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老人帶娃:「再苦不能苦孩子」,年輕父母帶娃:「再苦不能苦自己」

老人帶娃:「再苦不能苦孩子」,年輕父母帶娃:「再苦不能苦自己」

曾經看過一部綜藝節目《奇葩說》,裡面有一個這樣的話題:如果每周陪伴孩子低於12小時,就取消爸爸的稱號,你會同意嗎?

正方的觀點是:支持。父母和孩子都是彼此唯一的觀眾。

而反方則認為:要尊重家庭多元化,也就是要尊重成長多元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90後、95後開始當起了父母。父母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教育孩子上,也出現了很大的分歧。

而根據最新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修改,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王紅軍提出建議:「與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的家長與監護人,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陪護與交流,每周應不少於10小時。」但是目前的現狀是很大一部分父母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帶。

老人帶娃:「再苦不能苦孩子」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心態是會發生一定變化的。就像是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初次為人父母,還不知道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因為可能自己本身就還是個孩子。而在老一輩的價值觀中,孩子是生命的延續,不能苦了他們。

陳姨是我們公認的對孩子絕對溺愛者。她是今年剛被接到這裡來的,因為兒子兒媳婦要忙著上班,而孫子要上學,他們就把陳姨接到了這邊幫他們帶孩子。

每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都會擠公交。而放學的時間段本身很擠,她們就會沒座位。有時候有好心人讓了一個座位給陳姨,她會讓孫子去坐,自己站著。今年快60的陳姨,一站就是半小時。還有一次,孫子想要買了一個玩具,挺貴的,而且家裡面已經有兩三個了。孩子媽媽就不給他買,事後陳姨知道了,還是給了孫子零花錢,讓他自己去買。諸如此類的事情太多太多,在陳姨的眼中,孩子嘛,他想要就給他了。

年輕父母帶孩子:「再苦不能苦自己」

玩自己的遊戲,讓孩子一邊玩去。有部分當父母的,想著自己每天都在辛辛苦苦上班,好不容易到周末可以休息了,然後就開始打遊戲,把孩子晾在一邊。或者是直接給孩子放電視,不讓他打擾到自己。對於輔導孩子功課什麼的,根本不在意。

委員李康說:「我們到學校調研,幼兒園、小學老師都反映說,現在最困難的不是在於怎樣教孩子,而是在於要教會孩子的父母們如何當父母。城市中很多情況是老人幫年輕父母帶孩子,年輕父母回來不理家務不管孩子,有些甚至打遊戲都忘了孩子的存在。」他認為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意識逐漸減弱,一般會丟給老人就不再過多管教。而老一輩教育孩子的思想和現在的思想是不一樣的,孩子們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很危險。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且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由有關部門依法納入社會徵信系統予以記錄。

陪伴孩子,是最長情的告白

無論是老人也好,還是年輕的父母們也好,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都是一門必修課。老人們過於溺愛孩子,導致孩子們有養尊處優的習慣,而年輕父母們過於忽視孩子的心理,會影響親子關係。陪伴孩子,不是說雙方傻坐著消耗時間,而是要溝通交流。父母可以主動打開話匣子,問孩子今天玩了些什麼,有沒有什麼收穫?碰到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要告訴孩子們,爸爸媽媽很愛她,他們是第一次當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有什麼錯誤可以讓孩子們指出來。要主動詢問孩子們的意見,引導他們敞開心扉,而不是彼此關上心門。

對於那些沉浸在玩遊戲、玩手機中而不管孩子的父母,就要注意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會依法納入社會徵信系統予以記錄。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父母們忙著玩手機,孩子走丟了都不知道,或者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父母們也熟視無睹,因為心思只在手機上面。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中處於第一位,父母們會怎樣做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0育兒 的精彩文章:

孕媽怒懟婆婆:「我真不能幹重活,別再拿你年輕時候和我比了!」
孩子在校被欺負,告訴老師也沒用?李玫瑾教授:「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