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戀物癖是性偏好扭曲,如何預防?

戀物癖是性偏好扭曲,如何預防?

一女子報警稱,看見一個陌生男子正在某小區偷竊外面晾曬的女性內衣,該男子在第一家偷竊成功後,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不慌不忙地開始偷第二家、第三家晾曬的女性內衣。警察將該男子抓獲後,從其私家車車庫中搜查出500多件女性內衣,讓人瞠目結舌。

戀物癖是性偏好扭曲,如何預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釋疑:戀物癖在惹禍

據了解,該男子系某單位職工,並擔任一定職務,並且學歷也不低,表面上有著和常人一樣的生活,甚至比一般人還要光鮮。據該男子自述,他也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驅使他做出這樣荒唐的事情來。他看見女性內衣就有想據為己有的衝動,雖然內心很不想這樣去做,卻控制不住自己。從醫學角度來看,該男子患有非常典型的「戀物癖」。

戀物癖是性慾倒錯的一種,指在強烈的性慾望與性興奮的驅使下,反覆收集異性使用的物品而得到性興奮和性滿足的一種性現象。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提出,戀物癖診斷標準是:

第一,在強烈的慾望與興奮的驅使下,反覆收集異性使用的物品。所戀之物是極重要的性刺激來源;

第二,至少已持續6個月。國內成癮醫學專家何日輝明確提出,戀物癖等性偏好障礙,是一種成癮性心理疾病,屬於衝動控制障礙的一種類型,與道德水平和意志力無關。

戀物癖通常開始於青春期,多見於男性,這種行為會引發患者不惜用偷竊、搶劫等非法手段去獲取異性的物品。戀物癖者對異性本身或異性的性器官沒有興趣,而把興趣集中在女性的內衣、內褲、文胸、頭巾或異性的頭髮、手、足、臀部等部位來取代正常的性活動,以激起性興奮,獲得性滿足。他們常常通過對這些物品撫摸、玩弄、吸吮、嚙咬等方式激起性興奮,同時伴以手淫來獲得性滿足。

戀物癖是一類性偏好障礙,此類疾病的原因很複雜,多和個人成長經歷、家庭、壓力、性教育不當等有關。戀物癖患者在偷竊戀物的前後,心理是非常複雜和矛盾的,在沒有得手前,往往感到焦慮、緊張和不安,一旦得手,雖然性心理得到滿足,但常常又會憎恨自己的行為而產生自責、悔恨、痛苦、自卑等心理衝突。因此,患者常有改過之心,而無改過之舉。

危害:社會認知不良

由於戀物癖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往往被認為是不良嗜好、道德敗壞。殊不知,作為一種性心理障礙,如果不能得到治療,可能造成不良的社會認知,會對患者和家屬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一方面,患者的許多行為,如偷女性內衣、內褲等物品,在女性面前突然露出陰-莖,偷窺女性洗澡等給患者本人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被他人發現後嚴重影響到聲譽和工作,甚至有人由於無法承受被發現後的巨大社會壓力而走上絕路。

另外一方面,這類疾病往往伴發過度手淫而影響身體健康,伴發性格缺陷影響到與異性的正常交往,往往會影響正常性愛的質量,甚至對正常性愛不感興趣,導致婚姻不幸,甚至影響到後代,可能導致後代出現類似的問題。

矯治:專業系統治療

戀物癖是性心理幼稚的表現,是一種可以糾正的性心理障礙。經過專業系統治療後,一般預後良好。而且年齡越小,糾正的難度越小。

國內成癮醫學專家何日輝根據國內外研究和臨床實踐經驗,提出戀物成癮的治療最佳方案是綜合性治療方法。即服用藥物(非抗精神病葯)控制異常的性衝動並改善情緒,作為治療的基礎,並在控制異常性衝動之後採取心理治療、家庭治療、行為矯正等方式,必要的時候還輔助以封閉式管理。

戀物癖是性偏好扭曲,如何預防?

預防:採取五條措施

雖然在醫學上目前仍未能最終確切找到「戀物癖」的發病原因,但通過臨床案例分析不難發現,「戀物癖」的形成與其成長經歷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作為家長應該學會如何預防孩子出現「戀物癖」。對此,何日輝有著以下建議:

1、處理好戀母情結的轉化:對於戀物癖等性偏好障礙的防治要從幼兒開始,尤其是處理好3-5歲時幼兒戀母情結的轉化。母親一方面不要過於溺愛男孩,在孩子面前強化對父親優良品質的認可,否則如果過度溺愛而又在孩子面前指責孩子父親的不是,會阻礙男孩將對母親的依戀轉換為對父親的認同。

2、避免不良的性刺激:母親在男孩3歲以後不宜與他同床共眠,不要在孩子面前穿著內衣,不要玩弄男孩的性器官,夫妻性生活要避免讓孩子看到。

3、及時正確的性教育:在不同年齡階段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及時正確的性教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兩性生理和心理的差異,消除對異性的過分神秘感。對異性的好感或愛慕甚至早戀不要一味地打壓,而要合理地引導。

4、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要高度重視家庭環境對幼兒人格的影響。鼓勵孩子積极參加集體活動,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如開朗大方、勇敢自信等。

5、減輕孩子的壓力:父母除了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業外,更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親密的親子關係,並學會幫助孩子減輕各種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暖心理 的精彩文章:

賢宇法師:佛繫心理服務項目資助來訪者階段性報告
人與人之間,為何沒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