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950年,駐守在中國的蘇軍部隊,兵力一個集團軍,海陸空兵種完備

1950年,駐守在中國的蘇軍部隊,兵力一個集團軍,海陸空兵種完備

1945年,120萬蘇軍南下攻打日本關東軍,隨後日本投降,關東軍被運往西伯利亞修鐵路,而蘇軍則控制了東北。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內容,蘇軍將繼續在東北地區駐派駐軍隊,巔峰時期兵力超過了30萬人。

原本這支部隊應該在1952年開始撤軍計劃,但因為朝鮮戰爭爆發的原因,他們的撤軍時間延遲到了1955年,所以蘇軍實際控制東北的時間長達十年。

30萬駐軍以蘇聯陸軍第39集團軍為主力(蘇聯最大的編製是方面軍,相當於集團軍群),這是一支合成部隊,步兵師、機械化師、炮兵師、坦克團、防空團、火箭炮團、通信團、工兵團等等,兵種配置較為較多。

除此之外,為了增強駐東北蘇軍的火力,蘇聯又派遣了一支預備炮兵軍(三師一旅)。這裡需要注意一點,雖然名字上帶有「預備」,但實際上這支部隊並非臨時組建的預備役,他們的兵員都是從精銳的直屬炮兵部隊抽調的,無需磨合就具備了很強的戰鬥力。

空軍方面,駐紮一個軍的兵力,包括三個殲擊機師、一個防空大隊、一個偵查大隊。

海軍方面,由四大艦隊之一的太平洋艦隊分設旅順口司令部,軍艦包括護衛艦、佈雷艇、潛艇、快艇、轟炸機等等,並且在旅順口擁有完整的修船廠。

其實從這些信息不難看出,當時駐東北蘇軍的配置非常完善,海陸空兼備。

一直到1955年,赫魯曉夫提出撤軍計劃,大部分兵力換防到了蒙古國,成為駐蒙集團軍群的一員。

至於他們的裝備,大部分都留給了中國,其中無償移交的主要是設備、場地與部分海軍艦隻,而有償移交的包括1113門火炮、357輛戰車,359架飛機和63艘艦艇。以陸軍的裝備為例,中國組建了一個機械化師、一個野戰高射炮師、一個反坦克炮師、一個加農炮旅,這才消化了這些裝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周路38號 的精彩文章:

1918年德國陸軍,扛火焰噴射器堵住堡壘出口,讓敵人無處可逃
法國與德國聯手設計的直升機,與虎式坦克同名,本可以稱王,卻中途無奈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