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做一個「老實人」的壞處在於,原則性正在降低你的社會適應性

做一個「老實人」的壞處在於,原則性正在降低你的社會適應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現代社會,「老實人」一詞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貶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評價一個人「老實」,其實是在諷刺其古板、無能、愚笨,這也導致了很多人不希望別人用「老實」來評價自己,而選擇在生活中「假裝」機靈。

做一個「老實人」的壞處在於,原則性正在降低你的社會適應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其實,這不過是這個社會對於「老實人」這個群體的刻板印象。人們普遍對老實人有著一種慣性思維,認為老實人更容易受欺負,並且做人唯唯諾諾、墨守成規、不思變通,有的人甚至認為老實人智商與情商低下。

事實上,很多老實人其實僅僅是內心對社會道德與規則高度重視罷了,他們的自律性一般很高,總是儘可能地考慮他人利益,也幾乎不會傷害他人。按道理講,老實人的這些品質應該受到歡迎才對,那麼為什麼他們反而受到了歧視呢?

做一個「老實人」的壞處在於,原則性正在降低你的社會適應性

高度原則性與利他性降低了他們的適應性

原因在於,在這個高度強調創新、靈活與快節奏的時代,老實人對規則的遵守在他人眼中便成為了「迂腐」、「呆板」。

換句話說,老實人的高度原則性與利他性降低了他們在特定社會環境中的適應性,導致他們經常陷入劣勢。他們在與他人產生利益衝突的時候也常常選擇讓步,而在這個利益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讓步就意味著本屬於自己的利益被他人攫取。

最後,他們的表現欲很差,總是喜歡默默做事、背後付出,他們的原則是「少說話、多做事」。殊不知在職場中,不主動展示自己的能力與成績,終將面臨淘汰。因此,很多人對「老實人」採取了嗤之以鼻的態度,在他們眼中,老實就等同於失敗。

並且,很多人不僅自身非常排斥與「老實」、「懦弱」相關的人格屬性,在看到那些老實人的時候,也難以抑制從內心生出的輕視與鄙夷,他們會下意識地遠離、孤立老實人,結果就是老實人群體被社會徹底割裂了。

做一個「老實人」的壞處在於,原則性正在降低你的社會適應性

心理傾向:規避風險

分析老實人群體的心理,我們會發現他們的一切行為都是在規避風險。心理學上認為,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利己主義(egoism)傾向,即做事情都會考慮到自身的利益,這對那些性格內斂、重視規則的老實人同樣適用。他們之所以平時規規矩矩,忍氣吞聲,其真實目的都是為了規避風險。

在老實人看來,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意味著高風險,與別人起爭執意味著高風險,獲取太多的利益也是高風險,哪怕這些利益本來就屬於自己。他們極力想要在人群中為自己建立「人畜無害」的人設,以消除人們對他們的警惕心。但是,他們這種自我保護行為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安全,反而會增加他們受到傷害的風險。

做一個「老實人」的壞處在於,原則性正在降低你的社會適應性

老實人面臨的風險

首先是容易讓人佔便宜。前面提到,老實人具有強烈的利他性,不僅自身不會侵佔他人的利益,在他人侵佔自己利益時也大多採取忍讓的態度,雖然在他們心中對這些行為非常反感,但是小心謹慎的性格也讓他們不敢站出來反抗。

老實人還有一個顯著特點便是競爭意識很差,不擅長在競爭中為自己爭取優勢。因此,在與他人合作時,老實人就往往充當了「工具人」的角色,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成果,最後卻成為了他人的功勞,縱使自己貢獻再大、能力再強也得不到領導的垂青。

做一個「老實人」的壞處在於,原則性正在降低你的社會適應性

其次,人際交往中,老實人往往地位低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來是互惠互助的平等關係,而老實人為了規避風險會下意識地在他人面前擺出一副低姿態,從而為他人所用。同時,老實人的社交能力一般較差,他們很多時候是為別人做盡好事,最後卻因為表達不當而得罪他人。

最後,老實人的內心會長期處於煎熬之中。老實人也是人,也會有普通人所具備的自尊心與利己性,因此他們在受到欺負時並不是心甘情願的,他們也會失望,也會憤怒,甚至會在內心對某個人產生強烈的仇恨情緒。由於長期內心處於極度壓抑的狀態,老實人在遭遇過多的打擊之後便容易心理扭曲。

做一個「老實人」的壞處在於,原則性正在降低你的社會適應性

細心觀察生活你會發現,許多惡性犯罪的罪魁禍首都是一些平時看上去非常忠厚、老實的人。他們在遭受長久的欺壓之後,所積累的怨氣一旦爆發,後果將會非常可怕。

整體來看,現代社會,人們對「老實人」帶有明顯的貶義和偏見,它代表著一個人膽怯懦弱、猶豫不決,這類人在社會中往往處於邊緣化的位置。因此無論何時,永遠不要做一個老實人,「老實」是一種不健康的做人方式,你的高度原則性與利他性正在悄悄降低你的適應性。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個體心理學》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這三大跡象,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毫無教養的孩子
心理學家:為什麼有人越活越年輕?原因你可能想像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