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這兩大跡象,說明你正在成為自己不喜歡的那種人

心理學家:這兩大跡象,說明你正在成為自己不喜歡的那種人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人總會活成自己所討厭的樣子。少年時期的我們鋒芒畢露,崇尚正義,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對大人們的圓滑世故充滿厭惡。然而,隨著學生時代的過去,一次又一次挫折終於磨平了我們性格的稜角,有一天你猛然發現,現在的自己不正是十年前自己最討厭的那類人嗎?

很多人悲觀地把成長的過程看作是一個自我迷失的過程,認為我們為了生活,為了利益總會忘記自己的初心,我們正在一點一點地失去「自我」,對此,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Broome)提出了兩種解釋。

磨平稜角,為了更好地融入集體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人們之所以會進行社會交往,其實是為了滿足內心安全、支持與歸屬感的需要,在群體之中我們會有一種安全感,因此我們絕大部分人,無論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對人際關係都會有一定的需求,無論是親朋好友或者是街坊鄰居,如果我們獨自一人,便會感受到強烈的孤獨感與危機感。

正是因為我們對社交的普遍需求,每個人都會受到「從眾心理(herd mentality)」的影響。從眾心理,指個體的行為、思想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與支配,並使自己的言行、態度逐漸與周圍的人保持一致。與此相對應的是,如果有人做出與群體截然相反的決定,那麼就會被群體視為「異類」,而遭到排斥。

因此,可以認為,環境對群體中的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學生時代我們就會發現,幾個學習成績好、積極活躍的學生在一起,他們在學習上會互相鼓勵,整體成績也會更進一步,而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差生」進入了這個「學霸小組」,那麼他的成績也會在一段時間後進步,這就是集體的督促作用。

相反,如果這個小組裡大部分都是差生,整體學習氛圍很低,那麼就算讓一兩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加入他們,最後的結果也只能是優生被差生同化。

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處於各種各樣的集體之中,相比起校園中的自由,進入社會之後你就不得不遵循一套社會的規則,大部分人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從眾心理而隨波逐流,最終喪失了自己的個性與夢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迷失了自我」。

習得性無助擊垮了鬥志

我們發現,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受到挫折,那麼他(她)就可能進入一個頹廢的狀態,放棄了一切努力,不再對未來充滿希望,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習得性無助」,這種狀態將導致人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從而陷入強烈的自卑與自責等消極情緒中。

習得性無助的概念最早來源於對狗的電擊實驗,實驗人員將一隻狗放置在籠子里,並用一定的頻率對狗實施輕微電擊。一開始,狗在遭受電擊之後反應劇烈、拚命掙扎,但是由於籠子的限制而無濟於事,隨著電擊次數的增加,狗最終放棄了掙扎,選擇默默忍受電擊。

此時,研究人員將籠子打開,但是狗已經進入了「習得性無助」的狀態,再也沒有了逃跑的心思,從而任人宰割。

同理,當我們年紀尚小時,沒有遭受什麼挫折,因此做什麼事情都是信心滿滿,哪怕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或者是理想,我們也會為之努力奮鬥、堅持不懈。但隨著社會閱歷的不斷增長,我們會經歷很多挫折與人情冷暖,很多人就會產生個人理想層面的「習得性無助」,他們不再堅持曾經的理想,並認為這是一種愚蠢的事情,從而選擇更現實的發展方向。

一些人還會迷失自我,不清楚未來應該走向何方。其實,一個人的成長並不是自我的迷失,而是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的轉化。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覺得隨波逐流就是一種恥辱,也不能盲目為了「理想」而放下自己肩上的責任。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初心,被慾望支配了自我,為了利益而背離自己的信念。對於個人而言,可怕的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將消極與陰暗當作真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個體心理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你的家,暴露了你的人生格局
為什麼罪犯拒絕透露章瑩穎屍體的下落?|心理學分析犯罪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