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極為罕見的德國卡賓槍,希特勒妥協後的產物,標尺射程1200米,還挺好看

極為罕見的德國卡賓槍,希特勒妥協後的產物,標尺射程1200米,還挺好看

二戰期間,德國的武器一直以精良著稱,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國武器發展的體系其實相當混亂,為了能夠製造出更強力的武器,德國軍械局支持了大量輕武器研究計劃,這其中有像StG44這樣的成功品,成為了突擊步槍的開山鼻祖,但更多的是失敗品,很快便被人們所遺忘。

Mkb42(G)卡賓槍,它就是二戰期間被埋沒的德國武器之一,定位是卡賓槍。這個名字看上去有點奇怪,但其實可以拆分成三個部分,Mkb是德語Maschinen Karabiner(相當於英語中的Machine Carbine,機關卡賓槍)的縮寫,42代表1942年,而(G)代表它的設計者是Gustloff(古斯洛夫)兵工廠。

1942年6月,在德國高層的一次會議上,Mkb42(G)正式立項,不過這其中的過程並不順利。一開始,Mkb42(G)想要採用和StG44類似的中間威力步槍彈,偏偏元首希特勒認為這類子彈威力不足,一度反對Mkb42(G)立項,但高射速的卡賓槍能給戰場帶來何等變化,希特勒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最終只能做出妥協,他可以批准自動卡賓槍的研究計劃,但必須改用7.92×57毫米全威力彈。

於是乎,Mkb42(G)從中間威力彈換成了全威力彈,但問題隨之而來,Mkb42(G)的槍機採用長活塞形成導氣式原理,配合卡鐵升降式閉鎖(日本南部手槍用的就是這種),無法有效抵消全威力彈擊發後產生的後坐力,不符合抵肩射擊的要求。

無奈之下,古斯洛夫只好把Mkb42(G)拆分成206型(半自動)和208型(半自動、全自動型)兩種,先提交後坐力比較好控制的206型,然後再不斷改進208型,解決後坐力問題。

因為是半自動,206型的射速比較慢,彈容量僅有10發,但標尺射程達到了1200米,而208型的射速達到了600發/分鐘,彈容量25發,標尺射程600米。

古斯洛夫好歹也是德國兵工大廠,設計一款成熟卡賓槍的能力還是有的,因此Mkb42(G)的外形確實相當不錯。不僅如此,古斯洛夫還考慮到了Mkb42(G)的製造成本和通用性問題,槍機採用衝壓技藝製成,適合大規模量產,而槍托是直接從毛瑟98k步槍那裡搬過來的,可以快速通用。

當然,Mkb42(G)也有缺點,要不然也不會成為失敗品。

首先,全威力彈的後坐力問題始終無法解決,這也導致全自動模式下的精度非常差,德軍多次測試的表現都差強人意;

其次,研發時間太短,二戰局勢變化太快了,尤其是1943年6月之後,德國工廠遭到大規模轟炸,已沒有資源支持新項目;

其三,德國找到了更好的替代品,德國在同時期立項的Mkb42(H)和Mkb42(W)的基礎上,改良出了StG44突擊步槍,全自動方面的表現遠遠好過Mkb42(G)。

在眾多因素的推動下,Mkb42(G)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敗,整個項目隨即被軍械局終止,如今只剩為數不多的原型槍還證明這個項目曾經存在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周路38號 的精彩文章:

待在敘利亞已經沒有活路,當年囂張一時的伊斯蘭國,如今都跑到哪去了?
1918年德國陸軍,扛火焰噴射器堵住堡壘出口,讓敵人無處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