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 | 關於謙虛的對比認知

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 | 關於謙虛的對比認知

作者:袁老師

來源:星陪伴(xinghuivip)

歡迎來到《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我是靳濰,一起探討怎樣培養出優秀孩子。我不敢說自己是super mommy,但是能自豪的誇耀,我的兩個孩子都非常優秀,他們都在8歲時選入加拿大天才培養計劃。很多父母都向我請教育兒經,因為我有作為媽媽最接地氣的,直接來源於生活的教育經驗。我的分享內容比較豐富,涉及到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比如學業、性格、品德、課外活動還有親子關係等等。只要是我深有感觸的,我都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探討。畢竟養兒育女就是點點滴滴日常生活的積累。

接下來的分享我會從真實故事出發,這些切身經歷寫成了我和孩子的成長日記。我會寫成心得,一些心得是我很得意的,可以作為參考;一些是我錯失過非常後悔的,可以作為提醒。通過這種方式,我會毫無保留的跟你分享、交流、進步。此外我也會談到跨國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教育經驗,如果你打算送孩子出國留學,我想你也能有所收穫,讓我和你一起為我們孩子的成長加油!

今天這節課,我想從發生在我女兒「小咕哩」身上的一件事情談起,主題呢,要來談一談,我們怎麼認識謙虛?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競爭環境下,謙虛應該怎樣定義,如何去恰當表達而不引起周圍人的不快?

「小咕哩」學鋼琴,在音樂學校的同齡孩子中表現一直很優異,老師非常喜歡她,看重她,可以說她絕對是老師最年幼、最可愛的得意門生。

今年二月學校呢決定舉行一場春節演奏會慶祝中國新年,就邀請了很多優秀學生參加演出,其中有中國背景的,也有其他文化背景的。

小「咕哩」演奏了一曲貝多芬的奏鳴曲,整體效果很驚艷,當場就有家長向我祝賀,老師事後也跟她擊掌,說:Good job ,Fiona!

在這裡呢,我想稍微介紹一下鋼琴老師的背景,以便稍後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我接下來要說的文化衝突,或者理念衝突。

老師出生在加拿大,父輩是波蘭裔,長在兄妹眾多的大家庭,小時候呢家教非常嚴格,是比較典型的老派紳士。

應該是特別喜歡「小咕哩」吧,所以在音樂會結束的第二天,他專門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表揚「小咕哩」郵件是這樣寫的,

Great job to Fiona, you were the most musical and played the most completely.

翻譯成中文呢,就是:Fiona你真棒,你的表演是最具音樂性的,同時是最完整的。

「小咕哩」看了老師的稱讚很興奮,我想出於禮貌,應該給老師回一封信,她自己也很願意。孩子的回信是這樣寫的。

Hi, This is Fiona here.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s. I know that I worked hard on my piece, at least!

你好,這是Fiona在回信。謝謝你的表揚,至少我知道我練得很認真。

You compliment me, but I actually do not think I am always the best. Michael and Tony were pretty good…

你表揚我,但我覺得我不總是最好的。麥克和托尼也很不錯。

Everyone is special in their own way.I am not definitely the best.But thanks anyways!!!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肯定不是最棒的,不過還是謝謝你。

雖然呢,做大人的不應該偷看孩子給老師的信,但我為了預防萬一,還是偷偷瞟了一眼。在我看來,「小咕哩」這封信寫得又謙虛,又禮貌,顧全大局,沒什麼問題,所以就讓她click,發送了!

沒過幾天是「小咕哩」上鋼琴課,才走進教室就發現老師的表情可不像平常那樣笑容可掬,簡單問候以後老師也不像往常那樣馬上進入音樂,反而是稍帶嚴肅的說:Fiona,lets talk about your email first.

當時我還傻傻地以為老師會表揚「小咕哩」的回信寫的好,誰知道接下來老師的一番說話,讓我意外地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總結來說,老師認為「小咕哩」的信寫的不夠真誠,有很多言不由衷的成分,結果是令老師的表揚顯得很虛偽。

當時我並不能完全消化老師的這種理解,甚至有點為「小咕哩」感到委屈,不過後來我反覆思考老師的意思,並對比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下對「謙虛」的理解,嘗試性得出一些結論。其實,就算是現在,對這些結論我還是沒有絕對的信心,所以呢,也真心地希望課堂里的爸爸媽媽,在分享了這節課的內容後能跟我一起探討研究。

老師或許覺得「小咕哩」的回信有點老成世故,其成熟度超過了她9歲的實際年齡。我卻覺得她低調謙虛,符合我們一貫的教導方向。

中國式謙虛可以說是非常獨特的文化現象之一。不管心裡怎麼想,表面上都要表現出低調和禮讓,這種意識深入骨髓,並耳濡目染影響著孩子們。

我理解中的謙虛,絕對不是說自己不行,而是為了表現出對周邊人的善意,說明自己在取得某種成就的同時呢,也不要輕視別人,避免沾沾自喜。體現在「小咕哩」的信里,就是她不忘讚揚麥克和托尼。

