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幹掉巴格達迪沒啥用?美軍反恐如同「打地鼠」 極端組織或瘋狂報復

幹掉巴格達迪沒啥用?美軍反恐如同「打地鼠」 極端組織或瘋狂報復

當地時間2019年10月26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最高頭目巴格達迪在美軍追捕過程中自爆身亡。

據外媒報道,巴格達迪的最後藏身地點位於靠近土耳其邊境的敘北部省份伊德利卜境內。按照美總統特朗普的說法,美軍行動得到了土耳其、俄羅斯、伊拉克的幫助——伊拉克提供關鍵情報,俄羅斯、土耳其則開放部分空域,允許美軍飛機進入戰區投送突擊隊和發動空襲。

這次「多國聯合反恐作戰」的確打得漂亮(美軍無人傷亡),而從過去13年的戰績來看,美軍已先後打死多名「恐怖大亨」——2006年6月7日,「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首領扎卡維遭空襲身亡。2011年5月2日,「基地」組織最高頭目本·拉登被美軍「海豹」突擊隊打死。2011年9月30日,「基地」組織「理論家」安瓦爾·奧拉基殞命葉門。

但這3個「大魔頭」的死,不僅沒能真正消除威脅,反而讓美軍陷入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美軍的反恐就好比「打地鼠」,打掉一個卻冒出來更多。

先說扎卡維。這個約旦人從一介名不見經傳的「街頭小混混+酒鬼」,後來通過赴阿富汗參加抗蘇游擊隊、投靠本·拉登,用前者給的20萬美元經費拉起一支隊伍,最終搖身一變成了「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首領。

扎卡維心狠手辣,他將外國駐軍、宗教場所、聯合國代表、埃及和俄羅斯外交官、伊拉克政府機構乃至外國遊客、伊拉克平民都列為恐襲目標。2005年11月9日,他還製造了約旦首都安曼3家酒店的連環爆炸案,導致170餘人傷亡。據英國BBC報道,2003至2006年短短數載,扎卡維就指使手下殺害了數千人。

為此,扎卡維不僅被約旦、伊拉克等國列為頭號通緝犯,美國也於2005年懸賞2500萬美元(與本·拉登的懸賞金額相同)捉拿或幹掉他。2006年6月7日,美軍在得知扎卡維藏身地點後,派出一架F-16C戰鬥機投擲2枚總重460公斤的制導炸彈,將其「定點清除」。

然而,扎卡維的死非但沒有削弱「基地」組織,反而招致了後者的瘋狂報復。扎卡維被炸身亡後的4個月里,伊拉克恐襲活動激增,平均每天發生90起,造成374名聯軍士兵和上萬伊拉克人喪生。2006年10月13日,「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改名「伊拉克伊斯蘭國」(ISI)。又過了幾年,巴格達迪於2010年5月16日宣布擔任新首領,由此掀起了新一輪更大規模的恐怖主義浪潮。

再說本·拉登。關於他的生平,大夥早已耳熟能詳,此處不再贅述。但需要說明的是,在被美軍摸上門幹掉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本·拉登出於安全考慮,很少公開露面,他對「基地」組織的控制已經從實際領導者轉變為精神領袖。

儘管如此,本·拉登之死還是「捅了馬蜂窩」。比如在利比亞,2012年9月11日就發生了美國駐班加西領館遭襲事件,包括時任美駐利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在內的4名美國人喪生。此事的幕後黑手之一,正是「基地」組織馬格里布分支(在北非活動)。

而在本·拉登的故鄉葉門(沙特是他的家族發跡之地),「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也發誓給前者「報仇」,這就牽涉到了第3個「大魔頭」——安瓦爾·奧拉基。

奧拉基不但是「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的核心成員,還被中東媒體稱作「網上本·拉登」,以此形容他通過互聯網大肆招募信徒、唆使發動恐襲的罪行。作為一個出生在新墨西哥州的美國人,奧拉基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還差點拿到常青藤名校——華盛頓大學的博士學位。

但前者的聰明才智卻沒用到正道上,經他蠱惑、欺騙而「走上邪道」的海外信徒包括美國軍醫(製造胡德堡基地槍擊案)、奈及利亞「富二代+官二代」(引爆民航飛機未遂)、有MBA學位的財務分析師(製造時代廣場汽車爆炸案)、21歲英國女生(刺殺英國前內閣大臣未遂),等等。

