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當媽這件事讓你失去了十年,當真?

當媽這件事讓你失去了十年,當真?

文章轉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1.

首先,我是一個媽媽

現在這篇以「當媽」為主題的文章,開始寫於一個月前。話題源自媽媽群體乃至社會關於個人發展和生育之間的權衡與思考。

那一天碼字碼到2500時,已經是傍晚了。天擦黑時,起了有規律的宮縮,點上保存按鈕,合上電腦,準備出發去醫院。

經過一整個晚上不斷升級的疼,天快亮時生了二寶,稱心如意,兒女雙全。

從產房挪到病房,一切落停之後,我拿出手機,跟編輯商量,「如果還需要我這篇稿的話,我需要到出月子再交。」

溫柔的編輯小姐姐馬上回了我,帶著恭喜恭喜給了我一個月的時間。

看到這裡,你會想跟我說些什麼?

你可能會說,

「用得著這麼辛苦么?缺了這份稿費你會過不下去么?女人為什麼要對自己這麼狠?」

你也可能會想,

「你老公是幹什麼吃的?居然會讓你這麼勞累疲憊!怎麼都不知道體貼一下?這種人你還給他生兩個孩子!」

還有可能我會收到你這樣的鼓勵,

「職場女性,失敬失敬,生存不易,加油加油!」

……

這一次的經歷與我這篇文章的內容相當契合,於是這個月我總在琢磨,如何才能把我的切身體會和感受與我的專業知識統合在一起,我真的很想說:我們女人,從來不會因為生孩子失去所謂的十年甚至一生。

2.

自從當了媽之後

大學裡睡在我上鋪的琳,把我們同寢的6人拉進了群,取名「永遠的809」,很有懷念青春的味道。

不過自進群後,我已經從第一周的積極發言者,變成了第二周的觀望者,很快又變成了這永遠的「消息免打擾」模式。

因為我發現,13年後,我們之間不同的是生活境遇,相同的是沒人覺得自己過得好。

這讓我覺得並不暢快。

我們這6人小團體中,二孩的在羨慕一胎的,一胎的又羨慕可以下決心選擇丁克生活的;離婚的在羨慕保持著穩定婚姻的,結婚的又在羨慕單身的;帶孩子的全職媽媽在羨慕小城市的穩定事業編,小城市的穩定事業編在羨慕大都市的白領精英,而大都市的白領精英又在羨慕可以拿著老公的卡隨便刷的全職媽媽。

大家急切想表達的核心問題,都是對「當媽」這件事的「避之不及」。

似乎因為當媽,讓大家已經失去了至少十年。

所以,當媽了到底會怎麼樣?

·舍友晴:孩子就像是你在凝視的深淵,終將你吞噬

晴是我們中間最早結婚生子的,結婚對象是大學裡處了三年多的金牌男友。那時候我們都徘徊在未來不定的焦慮感中,而晴已經早早謀定了工作地,雙方家長也都見過了面,迎接她的是一套裝修好的婚房和朝九晚五的工作。23歲的年紀她就做了母親,隨後在政策允許之後又被公婆要求追加了二胎。

如今用她的話來說,「還曬什麼近照,我去接老大放學都有同學起鬨說『XX,你奶奶來接你來啦!』」。

這幫混賬孩子,眼睛咋那麼毒呢?

生育兩個孩子的代價之一,是疏忽了對自己的保養和愛護,走樣的身材和因為睡眠不足、情緒不穩、內分泌失調導致的各種皮膚問題,老態幾乎不可避免。明明老公比自己大兩歲,現在看起來自己卻像是老公的大姐。