展現友善、發揮謙虛的時候,如果處在統一的中國文化背景下,似乎不是大問題,我們都習慣了,知道是怎麼回事。

比如說: A爸爸對B爸爸說:「你兒子真厲害,比我兒子強多了!」

B爸爸會說:「哪裡哪裡,不如你家兒子。」

這種情境下,B爸爸不一定真心覺得自己兒子比不上A的兒子,只是為顯得謙虛罷了。

再深挖掘一點,A爸爸的讚美也不一定是完全真心的,特別是「比我兒子強多了」這一句。

這種謙虛的你來我往,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每天都在用,但因為鋼琴老師身處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理解偏差就出現了。

我們認為,老師寫信可能只是出於鼓勵和善意,而不是文字中表現出的真心讚美。

但讓老師沮喪的,自己的評價遭到「小咕哩」的懷疑,好像在暗示,老師的表揚言過其實?

作為一個醉心古典音樂的學院派音樂教育家,老師覺得自己的credit,也就是信譽,受到了損害,所以生氣了。如果你懷疑我的讚賞,是不是也懷疑我的音樂造詣和教育能力呢?所以他嚴肅地告訴「小咕哩」,自己的評價不是心血來潮,而是言有所指,如果隨便懷疑別人的評價,將來會遇到很大的問題。

其次,在老師的立場上,表揚你就是表揚你,沒有潛台詞說其他孩子不如你。

「小咕哩」的回信把其他孩子打包稱讚,似乎是站在一種優越的立場上,提醒老師說,別忘了表揚其他孩子哦。

對別的孩子進行評價和比較並不是和老師交流的主要內容,那把它加進去是為什麼呢?在老師看來這也是不適當的。

還有一個猜測是,老師可能會驚詫於一個才九歲的孩子,就開始揣摩別人的意圖,就開始為了讓別人開心選擇性使用語言。這讓我想到寶貴的童真,我們需要鼓勵孩子們表現真實意圖,不要過於擔心別人的看法和評價。

老師說完以後,「小咕哩」的眼淚差點就要從眼眶裡掉出來了,連我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第一反應是老師是不是過於嚴厲了,但根據老師一直來對「小咕哩」的疼愛和教導,我相信他是出於認真負責的態度,是希望孩子更好才這麼說的。所以我沒有為孩子當場辯護,而是努力去體會老師的立場,也才有了今天的這一番探討。

當然,西方社會也不是一片凈土,事實上哪裡都有圓滑世故的作派,但其他文化圈對謙虛的理解好像跟我們有不小偏差。如果在比較單純的競爭環境下,更是這樣,比如在高校和研究機構里,謙虛就等於承認自己技不如人、不夠資格,禮讓就等於是說,我不需要這個機會。

記得我看過一篇報道,在美國名校,一個中國博士生和他的導師一起完成了一篇論文,其實呢,99%的工作都是這個博士生完成的,老師只提供了必要輔助。論文署名的時候,老師說:「你的名字放在前面吧」,但這個中國博士生因為謙虛,覺得導師畢竟是導師,不敢「僭越」。就說:「不用不用還是把您的名字放在前面吧。」後來,這篇學術論文獲得了很大成就,可因為博士生不是第一署名,成就和光芒投射不到他身上,導師在行業內的地位呢提升更高了,謙讓的博士生反而畢業後很久都沒有找到理想工作。

所以啊,也希望我們的這番探討能給有計劃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們提個醒,過分謙讓在西方不是美德。

在孩子的群體里,沒理由的謙讓更是災難性的。我記得「小咕哩」小時候帶她去滑滑梯,一群孩子都自覺排隊,輪流爬上去。輪到「小咕哩」了,她身後有個個子特別小的小孩,嗖地就鑽到她前面。可能平常我們經常教育她 ,不要爭搶,要禮貌、會禮讓,「小咕哩」很自然就退後了,小不點順利上去了,可是當「小咕哩」準備上時 ,後面的孩子都來插隊了!他們的理解是,你可以讓他,也可以讓我!一個插隊了,後面都跟著插隊,把「小咕哩」當透明,有意思的是,他們搶得很有秩序,插隊也是按照排隊的順序來的。

太過於禮讓有時候就是軟弱,尤其在孩子的叢林法則里,我後來對女兒的教育就淡化了禮讓,因為她本質上是個很善良的孩子,我鼓勵她,是自己的就要爭,有人搶也不能讓,我們不欺負別人,但不能拱手讓出屬於自己的機會和資源。

西方文化里欣賞的謙虛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很有自信同時信念感強。可是如果一個人還沒有豐厚的成就,難以給人信任感,謙虛就會顯得沒有底氣,甚至虛偽。所以對於小孩,老師更注重的是讓他們不斷嘗試、不斷努力,要work best !

好了,今天的分享差不多了,不知道大家對「小咕哩」的「郵件門」有什麼看法,會覺得孩子無辜,老師過分嚴厲?還是會覺得老師很有道理?歡迎你給我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最後請大家放心,「小咕哩」神經堅強,「郵件門」沒有給她帶來明顯打擊,她對老師還是一樣親近信任,我曾問她:「咕哩,有沒有生老師的氣?」她說:「當然不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比較認知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