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老師也不明白,為什麼父母一身名牌,卻給孩子穿成了這樣!

老師也不明白,為什麼父母一身名牌,卻給孩子穿成了這樣!

鏡子

沐沐上學了,可老師認為沐沐的著裝有問題,於是電聯家長,希望可以見面聊一聊。結果見到父母,老師很驚訝,因為沐沐的父母衣著考究,很有點富翁的感覺。可孩子為什麼會穿成「流浪漢」呢?

通過溝通老師才明白,原來,沐沐的父母希望沐沐從小就不被奢華的壞習氣所感染,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隨意打扮,讓孩子知道除了外表,內心的強大和深厚的內涵更重要。

一個孩子的父母能有這樣的想法,的確很值得點贊,但不修邊幅的做法,卻又可圈可點。於是老師保留了自己的看法,並諮詢了本市教育心理學科的帶頭人,希望,無論是自己還是孩子的家長都能理智的、科學的育兒。

一、正確的理解節儉。

節儉作為一語雙關,既有生活節制的意思,也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的一個途徑。家長要正確的對待節儉這一中華傳統之美德。一方面,家長要讓孩子了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同時也要讓孩子體面的進行節儉習慣的培養。

啥價有體面的節儉呢?就是在得體的範圍內,不影響別人的視覺感受,不影響孩子自尊心的情況下進行必要的「節儉」訓練。而那些過分的為了「節儉」而節儉的教育是不可取的。

記得明星大S就曾經發表過這樣的言論:比起「文盲」,「美盲」其實才更可怕。節儉不是讓孩子穿成「邋遢鬼」。節儉也不是讓孩子打扮成「流浪漢」。節儉的精髓在於對自己的尊重,同時也是對別人的尊重。父母一定要切記切記。

二、如何教孩子學會真正的節儉

父母要以身作則,讓孩子時時刻刻感受到節儉。平時無論在家裡還是外出就餐,做到不浪費,要光碟。

平時花錢要懂得量力而行,要懂得取之有道,萬不可與他人攀比。正是因為父母點滴榜樣,才能成就孩子的大氣和正確的節儉觀念。他們也會有利有節的對人待事,珍惜自己的學慣用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將節儉做到骨子裡,而不是停留於表面化。

2.讓孩子積极參与到家庭勞作中來,讓孩子自己體會一下掙錢的辛苦。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可以讓孩子積極的參與到家庭勞動中去,幫媽媽擦地,幫媽媽做法,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庭內務。

孩子大一點了,還可以讓他去噹噹座位引領工作,服務員,工地的搬磚工等等,在不同的工作中體會到掙錢不容易,且花且珍惜。

看來,沐沐父母的想法對,但做法還有待完善,希望天下父母都有沐沐父母這樣的意識,並通過積極的學習,讓我們的孩子都能成為不攀比,很節儉的優質好公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媽育兒 的精彩文章:

媳婦生娃婆婆事多,兒子一句話,成就模範好婆婆
外國媽媽一人帶四娃,輕鬆又愉快,中國家庭四人帶一娃缺生無可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