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全國焦慮人口突破5000萬:你不焦慮,才不正常

全國焦慮人口突破5000萬:你不焦慮,才不正常

人類一開始就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人的焦慮是與生俱來的。

這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觀點。

不管你是不是認為我在有意製造恐慌,中國已經進入了全民焦慮的時代,這已經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大數據顯示,2019年全中國焦慮人口已經突破5000萬,抑鬱症確診人數已經突破8000萬。

更可怕的是,這個指數還在逐年上升。

明明國家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顯著提高,但為什麼焦慮人口反而越來越多?這難道是個悖論嗎?

今天淺析我對焦慮的一些看法。


為什麼我說焦慮是不可避免的?

在數學上,我們用子集和全集來區分元素的關係。

在這裡,焦慮就是壓力的子集。焦慮是壓力,但壓力不全是焦慮。

當壓力擴大到一定程度時,產生焦慮也是無可厚非。

而對於壓力,無非是兩種看法。

一種是認為壓力有害,阻礙學習和成長,是負面的。

另一種則認為壓力是積極的,應該加以利用。

有趣的是,2014年哈佛大學做的一項調查中,八成以上的美國人更傾向第一種。

他們認為壓力是消極的,影響了他們的幸福指數,應該避免壓力和焦慮。

同樣來看看中國的幾組數據。

不說北上廣,2018年成都的房價是15000元/平,同時期平均薪資水平是4600元/月。

簡單換算以後,你會發現我們大概要不吃不喝27年,才能買得起一百平的房子。

當然有人會說,工資會漲。但房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再說學歷。

2018年,全國高考考生突破1000萬,其中約600萬考生無緣本科,同時期研究生報考人數突破300萬。

兩項數據都創造歷史新高,並且逐年上漲。

依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場面,橋還是那座橋,但人馬越來越多。

別說什麼你沒有壓力,總在有比你優秀的人給你壓力。

因為人是時代和環境的產物,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才敢說焦慮是不可避免的。


你正在享受焦慮帶來的好處

辯證唯物法的思想告訴我們,要看到事物的兩面性,客觀、全面地看待事物。

對於焦慮也是如此。

雖然所有數據都彷彿在告訴我們,焦慮是洪水猛獸,我們要遠離焦慮,緩解壓力。

但你不得不否認的第二點是,你正在享受焦慮來帶的好處。

天天喊著學習壓力大的你,在考試來臨的緊張日子裡,效率大大提升,生活作息都刻意變得規律起來。

天天喊著工作壓力大的你,在領導的苛責下,業績日益精進,業務能力越來越嫻熟,成為了獵頭市場上炙手可熱的人物。

我分明看到你闖過一個又一個重壓,取得了平時未曾想過的成就,在一番喜悅過後,又地栽倒在了下一個重壓之下,痛並快樂著。

......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消極的時候,把責任全推卸給了焦慮,卻恰恰忽略了焦慮帶來的好處。

1、焦慮加快了你的認知速度。

當焦慮到來時候,你的身體會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化:交感神經指導你聚集能量應對壓力,肝臟努力地排出脂肪和油,心臟加速了氧氣和糖分的運輸。大腦和肌肉接收到了更多的能量,腎上腺素喚醒了感知。總之,你會更快的分析感知到的事物。

2、壓力鼓勵你社交。

這是因為受壓時,腦垂體分泌了一種叫做催產素的物質的東西。它被譽為「擁抱荷爾蒙」,使得你的大腦創造你對社會關係的渴望,增強你對他人的關愛,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會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和焦慮做朋友?

就像阿德勒所說的,普遍存在的自卑感激發了個體的創造力。

所以,戰勝焦慮的第一步就是正確找到應對焦慮的關鍵技巧,區分理智的焦慮和盲目的焦慮。

這幾點建議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1、別被環境同化,尋找更優秀的圈子。

在同一個環境里過久,不論好壞,你大概率都會被「同化」,還有可能不自知。

但是你要記住:鴨群里沒有白天鵝。

長期處於一個負面的環境中,只會讓你的三觀、思考能力不斷下降。就像溫水煮青蛙,等到真正想要跳出圈子的時候,發現身邊都是一模一樣的「你」。

如果你不甘於眼前的環境,及時告別不適合的他們,尋找新的、更優秀的圈子。

正如那句:「願與白樺而鄰,不與菟絲交纏」

2、提升自己。不斷學習。

比尋找優秀圈子的更好辦法是,自己建立一個優秀的圈子,這是「吸引力法則」:你是什麼樣的,就會吸引到什麼樣的人。

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整個圈子的氛圍是完全不同的,是一種蓬勃向上的朝氣,你成就的圈子,圈子也在推動著你的前進。

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新的認知,不斷進步。

3、堅定自己的信念。

如果你因為現在做的事情短期沒有得到回報而焦慮,那你大可不必。

有句話說:「你相信什麼,就會看見什麼」。這並不是自我麻痹的心靈雞湯。

在心理學上,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時,心裡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會主觀的去佐證這個心理預期。

也就是說,當你產生負面情緒時,大腦會不斷尋找材料才強化你的臆測,讓感情得以宣洩。那你真的就被大腦欺騙了。

同理,如果你堅定自己的信念,大腦就一樣會給你傳遞激勵自己信息。

是的,你相信你什麼,就真的看到了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焦慮 的精彩文章:

當你感到焦慮時,不知道如何做?記住這五種方法
中年人的焦慮不是換個賽道就能解決:找到底層邏輯擁有人生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