立遙望。

將由二十八座星宿圍成的圓周劃分出十個天干區域後,每一天乾的空間區域到底擁有了哪些星宿呢?

通過對《黃帝內經》的探索後,終於從其透露的信息中找到了線索,經過將二十八座星宿分別按東方七座順序,南方七座順序,西方七座順序,北方七座順序排列,再以《黃帝內經》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對比,發現了其中秘密,

原來十天干雖然各自的空間區域跨度相同,即太陽系在每一天干所屬空間區域所走的時間都相同,但十天干各自擁有的星宿數量卻各有差別,並不統一,甲干空間區域中包含了箕、尾、心三座星宿,

乙干空間區域中包含了房、氐、亢三座星宿,丙干空間區域中包含了角、軫、翼、張四座星宿,丁干空間區域中包含了星、鬼、柳三座星宿,戊干空間區域中只有一個井宿,

己干空間區域中包含了參、觜二座星宿,庚干空間區域中包含了畢、昂二座星宿,辛干空間區域中包含了胃、婁、奎、壁四座星宿,壬干空間區域中包含了室、危、虛三座星宿,癸干空間區域中包含了女、牛、斗三座星宿。

太陽系運行軌道為不斷的反覆循環,為了給太陽系第一個周期環繞運動確立一個開始的時間定位,

古代的人們又將甲乾的位置確定為太陽系在宇宙空間環繞運動的開始基點時間,這麼一定後,每一個天乾的時間就佔據了太陽系運行視角中的36度,

於是,每一天干就有了一個固定的時間序號,甲表示為周期運動的時間順序開始一,乙表示為周期運動時間順序第二,丙表示為周期運動的時間順序第三,丁表示為周期運動的時間順序第四,戊表示為周期運動的時間順序第五,

己表示為周期運動時間的順序第六,庚表示為周期運動時間的順序第七,辛表示為周期運動時間的順序第八,壬表示為周期運動的時間順序第九,癸表示為周期運動的時間順序第十。

天乾的五行定性基準

為什麼在二十八座星宿中,一定要選定箕宿的位置為天干周期的起點「甲」呢?這個選擇不可能是隨意的,它必然有選定的充分理由。

甲乾的性質定位是表示為陰消陽長狀態的開始階段,這就決定了它必須是太陽系在軌道運行時,當空間位置的變化造成內部陰氣陽氣的相互消長變化後,選擇量變引起質變,能夠製造出「木」氣的量變點為定位點。

古代的人們通過觀察發現,當太陽系運行到箕宿的時空位置上時,「木」氣才真正地形成,而在箕宿之前的斗宿時空位置時,仍然是以「水」氣顯現,於是箕宿就被定為陰氣陽氣相互消長變化周期的起點,也即是木氣的形成定位點,成為每一輪五行之氣運行周期的基準起點。

準確地說,木氣的性質必須要在甲乾的時空上才開始明確地顯露出來,同時也表明了太陽系內陰消陽長的性質在此處才顯露,甲干也由此成為了天干周期的必然起點,

於是,甲乙表示為太陽系在天干軌道周期的運行中處於陰消陽長的木氣顯示狀態,丙丁表示為太陽系在天干軌道周期的運行中處於陽氣極盛的火氣顯示狀態,

戊己表示為太陽系在天干軌道周期的運行中處於陰陽平衡的土氣顯示狀態,庚辛表示為太陽在天干軌道周期的運行中處於陽消陰長的金氣顯示狀態,壬癸表示為太陽系在天干軌道周期的運行中處於陰氣極盛的水氣顯示狀態。

雖然太陽系在天干規律中製造的五行之氣不能被直接觀察到,但它對地球的氣候環境和對地球上生命體的生長產生出周期性的影響,這種周期性的影響,能夠和地球上五行之氣造成的影響相類似,

通過比較,就能夠確定每一天干所佔空間的五氣性質歸屬,同時也間接地確定出陰氣陽氣的相互消長變化曲線。

從整體上分析,十天干擁有四個特點:

一是擁有固定的空間位置

二是擁有固定的時間序號

三是擁有固定的五行性質

四是擁有固定的性質狀態

當十天干各自擁有了時空定位和性質狀態後,只要說出某一天干,人們就明白了它的性質屬性,也知道了它的時空定位,天干體系成為了人們演繹太陽系運行變化的簡潔平台。

天干與地支的關係還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的祖先早就認識到地球與金、木、水、火、土等行星在圍繞太陽旋轉,太陽又在帶領行星在不停地進行旋轉運動的事實現象。

最後,為什麼主運要選定「甲」為定運的起點呢?原因很簡單,主運只有一個製造源,它就是太陽系,由於五氣全部出自於同一來源,相互之間就體現為同源的連續性量變表達形式,是建立在同一基礎上的延續相生傳遞過程,

由於是連續相生的原因,在它們之間自然地存在著一個以誰為每一輪周期起點的問題,在如何選擇定運起點時,人們遵循了製造五行之氣的陰陽規律,按照陰陽的消長規律,陰消陽長為陰陽變化規律的起點,

再依照陰消陽長、重陽極盛、陰陽平衡、陽消陰長、重陰極盛的五行程序發生變化,完成一個五氣運行周期,甲干時空為十天干周期中的陰消陽長量變定位點,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每一輪「正五氣」運行的定運起點,

所以說,主運以「甲」為起點定位,完全是出於自然規律的選擇,而不是人為的隨心所欲。

同時,木星由西向東逆時針運行,繞著太陽公轉一周是十二年,叫做「一周天」。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木星是最大的質量和體積,據現代天文學的研究,它的質量是其它七個行星總和的2.5倍還多,其體積是我們地球的1321倍。

木星內部存在熱源,是液態氫星球,和太陽的成分相似,它噴發出一陣陣低頻輻射以及熱能輻射和非熱能輻射,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報名參加

【城市】中國.北京

【費用】原價9800元,本次 免費!

【報名方式一:掃下方二維碼直接進群學習

(備註:報名奇門)

改變運勢,賺取財富,從報名開始!!!

隨 喜 打 賞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站樁打坐 的精彩文章:

人有「三魂七魄」,數數你的都還在嗎?
劉豐:我們的文化根本斷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