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養老知識」老年社會學——持續活動理論

「養老知識」老年社會學——持續活動理論

文/養老服務專家號

老年社會學理論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解釋個體老齡化的原因,解釋個體老齡化的過程,總結個體老齡化和適應老齡化的社會學規律。

持續活動理論

持續活動理論又稱為連續理論,屬於發展心理學老化研究中的延緩或適應老化的理論。該理論更加註意的是老年人的個體性差異,它以對個性的研究為基礎,認為個體延續性的行為模式更有利於老年人進入新的社會角色,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根據連續理論的觀點,那些高度活躍和社交性很強的人,如果盡量保持社交活動,就會感到很快樂。而那些更願意退休的人,他們喜歡幽靜、單獨的活動,例如看書或在叢林中漫步,如果能從事這樣的活動,他們將會非常快樂。

持續活動理論認為老年不是一個獨立的階段,而是人生延續的一部分。老年人 若能延續一生所從事的活動的水平就能在社會中生活得很好 。中年時,社會生活活躍的人,進入老年若能保持活躍的社會生活,就會感到幸福。根據延續理論的管點,割裂地看待老年階段,認為老年 的標誌是脫離社會或活力水平下降,這是過於機械地簡單化、片面化地理解人的生命。此外 ,延續理論與前面提到的理論不同,重視老年人的體力活動和社會活動,同時也考慮到了個性與價值觀的差異。延續理論認為,人們年老時,不是自然而然地退出工作和社會生活,相反,他們選擇讓自己繼續獲得滿足感的生活方式,終止那些沒有帶來滿足感的生活方式。

連續性理論看到了個體社會老齡化的差異性,並用個體特徵予以解釋,彌補了脫離理論和活動理論的欠缺,這是一個進步,但該理論亦有明顯的弱點。將能否遵循早期階段個性特徵視為老年期結果良好與否的標準,忽視了個體特性的具體內涵;個體的變化與社會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存在決定意識,脫離社會環境的因素,孤立地用個性解釋個體老齡化的差異性,是不全面的。

【養老服務專家號】:其實,還有其他因素可以增加成年晚期的幸福感。例如,生理和心理健康對老年人的總體幸福感無疑是很重要的。類似的,足夠的經濟保障也至關重要,它能給人們提供基本的需要,包括事物、衣服和醫療。另外,自主感、獨立感和對個人生活的控制感也非常有幫助……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知識社會學 的精彩文章:

聰明人混社會需要掌握的8條社會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