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為什麼勸你不要成為一個「老好人」?

為什麼勸你不要成為一個「老好人」?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原標題:男孩幫兄弟撿風箏被凌辱,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一個「老好人」?

來源:「書單」(ID:BookSelection)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不懂得拒絕別人,也不懂得愛惜自己。

他們總是將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甚至為了朋友連尊嚴和底線都可以不要。

面對不公,他們選擇隱忍;面對傷害,他們選擇寬容。在他們眼中,自己輕如鴻毛,別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很多年前,美國作家胡塞尼就寫過這樣一個故事,叫《追風箏的人》

書里的小男孩哈桑就是這樣的性格。

他是阿米爾的僕從,也是好友。他們喝著同一個乳母的奶水長大,但是哈桑卻卑微到塵埃里。

可想而知,這樣的關係註定悲劇。這悲劇的雙方,對你我都有莫大啟示。

友誼的破裂,是因為關係不對等

在阿富汗,鬥風箏比賽是古老的傳統。

身在富人階層的阿米爾少爺,是個出色的「風箏鬥士」,他善於切斷對手的風箏。而他的僕人哈桑是追風箏的好手,他每次都能準確,快速地追到掉落的風箏。

因為哈桑,阿米爾經常獲得光榮。這也惹得一些年紀稍長的孩子不悅,經常聯起手來欺負他們,但是哈桑永遠沖在前面,承受辱罵和拳頭,保護他。

哈桑把少爺當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願意為他撿千千萬萬遍風箏。甚至連學會的第一句話都不是爸爸和媽媽,而是阿米爾。

這一切,老爺都看在眼中。

在一次和朋友的交談中,老爺說阿米爾是個懦弱的孩子,身上缺乏血性,反倒是哈桑,有著男子的英勇和無畏。這些話,被站在樓梯上的阿米爾聽到了。

為了在父親面前表現自己,他參加了25年來規模最大的鬥風箏比賽。賽前,他向父親表達了自己一定會拿第一的決心。

在他眼中,這是一個能讓父親對自己刮目相看的好機會。

比賽那天,阿米爾如願以償割斷了所有對手的風箏線,奪得冠軍。

但這一切不是最圓滿的,比賽最大的榮耀莫過於追到最後掉落的那隻風箏。

哈桑出發了,他太明白,冠軍對於少爺來說意味著什麼。他飛奔到街角處,轉過身來對阿米爾說:為你,千千萬萬遍。

果然,他找到了那隻掉落的風箏。但在回程的路上,惡棍阿塞夫一伙人攔住了他,要他交出手中的風箏。

勢單力孤,但哈桑選擇不服從。

因為他答應了阿米爾,一定要把風箏帶回去。

阿塞夫被哈桑拒絕,又被他用石頭擊中,心中充滿了怒火。於是,他們幾個人按住哈桑,將他強暴了。

這一切,被角落裡的阿米爾目睹,但他沒有挺身而出,而是選擇了逃避。他害怕阿塞夫,更害怕自己不能贏得父親的心,作為僕人的哈桑,付出代價似乎也是應該的。

看到哈桑的那一刻,阿米爾完全忽略了白色雪地上褐色的血跡,心安理得地接過了風箏。

他得到了父親的讚賞和愛,但他無法再正視哈桑,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如薄冰般脆弱。

阿米爾因為嫉妒父親對哈桑的愛,也嫉妒哈桑的純潔。於是他愈加想逃避那天發生的事情,甚至想將哈桑一家趕出家門,卻換來父親一頓毒罵。

最後,阿米爾將自己的手錶和錢藏到哈桑的被窩裡,在父親面前污衊他偷盜,要將他們趕走。但是平生最恨盜竊的父親,卻對哈桑說:「我原諒你」。

而哈桑將一切都當作沒有發生過。即使他知道阿米爾看到了他被強暴的整個過程,也知道他在最關鍵時刻沒有出手相救;他知道阿米爾經常在背地裡嘲笑自己,也知道在自己生日時,老爺讓他坐在副駕駛,還送他一隻最好的風箏,少爺吃醋了。

在哈桑眼中,阿米爾就是一切。

心理諮詢師史秀雄在《假性親密關係》里說: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它的基礎都是平等。

平衡的關係是,兩個人都付出了真心,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相互幫襯,而不是一味付出,一味索取。

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

怎會有能力去愛別人?

電影《芳華》里,有個叫劉峰的角色。

吃餃子時,他把完整的都留給別人,自己專挑爛水餃;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將上大學的機會拱手讓給別人;戰友結婚沒錢買傢具,他自己花錢買木頭,用幾個月給他們做了一對沙發;甚至連炊事班的豬跑了,都叫他去追。

團里最臟、最累、最苦的活都是這個老好人做的。然而,這樣的活雷鋒,卻被誣告耍流氓。

那些受他恩惠過的人,沒有一個願意站出來替他說話。

甚至有女同事說:誰叫他是活雷鋒呢?