鑒於奧拉基熟悉歐美國情,對西方人的「洗腦」本領也十分了得,美國懸賞500萬美元追殺他,最終於2011年9月30日在葉門山區用無人機發射導彈將其幹掉。

然而,奧拉基之死並未遲滯「基地」組織在葉門攻城略地的步伐,2015年葉門爆發全面內戰、沙特聯軍入侵之後,極端分子趁亂佔據了葉門東北部及南部沿海的大片土地。雖屢遭美國、阿聯酋打擊,但「基地」組織還是在葉門站穩了腳跟——如今其勢力延伸到4個省份,控制超過500公里長的海岸線,每天海上走私收入達200萬美元。

同樣的,巴格達迪之死也不會導致「伊斯蘭國」(IS)的「戰略性失敗」。美國白宮反恐事務前高級主管賈韋德·阿里就指出,IS有很強的恢復能力,而這正是「美方從消滅本·拉登行動中得到的經驗教訓」。

實際上,自從2014年11月在伊拉克北部重鎮摩蘇爾差點被美軍空襲炸死以來,巴格達迪就一直處於「東躲西藏」的潛逃、蟄伏狀態。因為怕行蹤暴露,他經常隔上一年半載才對外發布一段錄音,以此鼓舞部下士氣,並闢謠自己身亡的傳言。

儘管巴格達迪早已放棄對一線武裝的指揮權,但散布在伊拉克、敘利亞境內的IS殘部卻各自為戰,給國際反恐力量造成很大麻煩。以敘利亞為例,2018年8月6日至11月20日,敘軍調集2個裝甲師和特種部隊,在俄軍戰機支援下圍剿盤踞在敘南部蘇韋達省艾薩法地區的IS武裝,苦戰100多天,以傷亡千餘人的代價打死極端分子428人,代價頗為巨大。

而今巴格達迪雖然身亡,但光是流竄在敘境內的IS殘部據稱就有至少5000人,仍控制著該國腹地一些領土。而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在敘東北部發動的「和平之泉」行動,趕跑了當地庫爾德武裝,也使得不少IS俘虜趁機越獄,給今後的反恐留下隱患。

事實證明,對恐怖主義最有效的打擊手段莫過於剷除使其滋生的土壤。以俄羅斯為例,通過2場代價不菲的國內戰爭,將大批車臣極端武裝主力殲滅,殘部則被驅趕至境外。雖然殘餘車臣極端分子還試圖在烏東地區、敘利亞、伊拉克興風作浪,但對俄國土安全威脅已不大。

與此同時,俄羅斯強力扶持親中央的卡德羅夫父子執掌車臣大權,一方面許其以高官厚利,讓卡德羅夫家族及親信在當地稱王稱霸、富甲一方,從而死心塌地效忠俄聯邦。俄政府還投入超過20億美元對當地進行戰後重建,提高民眾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俄羅斯又限制小卡德羅夫(其父2004年遇刺身亡)麾下常備軍(都是沒有重武器的輕步兵)規模,並時常調動該部精銳開赴境外(如敘利亞)執行反恐任務,藉助「車臣人打車臣人」的辦法分化、瓦解這個桀驁不馴的高加索山地民族。

據英國《金融時報》介紹,目前車臣人均GDP超過6200美元,失業率從2005年的60%降至20%以下,當地工業產量(主要是石油開採)、建築業、製造業的增速是全俄平均水平的4至8倍。而戰爭期間布滿地雷和彈片的土地,有很多已被改造為碩果累累的巨型溫室大棚,當地出產的蘋果、草莓暢銷俄羅斯和歐洲多國。

由於社會安定、經濟復興,再加上歷史文化因素影響,「觸底反彈」的車臣「生娃速度」(截至2018年當地人口約144萬)竟然是全俄平均水平的近100倍。可見,沒有誰天生就是極端分子,只有消除貧窮落後、制止衝突動蕩、阻斷極端思想傳播,才能從根上遏制、防範恐怖主義捲土重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突擊手 的精彩文章:

美國8次出賣庫爾德人?軍援土耳其殘酷鎮壓 放任薩達姆毒氣屠殺
土耳其打仗真夠狠!不僅讓庫爾德人自相殘殺 還調來「俄軍仇敵」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