她以為沒有功勞起碼有苦勞,靜下心來卻發現家裡沒人領她這份情,只有嫌棄的眼神和無盡的孤單。

·舍友雯:孩子像是降落傘,帶你落地帶你沉

雯現在是全職媽媽,因為兩個孩子連得緊,她在原單位中受到了排擠和歧視,一氣之下,辭職了之。

雯原來可算是女孩子中的暴脾氣,聽說剛工作時誰都不怕,本來能力也不差,便更是誰也不放在眼裡,主管的位置幾乎是板上釘釘。可巧不巧,正逢總部考核的那一年,她懷孕了。

人生中這是一件喜事,可職業生涯中這便好像是暫停鍵。

猶豫了又猶豫,她選擇了成為母親。產檢請假、狀態起伏、停工休產假、背奶上班,該經歷的都經歷了,終於熬到了準備再次大顯身手的時候,二胎來了。

這又是人生中的一件喜事,同時更是職業生涯中的休止符。

她回想了上一次孕育的全過程之後,確定自己忍不了別人的眼神和議論,靠著存款3W 的一點虛假的底氣,在大群里群發了一份昂揚的辭職信,貌似瀟洒地離開了。

那時她以為,一年半後,她會再次征戰在熟悉的領域,而且更有成就。

只是不成想,自當了媽,這份職業規劃就永遠只停在了腦海,甚至慢慢地連自己都沒有了那份可以重新上場的勇氣。

回去上班這件事,一擱置,就是三四年。直到自己也接受了「全職媽媽」的這重身份。

·舍友玉:孩子並不是感情的黏合劑,而是試金石

玉已經離婚兩年多了,獨自帶著快上小學的女兒奔波在單位和幼兒園之間。

離婚不是倉促的決定,她說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他們的婚姻就註定會以這個結局收場了。

因為生了女兒,前夫的家裡人對她幾乎是仇視的。這也不很緊要,問題是,前夫漸漸也遮掩不住嫌惡了,回家便是橫躺,上床便是打呼,遊戲從不離手,對孩子大呼小叫。

我為什麼要帶孩子過這樣的生活?我可是她的媽媽啊!

玉總感覺,給孩子這樣一個家庭和這樣一個爸爸是自己的失職,她必須要改變。

攝影師/Maud Chalard

孩子並沒有成為感情的橋樑,而是把感情寡淡、生活無情的本質揭露得更快更直接。

3.

當媽這件事讓我們失去了十年?當真?

我們都有各自的故事,起伏跌宕。聽起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命運轉折點——當了媽。

晴因為當媽變老了變醜了,雯因為當媽失去事業和前途了,玉因為當媽而沒有婚姻了。

如果這樣看,這前後失去的又何止是十年?難道不是一生?

不過我倒是很想問一問真相:

真的是當媽這件事讓我們失去了十年?失去了人生?這中間有沒有自欺欺人的部分?

有三個貼在媽媽們身上的標籤:

·當媽的標籤之一:固化的自我認同感

「自我認同」是埃里克森首創的概念。這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出生在德國,祖籍是丹麥,後加入美國國籍。他的身世、成長經歷、人格特質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使得他十分關注「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往何處去」這類關於自我認同的問題。

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性發展理論中,在13-18歲(青春期)的第五階段,我們就會面臨自我認同感與克服角色混亂的問題。這個階段中,我們會從別人的態度、自己扮演的社會角色中逐漸認識自己,進而形成一種確定的自我認同。

那麼女性是如何認識自己成為母親的這個角色部分呢?

簡言之,就是在社會文化、評價的包裹中得到關於這個角色的一些固化的概念,比如:

當媽就是會經受煎熬的,當媽就是要付出代價的,當媽就是不能首先考慮自己的,當媽了不把全副心思放在孩子身上還想著自己變美都是浪費時間以及不被讚賞的。

所以我們會在獲得「媽媽」這個身份之後馬上就不自覺開始套用這個概念系統對自己進行自我認同的比照,不符合的部分不僅僅會受到來自文化的挑剔,還會經受自我內心的煎熬。

為孩子犧牲十年甚至一生,都會變成人生光榮的成就和談資。

·當媽的標籤之二:固化的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是前蘇聯教育家維果斯基提出的一種兒童教育發展觀。說的是目前現有的發展水平和可能的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也就是我們在對兒童的教育中要不斷去針對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去工作,完成一個最近發展區之後,再繼續完成下一個最近發展區。

借用在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中,是我們當媽後特別容易只停留在一個最近發展區,其實說白了,就是讓自己主動或被動地停在相對容易做的範圍內。

這並不是說當媽媽很容易,這當然是世界上最難的工作。但現實的確是我們會暫時先把事業的發展排在後面,有時甚至當媽會成為工作上得過且過的擋箭牌,因為同時做不同的任務真的會讓自己受到挑戰,我們會因此很受挫。

於是,孩子也會成為我們的蝸牛殼,遇到難題,先躲一躲,誰讓我是媽媽呢?我們不該一孕傻三年嗎?

