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東風21D的傳奇結束了,引以為傲的絕技,在新技術面前毫無作用

東風21D的傳奇結束了,引以為傲的絕技,在新技術面前毫無作用

東風21D作為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反艦彈道導彈一直都是我國遂行區域拒止作戰的殺手鐧武器,但由於如今的軍事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現在的東風21D型導彈也開始面臨技術落伍即將被淘汰的局面,甚至在今年的閱兵式上東風21D更是連露臉的機會都被取消了,難道東風21D在如今的戰場上真的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嗎?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搞明白東風21D的工作原理,雖然當年的東風21D的出現的確震撼了整個世界但它的基本原理卻並不難,甚至比不少常用的反艦導彈都簡單。我們都知道發射傳統反艦導彈之前首先得知道敵軍在哪裡,之後再通過各種偵查手段包括但不限於艦船自身艦載雷達,預警機,數據鏈連接前沿戰艦上的觀通測量裝置,通過這些裝置的聯合運作測量出敵軍艦船的詳細坐標,然後通過艦船的中央計算機個導彈裝訂上火控數據,再發射導彈,由於傳統導彈的航速較慢所以在導彈發射之後,各種觀通測量手段依舊需要維持對目標的跟蹤和測量,用以通過數據鏈或專用無線電通道為導彈發送修正彈道的指令,直到導彈最終能通過自身攜帶的智能感測器捕獲到敵軍戰艦並最終將其擊毀。

但東風21D卻不需要這麼複雜的制導過程,由於彈道導彈的運載能力比傳統的反艦導彈大得多,所以東風21D能裝上比傳統反艦導彈大得多的雷達搜索裝置。加上彈道導彈的速度也比傳統反艦導彈快十幾倍,所以從發射到命中並不需要多長時間,這就使得東風21D只要通過高解析度衛星獲得敵軍航母的粗略位置就能進行發射,而由於超快的速度東風21D從發射到命中僅僅只需要不到8分鐘,而敵軍航母即使以32節的極速航行這8分鐘里它不過也就能跑7公里左右。而這時從大氣層外再入的東風21D彈頭得益於其強大的雷達和高空俯視帶來的上帝視角一般的優勢,一開機就能將大片海域囊括眼底。而僅僅只跑了8公里的敵軍航母根本就不可能逃出東風21D的視角,於是接下來迎接她的只有滅亡。

雖然原理說起來很簡單,但想要實現紙面上的能力這些那可是非常的困難,首先就是東風21D在末端的速度將達到十幾馬赫,想要在這種速度下實現導彈的有效操縱用常規方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其次就是整個過程之中由於黑障影響地面的指揮節點根本無法幫助東風21D進行彈道修正,所以東風21D只能依靠自身的智能系統修正自身彈道直到擊中敵艦,至於這些部分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由於技術還未解密所以我們不得而知。

而最大的問題則是我們之前提到的雷達,導彈以極高的速度再入大氣層必然會與空氣摩擦導致表面溫度急速升高,而雷達又需要一種能夠透過電磁波的材料作為保護罩,而以當時中國的材料技術來說造出即耐高溫又透波材料基本上等於不可能。所以中國的科研人員就想出了一個歪點子,那就是讓導彈再入的時候彈體不要那麼正,讓一邊先接觸大氣層先燃燒在這一部分的雷達被燒毀之後,再轉動一些角度用沒有燒毀的雷達來接替,通過轉圈燃燒的方式讓雷達能撐到擊中敵艦。正是這一整套的技術讓東風21D打破了彈道導彈不能攻擊運動目標的魔咒讓它震撼了整個世界。

但這一切都隨著科技的進步而被埋進了歷史的故紙堆,就在今年的閱兵上本來該由東風21D出現的位置出現了一位新角色——東風17,正是這款被網友們稱之為高超聲速武器的東西一腳吧東風21D從神壇上踹了下來,自己坐上了東風21D原本的位置。出現這種狀態的主要原因主要得益於一種叫做氣凝膠超級隔熱材料的出現,這種材料只需要薄薄的一層就能隔絕千度以上的高溫,這使得東風17敢於採用耐溫只有170度的鋁合金作為彈體骨架而不用擔心重返大氣層時的高溫灼燒。

採用這種材料作為外部隔熱層不僅能使的東風17的彈頭內部儲存大量燃油讓其一直處於高超聲速狀態,而且還具備連續變軌而不掉速的能力。而這種材料最重要的功能當然是保護了東風17的雷達了因為這種氣凝膠是一種透波材料,由於不需要接替燒毀部分的備份雷達,所以東風17的雷達在同性能下能比東風21D做的小得多。而更小的雷達又更利於飛行器的修型,讓新彈頭獲得更好的飛行性能,射程對比原彈道導彈能提高25% 以上,這意味著用更小的導彈就能達成以前的戰略目的,讓同射程下的導彈的價格更加廉價。

雖然如今的東風21D已經老去,而彈道導彈反航母的傳奇卻並沒有結束,新的繼任者不僅在技術上全面超越了老前輩,作戰性能上也發生了明顯的飛躍,讓無法被攔截的反航母武器真正的變成了現實。東風21D從震撼世界的明星到悄然謝幕,只能說是:21D,時代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著皮卡打坦克 的精彩文章:

一個合成旅8個營,如今卻只有3個在拿槍打仗,其餘的到底在幹嘛
一眼認成宇宙戰艦駕駛艙,04A內部曝光,網友不相信這是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