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一生,媽媽再不看就晚了!

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一生,媽媽再不看就晚了!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蛋蛋媽 · 主播 | 周周

來源 |媽媽手冊 (ID:jqfans)

我們常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孩子從還沒出生開始,就已經與母親有著緊密的聯繫。

雖然現在家庭中,很多孩子都是老一輩在帶,但對於孩子本身來說,關係更加親密的往往還是父母,尤其是母親。

母親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孩子對母親有著與生俱來的依賴感,他們願意去傾聽母親的諄諄教誨,模仿母親的言行舉止。

所以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為勢必會對孩子的成長、性格塑造以及能力的培養起到一定的影響,並且伴隨孩子一生。

所以各位媽媽們,如果你不能約束好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那麼對於孩子而言,也將不會是一個稱職的母親,等孩子長大了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有這幾種性格的媽媽一定要注意咯,看看有你嗎?

過於強勢

很多家庭中都有個非常強勢的媽媽,不僅操心家裡的大小事務,而且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說一不二。

我們都知道一個家庭的和諧,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努力參與。

而過於強勢的媽媽,一般在家庭中佔據主導地位,往往會給家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過於強勢的媽媽一旦做了決定,其他人就很難動搖更改,她不會給孩子和老公反駁的機會,拒絕一切交流和溝通。

久而久之,會讓爸爸失去話語權,從而影響家庭氣氛和夫妻間感情。

而對於孩子來說,有一個什麼都給你定好計劃,一定要按她的要求去執行的媽媽,勢必會對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的養成。

心理諮詢發現:

很多性格懦弱,導致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和不正常行為的孩子,通常家裡都有一個強勢的媽媽。

之前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的媽媽就是典型的過於強勢的媽媽。

蘇明玉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母親專橫跋扈,非常強勢,在教育三個孩子上也是差別對待。

蘇母為了大兒子、二兒子著想,不經過小妹蘇明玉的同意,直接就把明玉住的房子賣掉,逼得她只能跟父母住一間房。

更有甚者,為了省去生活費,蘇母執意讓成績優異的明玉去讀免費的師範學校而放棄自己的清華夢想,即使明玉和母親商量,也被多次否定駁回。

蘇母的過於強勢,不僅讓蘇父變得軟弱無能,她的教育方式也造就了三個不同性格的孩子,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和成年後的個性發展。

大兒子長期被冠以「學霸」之名,變得自尊心強,即使工作丟了,也死要面子不願意說;

二兒子因為一直被寵著愛著,學會享受,變成「伸手一族」啃老;

小女兒則因為沒有母愛父愛的陪伴,變得冷漠,親情缺失……

事實證明,當媽媽太過強勢,會讓孩子沒有主見,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變得膽怯弱小。

羅賓說過: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

媽媽過於強勢,會讓孩子缺乏自主性和自律性,更有甚者可能會導致孩子叛逆,對孩子的性格培養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媽媽應該學會靜下心來和孩子好好談談,去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做好交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自由發展。

過於急躁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孩子看到盛滿水的杯子,於是他踩著板凳夠到杯子,可沒想手一滑,杯子一下子掉在了地上,碎了。

孩子媽媽聞聲趕緊跑出來,說道:

「哎呀,你怎麼搞的,你去拿杯子幹什麼?就知道玩,一地的玻璃渣,你看看,你看看…」

孩子還沒從自己摔碎杯子中反應過來,就被媽媽的大聲呵斥嚇得大哭。

很顯然,面對自己的錯誤,孩子本身就驚慌失措,再加上媽媽一上來就是不問青紅皂白的責罵,孩子只會嚇哭,卻沒有機會去解釋自己犯錯的理由。

在教育孩子時,媽媽過於急躁會讓孩子被母親的情緒左右,喪失表達自我的機會,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展,也會讓親子關係產生隔閡。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在孩子打碎杯子時,媽媽能第一時間詢問孩子去拿杯子的原因,多一點點耐心:

寶貝,你是想喝水嗎?可以叫媽媽呀;

你還小,不可以碰這些危險的東西,受傷了媽媽會很心疼的,下次不要去拿了哦;

那麼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就會勇於承認錯誤,並且更加耐心地聽你所說的話。

常言道:母親的情緒,是一個家的風水,藏著孩子的未來。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急躁和劈頭蓋臉的問責會給周圍人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尤其是孩子。

所以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急躁,不要以抱怨的方式問責孩子,試著心裡忍住幾秒再去和孩子說,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

理性往往要比衝動更能讓孩子記住,所以媽媽們記住不要過於急躁,孩子需要慢慢的教。

易怒

前幾天,一個微博熱搜話題「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如果父母情緒脆弱,一點小事就會開始波動、易怒,那麼孩子成長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呢?

在一段《超級育兒師》的視頻中,有個叫嘉嘉的小女孩動不動就對自己的弟弟大打出手。

起初我們會覺得嘉嘉怎麼如此調皮,總欺負弟弟,但反觀她的教育環境以及媽媽、外婆的教育方式,才明白嘉嘉會這麼做背後的原因。

孩子小時候不愛吃飯是常有的事,而當嘉嘉不好好吃飯、不聽話時,媽媽就會說:

要打了是不是?衣架子在哪裡呀?

都說一個動作重複15次就會變成習慣,外婆打罵的教育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媽媽,媽媽也以同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還小,媽媽和外婆的打罵教育給孩子做了「示範」,以至於到自己身上,也模仿同樣打罵的行為去對待比自己弱小的弟弟。

一般,這種易怒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通常會有兩種極端——

一是極端懦弱;二是極端暴戾。

不過兩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讓孩子焦慮、自卑、沒有安全感。

回想一下,生活中你是不是經常會有這樣的舉動:

一言不合、一生氣就打罵孩子;

作業寫得不好,脾氣一上來就撕孩子作業本;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被打,回來就是一頓教育批評……

其實,易怒的媽媽會讓孩子不敢接近,容易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讓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亦或是十分叛逆,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當孩子犯錯時,媽媽請記得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發怒哦。

作家曾經說過: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孩子默許,並不代表他們認同父母的做法,媽媽要學會放手,給孩子適當的空間去處理自己的事,不以愛之名,架空孩子的思想。

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的一生,只有幸福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孩子。

如果想讓孩子健康成長,與媽媽之間的距離更近,媽媽們要引起重視了。

各位媽媽們,看看這裡面有你嗎?

- END -

作者

蛋蛋媽,來源:媽媽手冊(ID:jqfans),關注媽媽手冊,在這裡與百萬媽媽交流育兒經驗,還有大量原創精品親子漫畫,教你快樂育兒!有書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本周有書共讀:《王陽明心學》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讓大儒王陽明為你的內心點亮一盞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六月,願有一人把你寵得像個孩子
男人寵妻的3大表現,只佔一個,就是嫁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