·當媽的標籤之三:固化的習得性無助

偉大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通過實驗研究提出過一個很經典的概念「習得性無助」。無助,可以理解為無望、無可奈何,而習得可以簡單理解為通過學習而來。所以,這世上有一種絕望,是我們學到的。

實驗中那隻被關在籠子里的可憐狗狗,只要蜂鳴聲響了,它就會被電擊,而且無處可逃。反覆幾次,儘管籠子是打開的,電擊也沒有到來,但蜂鳴聲來了,它就只剩下驚恐哀嚎。

原本,它只要一抬腿,便可以逃走。

作為掌握著弱小命運的看客們,這大可以當作笑談,但可悲的是,我們人類自己,也難逃相似的「愚蠢」。

媽媽們的習得性無助,往往出現於反覆的情緒消磨和耗竭之後。我們像被反覆電擊過一樣,失去一種可以掌控眼下和hold住自己的信心。毛頭小子已經會跟自己大喊大叫來表達自我了,懷裡的萌寶還瞪著銅鈴般的大眼睛嗷嗷待哺。那一刻我們的眼底哪還會有殺伐職場的勇氣和魄力?

跳不出習得性無助感,我們就只會真的很無助。失去十年和更久,理所當然。

4.

其實,媽媽們才是最生猛的

現如今的職場上,還流行著一句話:年輕人很難用,因為他們總是仗著有大把的人生可揮霍而肆無忌憚;年老的人也很難用,因為他們無欲無求所以基本沒有可暴露的弱點來被人拿捏;最好用的便是那幫中年的媽媽,她們的肩膀上有房貸、有興趣班、有老人、有花裙子,任你怎麼壓迫,都有更多的剩餘價值。

她們,軟弱了也無路可退。

所以,你看到了嗎,別人眼中的我們才是最生猛的勞動者。

圖片來自姚晨微博

事實上,因為成為媽媽,讓我們更能扛住艱苦考驗:

世界上不會有哪一項工作有當媽媽那麼精緻的要求和複雜的細節;

世界上更不會有哪一項工作可以那麼完整而又不露聲色地鍛鍊出我們的耐心和定力;

世界上根本沒有其他的哪一項工作可以把我們變成從心底里長出勇敢的人。

所以其實我們擁有著太多這個角色帶來的資源,俗話說得好,你都能當媽,你還有啥拿不下的?

當然,在現實中我們的確會遇到比如,如何權衡時間、如何權衡角色衝突、如何既成功又能是賢妻良母等等之類的問題。

可就像張泉靈反問記者的那句話,這些問題為什麼不去問問男人?

我們需要的,是一些方法論,關於怎麼更好地協調家庭資源。

懶惰的老公,需要自己怎麼樣的激發和觸動?刁蠻的公婆,需要自己怎麼樣的應對和智慧?軟弱的自己,需要怎樣獲得關注和關照?

不過恰好,這些問題都只能是在各自的生活中去尋找最對症的葯。而你只要拋開「當媽毀一生」的怨念,搞定這些事當然不在話下。

畢竟,還是那句話,你都能當媽,你還有啥拿不下的?

就像寫完稿子繼續餵奶的我,也還有自己的戰場。

-End-

文章轉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及一葉舟往深處想,在淺處活——專註精神分析的教育與傳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大師 的精彩文章:

含淚卸任!教師馬云:未來社會每位家長,都要培育孩子這10種素養
張歆藝產後求復出,遭婆婆2次反對:女人就必須要犧牲自己照顧全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