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重要經典《太平經》在歷史上曾為禁經

道教重要經典《太平經》在歷史上曾為禁經

漢順帝時,琅邪人宮崇到皇宮門前獻上一部《太平清領書》,厚達170卷, 自稱是他的老師于吉在曲陽泉水上所得的神書。漢順帝沒有稱讚這部書,也沒有賞賜宮崇,將書收藏了起來。漢桓帝時,平原隰陰人襄楷再次推薦《太平清領書》,又不為用。雖未明文禁止,這種束之高閣的作法卻是不禁之禁。試想,皇帝不用,在統治階級中誰還敢用?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卷四《授于吉太平經》說,宮崇獻給漢順帝的書就是《太平經》。《太平經》為太平道的基本經典。《後漢書》記載,于吉神書以奉事天地、順應五行為主要內容,也有興國廣嗣之術。今存《太平經》與這一記載相符合。

漢順帝和桓帝將《太平經》束之高閣,據說是因為《太平經》「妖妄不經」「多巫覡雜語」。所謂妖妄不經等等,是一種含混其詞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因為《太平經》的一些內容包含著農民的願望。比如,《太平經》一些篇章反對過度剝削,譴責昏君和貪官污吏,主張男女平等,自食其力,周急救窮,嚮往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烏托邦社會。這些內容不合封建統治階級口味,隱藏著煽動民眾造反的可能性,使順帝和桓帝隱隱地感到不安。漢靈帝時,巨鹿人張角發動黃巾起義。張角利用原始道教太平道發動群眾,公然藐視不禁之禁,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它證明了漢順帝和桓帝的政治嗅覺是靈敏的。

黃巾起義

據《雲笈七籤》卷111引六朝《洞仙傳》記載,三國孫策平定江東,時有于吉傳道,士民事之如神,尊稱他為干(於)郎。孫策將于吉請到軍中為客,請他為自己占卜,以符水為將士治病。于吉道術高明,獲得將士廣泛的尊崇,將士們甚至「先拜吉,後朝策」。這種局面刺傷了孫策狹隘的專制主義的自尊心,令他擔心自己的統治地位受到于吉的威脅,於是他借故殺掉了于吉。孫策雖然只是武裝割據勢力,但封建專制主義的「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的政體和意識在他那裡並無不同。孫策的行為表明專制主義者對於有損自己威望、威脅自己地位的言行,哪怕是一點點影子,都是十分敏感的。

《洞仙傳》說,于吉屍解後,經常在孫策前後顯靈作祟,使孫策為刺客所傷,繼而恐嚇大叫,傷口迸裂而死。這是神話,隱蔽地譴責了孫策濫殺無辜的專制主義行徑。《洞仙傳》又說,孫策死後,「世中猶有事干(於)君道者」。這位於吉是否就是在曲陽水上得神書《太平經》的那位於吉,很難說清,但所謂於君道就是當年的太平道。這段記載表明,黃巾起義失敗後,太平道或轉入地下,或改頭換面繼續活動,《太平經》在漢末吳初繼續流傳。

東晉葛洪整理其師鄭隱家中藏書,簡略地抄錄了書目,寫成一篇文章,名為《遐覽》,收入《抱朴子內篇》。《遐覽》著錄曰「《太平經》五十卷,《甲乙經》一百七十卷」。《甲乙經》是《太平經》的另一個書名。《遐覽》表明,《太平經》在東晉時仍在流傳。

不僅如此,南北朝時期,孟法師等在「三洞」的基礎上,增加「四輔」,作為《道藏》的類別。其中一類叫做「太平部」,專收以《太平經》為首的道經。南北朝上距東漢末年時間已遠,朝代更迭,《太平經》似乎不那麼忌諱了,所以奉《太平經》為主要經典的道派居然能成為當時的主流道派之一。不過這些道派在當時的活動情況未能記載下來,後來顯然是沉寂了,融合到其它派別中去了。由於《道藏》七部分類法沿襲下來,《太平經》也隨著歷代編修《道藏》保存了下來,今存明《道藏》太平部收有《太平經》殘卷57卷和唐閭丘方遠《太平經鈔》10卷等。

與黃巾起義幾乎同時,張魯利用另一原始道教五斗米道割據巴蜀近三十年。張魯著《老子想爾注》,令教民誦習。從今存《老子想爾注》半部殘卷中倒是看不到反映農民思想的內容。況且張魯最後投降了曹操,五斗米道的命運要比太平道好得多。但五斗米道分化了,一部分轉變為貴族道教,一部分仍在民間,淪為「淫祀」。由於原始道教具有反叛性格,故而承繼東漢的三國和兩晉政權,無不對原始道教時時防範。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晉武帝司馬炎等均數次廢禁「淫祀」,曹丕甚至禁祀老子。雖然至今沒有發現魏晉統治者頒布的禁毀《老子想爾注》的命令,但可以推斷《老子想爾注》等原始道經不為統治階級所歡迎。明《道藏》未收《老子想爾注》,《老子想爾注》多虧敦煌遺經才保存下來。

本文轉載自「騰訊道學」

往期文章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道教詩詞 贈劍客
卜運算元·四大因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