其實,劉峰和哈桑屬於同一類人,老好人。他們無私奉獻,辛苦付出。

在面對不公時,他們選擇沒有底線地隱忍和包容。因為他們不懂拒絕,所以在別人眼中,這樣的好變得理所當然,泛濫和廉價。

心理學上說: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自己允許的。

如果你自己要當軟柿子,別人捏起來時,一點都不會手軟。

不僅阿米爾會拿石頭砸哈桑,其它人也將他當作下等的哈扎人,不僅在語言上侮辱他,甚至還在陰暗的角落裡凌辱他。

因為在阿米爾面前,他是個唯命是從的僕人。他將對方在心中地位抬的越高,自己的位置就越微弱。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哈桑式」的老好人,他們害怕拒絕而傷害別人,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成全他人。

正如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所說:我的不幸,恰恰來自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中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痕。

正是因為這樣,別人才能利用他們的軟弱,一次次將他們的自尊踩在腳底下。

哈桑的善良雖然感人,但是更加愚昧。他的善良泛濫,讓人為之動容卻不被珍惜。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讀完這本書後,提出了一個概念:愛的炮灰。

他認為:我們愛一個人,多是愛自己在這個人身上的付出。如果自己在這個人身上付出越多,我們對這個人就越在乎,最終願意為他做任何事。

也就是所謂的「哈桑」「劉峰」式炮灰。生活中不乏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就是過分在乎他人的感受,從而忽視了自己的內心。

試問,如果一個人不首先愛自己,怎會有能力去愛別人呢?

任何人的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彌足珍貴的。沒有誰應該成為誰的影子和犧牲品。

做人,也是需要有點鋒芒的,不要害怕鋒芒會讓人失去,恰恰相反,它能讓你擁有更多東西。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自我救贖的過程

人們都說陳年往事可以被掩埋,但對於阿米爾而言,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那時,他以為自己假裝沒有看到哈桑受傷,接過風箏贏得比賽就好,所以說了第一個謊。為了圓好這個謊,不得不說更多謊,栽贓、陷害、直到把哈桑趕走。

這幾十年里,他每逢想起這件事,都如坐針氈。這個過錯就像一根刺一樣,時而扎在他心口,讓他透不過氣。

他想到父親在逃亡的路上,為了維護他人的清白,不畏強權,冒著生命危險都要站出來,自己卻在好朋友哈桑凌辱時,選擇逃跑。

些年,他越逃避,內心的歉意就越沉重。

直到二十幾年過去了,身處美國的阿米爾接到一通電話:這裡,有你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這個電話,讓阿米爾知道了一個驚天秘密:原來,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親兄弟。為了保護自己的老宅,他被塔利班殘忍殺害,連唯一的孩子都被擄走作為性奴。

接到消息的那一刻,阿米爾其實是抗拒的,他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但是內心告訴他,他必須去解救那個孩子。

所以,他冒著生命危險、穿過槍炮子彈,回到了阿富汗。

父親的好友告訴阿米爾,這些年父親對他的苛責,其實就是苛責自己。所以,父親總是默默對哈桑好,這份好源自父親心中的愧疚,所以他用不同的方式救贖。書里這樣寫道:

你父親的深切自責帶來了善行,真正的善行。我想起他所做的一切,施捨街頭上的窮人,建立孤兒院,把錢給有需要的朋友,這些統統都是他自我救贖的方式。而我認為,親愛的阿米爾,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

為了彌補自己曾犯下的錯,阿米爾冒著被槍殺的風險去塔利班頭目手裡解救哈桑的孩子。司機問他那麼危險,為什麼還要去。他拿出照片說:這個孩子對我很重要,因為他是我兄弟的孩子。

這一刻,他終於敢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坦誠地接納哈桑是他的親弟弟。

就算被阿瑟夫暴打、打斷腿、撞破下巴,磕掉牙齒,他都心甘情願。因為這些年,他終於為別人勇敢了一次。

所以在救贖的這條道路上,他義無反顧。他終於將自己的脆弱和自私,完全袒露在陽光下。這些年壓抑在內心的污點和痛苦,終於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

曾經那個願意為阿米爾千千萬萬次撿風箏的人已經逝去,錯過了就再不會得到。

所以,為了哈桑的兒子,就算是遍體鱗傷他也願意去做。也許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沒有人能做到完美。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成長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一點點修補自己人性中的缺陷,自我救贖的一個過程。

「阿米爾們」是這樣,「哈桑們」也是如此。

願你成為一個善良有鋒芒的人,而不是一個「老好人」。當每個都在乎自己一些,世界也會變得更敞亮一些。

主筆 | 周小九 編輯 | 黑羊

圖源 | 《追風箏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往往都是從這一點拉開的
曾國藩:聰明人,一輩子「三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