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你也可以快速成為心理醫生

你也可以快速成為心理醫生

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人類正常生理正常與否的辨別方法和手段已明確。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心理健康,怎麼判斷一個人心理是否正常呢?判斷一個人心理正常與否的標準是什麼呢?

什麼是異常心理?

時至今日,研究角度不同,各家對異常心理的看法和定義存在差異,明確定義異常心理仍非常困難。

一般性解釋,個體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徵發生異常改變,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失調;或是指人對客觀現實反映的紊亂和歪曲。其實心理正常與異常是相對的,絕對的健康和正常很難找到。正常與異常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有著本質的差別,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又可能是程度的不同。

故:判斷一個人心理是否異常以及心理異常的程度如何等問題,目前沒有完全統一和簡潔的標準。

如果一個人能夠按照社會適宜的方式行動,其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能夠被常人所理解,即使有時出現輕度焦慮或抑鬱現象,也不能認為其心理已超出正常範圍。

也就是說:心理正常是一個常態範圍,在這個範圍內允許存在不同差異。

心理問題

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與個人發展有關的心理方面的困惑(求職擇業、社會適應、感情婚戀、人際關係、家庭關係等),雖然個體會認為這些問題困擾,且對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因其持續的時間短、較易解決,對多數人未伴隨軀體癥狀,無需藥物治療

故:這種短暫的心境不佳不屬於疾病的範疇,不稱之為心理異常。

 常識性的區分(非專業人員對正常與異常心理的區分)

1、出現離奇怪異的言談、思想和行為時;

2、呈現過度的情緒體驗和表現時;

3、自身社會功能不完整時;

4、影響他人的社會生活時。

心理學的區分

一、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

任何正常心理活動或行為,其形式和內容必須與客觀環境保持一致。如一個人說他看到或聽到了什麼,但是,當時的客觀世界中不存在引起他這種知覺的刺激物,那認為這個人的精神活動不正常,產生了幻覺。

二、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原則

人類的心理活動被人為分為認知、情緒、情感和行為等部分,但是,實際上他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具有協調一致的關係。如果一個人用低沉的語調向別人述說令人愉快的事情則說明他的心理過程失去了協調一致性。

三、人格的相對穩定性原則

每個人在自己長期的生活道路上形成自己獨特的人格心理特徵,相對穩定,在沒有重大外界變革的情況下,一般不易改變。如一個用錢很仔細的人,突然揮金如土而在他的生活環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發生改變的原因,那麼可以說,他的精神活動可能偏離正常軌道。

心理異常的評判標準

正常與異常心理是一個漸變的連續體,其區別往往是相對的,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相對的界限。

一、內省主觀經驗標準

這個經驗標準指兩個方面

一是指來訪者的主觀感受,即他們自己覺得焦慮、抑鬱,或是有自己也說不清具體哪不舒服的感覺;在某些情況下,沒有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也可能有心理異常,如親人喪亡時,如果一點不悲傷也需要考慮心理異常。

二是從醫師的角度來說,醫師根據自己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經驗來判斷來訪者心理正常與否。當然,這種判斷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但由於大多數醫生接受過專業規範教育及臨床實踐,醫師之間通常形成了大致相近的評價標準。因此大多數心理障礙在不同的專業醫生之間仍可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對少數病人可能存在分歧。

二、統計學標準

科學家運用數學統計學的原理對人們的心理特徵作出了研究,發現大多數人的心理現象處於連續變化的狀態。在這個範圍中,處於中間的大多數人屬於心理正常範圍,而遠離中間的兩端則被認為是「異常」的,因此,判斷一個人心理正常與否,可以用心理測試的方法評估,用諮詢中某個心理特徵偏離平均值的程度來決定。偏離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則越不正常。當然,這個方法判斷心理正常與否的界限也是人為劃定的,臨床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這種標準存在缺陷,如智力超凡或有非凡創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極少數,但很少被認為是病態。

三、生物學標準

許多醫學家認為人的心理現象是由於身體的某些方面出現了改變而導致的,這些變化可能是病理的、分子水平上的,甚至是遺傳方面的。如果上述變化可以通過某種醫學儀器檢查發現,那麼醫生就可以判斷這個人存在心理障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客觀標準,但卻不能使人滿意,因為現在絕大部分心理障礙是無法通過某種醫學儀器檢查發現身體存在某種異常進而確診的。

四、社會適應標準

正常人的行為一般都是符合社會要求和道德標準的。如果某人不能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行事,他的行為方式不能被周圍人甚至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所接受時,或者與他以往一貫的行為表現有較大差異時,就可以認為其有心理障礙。

上述4個標準用來判斷心理正常還是異常均有一定的價值,但往往不能單獨用來解決所有問題。在實際運用中,應該由有經驗的醫生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對各種心理想像進行科學分析,同時,還考慮年齡、地域、時代、社會風俗及文化等對心理想像的影響,通過靈活地綜合各種因素來判斷諮詢者心理正常與否。

異常心理從輕到重(根據心理偏離常態的程度)

1、輕度心理障礙:生活能力和社會功能基本完好,能夠正常工作和生活,從表面上與正常人區別不大如:強迫症、焦慮症等各種神經症。

2、嚴重心理障礙:無法進行正常的社會生活,人的精神活動功能嚴重受損如:精神分裂症、反應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等。

3、心理生理障礙:如: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哮喘、消化性 潰瘍、功能性胃腸病、經前期情緒障礙等各種心身疾病。

4、軀體器質性疾病伴發的心理障礙。

5、人格障礙。

6、行為問題和不良的行為習慣:如:煙癮、酒癮、葯癮、厭食和貪食、網路成癮等。

7、特殊條件下產生的心理障礙:如:海洛因、煙草和酒精等狀態下的精神障礙。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心身醫學科 盧和麗


免責聲明:本文文字圖片素材,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個人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超預測:普通人成為超級預測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