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醫聖名方首次公開!一個方子治癒多種癥狀,無需辯證!

醫聖名方首次公開!一個方子治癒多種癥狀,無需辯證!

「臟躁」是一個中醫病症名,表現為無緣無故而發悲愁、煩躁,或為芝麻小事而哭泣、易怒,或伴有失眠,頻頻打呵欠甚至昏迷等,屬於抑鬱性精神病症。

中醫學認為,此病症多由陰虛血少、心神失養所致。凡具有上述表現而符合此病機者,無分男女老幼,皆可使用甘麥大棗湯治之。

此方組成簡單,葯僅三味,全是平常可食之物,充分體現了葯食兩用的精髓,功能為養心安神、甘緩和中。

常用劑量:小麥15克~30克,甘草9克,大棗7枚~9枚。水煎成湯,飲湯食棗即可。

大棗可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是方中重要的藥味,所以古代醫生有時乾脆簡稱此方為「大棗湯」。古代名醫應用本方有確切的療效,並有驗案流傳。

南宋名醫許叔微(1080年~1154年)遇到一位婦女患了臟躁病,「悲泣不止」。

他想到了大棗湯這一古方,於是備好了葯給她服用,還真靈驗,「盡劑而愈」。他將這一成功案例載於《普濟本事方》中。

南宋時,有一位叫程虎卿的,其婦人在妊娠四五個月時得了臟躁病,「慘戚悲傷淚下」,求醫拜神都治不好。朋友管周伯告訴他說,我家先人曾經告訴我,治這種病用大棗湯就行。

程虎卿把方子抄來,「借方治葯」,竟然「一投而愈」。婦科名醫陳自明(1190年~1270年)得知後,就收錄在了《婦人大全良方》中。

甘麥大棗湯主治的這兩則病案很有代表性,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第二十九卷論述大棗時,一併收錄。

從張仲景創製到今天,此方一直是中醫治療「臟躁」常用的方劑。後世醫家在臨床實踐中擴大了應用範圍,凡神不守舍、情志抑鬱屬於心血不足、心失所養所致者,都可以在本方基礎上加減。

甘麥大棗湯確有鎮靜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緩解急迫性痙攣的作用。現今臨床更將甘麥大棗湯加減,擴展應用於更年期綜合征、神經官能症、不眠症、幼兒夜啼症、百日咳、夢遊、癲癇、胃痙攣、竇性心律不齊、心臟神經官能症,以及易疲勞、頻作呵欠等見有心悸脈促,凡屬於心經氣陰兩傷病機者,皆宜。

但屬於陰虛火旺或痰火上擾所致,則顯然不是甘麥大棗湯的適用證。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關於更多健康方面的資訊,請關注」康盛好方「公眾號。由於留言區受限,有需要諮詢或留言互動的,可以在公眾號後台留言,我們看到後會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盛好方 的精彩文章:

這幾個小驗方幫了無數耳鳴、耳聾、眩暈的人
脾腎雙調人不老——國醫大師教你這樣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