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有一種高級的修養,叫「從不比較」

有一種高級的修養,叫「從不比較」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作家卡耐基說:「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源於我們盲目和別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所謂的享受生活,其實就是對人生有著更加通透的理解,對世事有著更加深刻的領悟。

氣朗人如月,無言花自香。

1

不比較,是一種自信

沒有誰生來完美無缺,差距存在於人生的方方面面。

如果凡事都要和別人比較,比贏了,會產生一種虛妄的優越感;比輸了,又會陷入強烈的自卑。

一個人的自信來自於內心,而不是和別人比較產生的。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發表「相對論」後,外界曾有諸多攻擊的聲音。

很多人拿他和牛頓比較,認為他沒有資格對科學巨人牛頓提出質疑,甚至專門寫了一本書來駁斥他的理論。

可是愛因斯坦卻堅定自己的理念,既不以質疑權威為豪,也不以異乎眾人為恥,只專註於自己的研究。

最後,他完成了二十世紀的偉大理論,獲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人不能自滿,卻要有自信。

自滿是對能力的錯誤判斷,把自己看得太高,淪為虛名的附庸;

自信則是一種價值肯定,源於對自我的清醒認知,經磨練而得。

真正的自信,並不是優於別人,而是超越了過去的自己;

勝不驕,敗不餒,以泰然自若的從容,過清逸洒然的人生。

2

不比較,是一種格局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比較中迷失自我。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這樣的人,總是將簡單的日子過得鏗將有力。

明朝開國文臣宋濂,小時候家裡很窮,求學的時候只能住在簡陋的學舍里。

同學都穿著綾羅綢緞,帶著綴飾著珍寶的帽子,他卻穿著舊棉袍、破衣服站在他們之間;

別人每天都能吃上新鮮肥嫩的美味,而他卻每天只吃兩頓飯,有時喝一碗稀粥。

有人問他:「你不感到自卑嗎?」

他卻坦然回答:「為什麼要和別人比較呢?能學到知識就覺得很快樂了,並不在意吃的穿的不如別人。」

不因一朝風月而昧萬古長空。

格局大者,此心堅如磐石,又如竹立岩中,任他雨驟風狂。

因為比較和炫耀除了讓自己顯得淺薄無知外,並不能使人有任何實質上的進步,反而會沉迷在虛妄的優越感中,忘了原本的目標。

人言:「靜水流深」;

上善品德,常發於溫潤謙和,虛懷若谷,方能以厚德載物。

人的精神境界越高,生命之海越寬闊。

3

不比較,是一種知足

有一句話說:「禍莫大於不知足。」

總是在追逐,總是在索取,總是埋怨失去的太多,得到的太少,總是不知足,便一直處於不幸之中。

仔細想想,快樂從來都不在別處,而是源於知足的內心。

有個人和朋友去河邊釣魚。

一條大魚很快就上鉤了,只見拉出來時,有力的魚尾拍打在水面上,水花四處飛濺。

朋友驚奇不已,沒想到他拿出尺子量了量,又將它放了回去。

之後每釣上一條,他都會量一量,只要比尺子大的魚,都丟回河裡。

朋友非常疑惑:「別人都希望釣上來的魚越大越好,為什麼只有你將大魚全部丟回去呢?」

這人輕鬆回答道:「家裡的鍋子只有尺子這麼長,太大的裝不下呀。」

經歷越多,越發現,人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已失去」和「得不到」,而是「正擁有」。

不在意房子有多大,而在乎家人的笑聲有多甜;

不計較桌上的菜式多不多,而在嘗伴侶的手藝有多好;

不嫉妒別人事業多成功,而在想明天努力的方向。

在紛繁蕪雜的世界裡,卸下貪慾的包袱,保持一顆知足而從容的心,目之所及俱是風景。

茶聖陸羽寫下《六羨歌》: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慕登台。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其實,「不比較」就是要做自己。

別人的眼光、看法不能真正影響到你什麼,越比較,越覺得索然無味。

不比較,反而容易聽見內心的聲音,活出更真實的自己。

文|師父曰原創

圖|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上官婉兒:真正有魅力的女人,能征服男人,也能征服女人
魚玄機:愛情中,女人的底線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