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細雨生寒,林紅柿繁

細雨生寒,林紅柿繁

每個人

都具有創造的潛能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讓世界看見你

無限可能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

以下為圖文

蟹肥菊黃,柿紅稻香,

秋似昨日,恍然孟冬。

西風作北風,遍地荒蕪,

冬來秋已往,萬物收藏。

荷塘枯,白樺疏,滿目蕭然,天地始肅,

此時節,唯有柿子枝頭掛,火紅似燈籠。

冬雨冷,寒風冽,一夜寒一夜,

歷盡北風催、秋霜染,

柿子已然成熟。

-

「桑條初綠即為別,柿葉半紅尤未歸。」

淹留他鄉的遊人偶然望見半紅的柿葉,

最先想起的定是家鄉火紅的柿子。

興許是思鄉的緣故,他鄉的柿子終歸不如故鄉的甜,

可每每柿子成熟便還是會買上幾個,

咬開脆柿,細細品味,

似是要將思念也一起吞進腹中。

-

葉子初紅時,柿子滋味酸澀,還不能採摘,

此時宜賞柿望柿,

靜坐山間,賞藍天碧雲映紅柿。

亦有寫生人支起畫板,

藉手中紙筆繪一幅山林秋柿。

再過些時日,待到柿子成熟,

便會有文人吟詩作賦詠柿,

北宋詩人張仲殊便曾作詩稱讚柿子:

「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

輕勻絳蠟裹團酥,不比人間甘露。」

-

最是一年豐收時,葉紅柿繁掛滿枝。

普通農人是不會畫柿詠柿的,

於他們而言摘柿才是最愉悅的事情。

猶記兒時,霜降前後,

漫山遍野的柿子樹,紅紅火火,好不壯觀。

值此時,村裡人呼親朋,喚好友,相邀摘柿子,

傴僂提攜,往來不絕。

-

男人們爬上樹去摘柿子,

稍矮的柿樹徒手便可爬上去,

遇到高一點的索性便搬來梯子,

女人們便在樹下接籃子,放柿子。

孩子們只能摘些低矮的柿子,

聽話的則乖乖放入筐中,

遇到嘴饞的,准會偷吃幾個。

-

村人摘柿子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實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的用麻繩吊著裝滿柿子的籃子,

從樹上緩緩放下。

也有直接用舀子來採摘的。

樹下人高高舉起舀子,

用鐵鉤鉤緊柿子,往後輕輕一拉,

柿子便落入布袋,將布袋裝滿後,

再輕輕放下舀子,拿出柿子放入筐中。

摘柿的人們皆沉浸於這豐收時刻,

就連蕭瑟的秋也因柿子而熱鬧非凡。

-

入了冬,便是最喜凍柿子。

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中曾這樣描述吃凍柿:

「他買了個凍結實了的柿子,

一口下去,滿嘴都是冰淩!

紮牙根的涼,從口中慢慢涼到胸部,使他全身一顫。

幾口把它吃完,舌頭有些麻木,心中舒服。」

是了,寒冬食凍柿,要的就是那份刺激。

此時節雖風吹絨雪,天寒地凍,

室內,卻是升起火爐暖意融融,

久了竟還有些燥熱,

取來凍柿子咬一口,清脆香甜,

冰淩與果肉交融,在口中化開,

這獨屬於凍柿的美味,絕無僅有。

-

秋柿子酸澀,凍柿子寒冷,

不如曬成柿餅,

時間與陽光讓柿餅結了層薄霜,

不再酸澀,少了寒涼。

如若覺柿餅甜膩,

亦可切絲泡水煮成果香濃郁的柿餅茶,

就著寒冬午後一抹暖陽,

品茶讀書,閒聊胡侃,享冬韻綿長。

-

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載,

柿有七絕:

「一多壽,二多陰,

三無鳥巢,四無蟲蠹,

五霜葉可玩,六嘉實,

七落葉肥滑,可以臨書。」

-

因「柿」諧音「事」,

古人便將諸多喜慶吉祥的內涵融入其中,

如「四世同堂」、「事事安順」、

「事事有餘」、「事事清白」等。

又或與「如意」之物組合在一起,

組成「事事如意」的吉祥圖案。

囙此,柿子被古人列入喜慶果品,

常用於生辰、慶賀、婚禮之器物,廣為流傳。

-

《本草綱目》載:

「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

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

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

柿子清脆甘甜、清熱潤肺,

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

但多吃易導致營養不良,

空腹吃會引起胃結石,

與蟹通吃更會令人腹痛腹瀉,

囙此切記柿子雖美味,

卻不可多吃、空腹吃、與蟹同吃。

-

文字撰寫|目錄君設計支持|伯仲舍工作室

手藝門中國 ? 手藝文化傳播平台

google谷歌文化學院中國合作夥伴

在這裡看見好手藝

手藝門掌門人私人微信

——精品熱銷好物推薦——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藝門 的精彩文章:

被應采兒種草!墨鏡這麼放!這隻義大利包包的小心機,萌出天際!
身價7億,28年來把錢全投到400多套破舊的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