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陽明:看誰都不順眼,是你修行不夠

王陽明:看誰都不順眼,是你修行不夠

歡迎參加文末粉絲福利活動

傳播心學,傳播高級人生智慧,功德無量

最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來源: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

作者:卓秀嫻

現實生活中,有一種人——覺得自己比別人都好,看誰都不順眼,看誰都想發發脾氣,耍耍威風。

結果呢?鬧得別人不舒服,自己也一肚子氣。

到頭來還要問一句:我明明是為了他好,為什麼他不領情?

這樣的人,通常看不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就愛挑毛病。明明是藍天白雲,他卻要說漫天塵土。明明是個美人,他卻要說人家庸脂俗粉。

其實,這是一種心病。

他看到的這個世界的不堪,其實是他內心世界的醜陋。

1

你看到的世界,就是內心的折射

王陽明說:天下無心外之物,萬事萬物都是人內心的投射。

可以理解為:你心裡在想什麼,你的世界就會是什麼樣子的。

這句話不那麼絕對,但是仔細一想不無道理。一年有四季,這是人類的認知。可蚱蜢春生秋死,一生只有三季,這是蚱蜢的認知。

同樣的,我們的世界也會被認知所局限。比如,一個善良的人目光所及之處,皆為美意;一個惡人,他眼中的世界就荒蕪陰冷。

有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某天,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

日移月動,竹影搖晃。一片寂靜時,佛印突然開口,對蘇東坡說:「觀君坐姿,酷似佛祖。」

蘇東坡聽了心裡一陣欣喜,又起了捉弄他的念頭。於是看著佛印的倒影,說:「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糞。」

佛印沒說什麼,只是微微笑。

蘇東坡回去之後,心中暗暗得意,覺得這一會總算讓佛印和尚吃了個悶虧。於是向蘇小妹報喜。沒想到,蘇小妹聽了,也捂嘴一笑:「哥,這回啊,你又輸了。」

蘇東坡一聽,不解。蘇小妹繼續說:「心中有佛,看你才像佛。而你呢?你是用什麼心去看佛印的呢?」

蘇軾哈哈大笑。的確,是自己輸了。心裡有佛,看誰都似佛。相比起來,自己的內心不就是骯髒齷齪的嗎?

所以,每當我聽到不好的言辭,或者令我感到不忿的評價時,我都會想想這個故事。一念之間,瞬間清透。

那些處處貶低別人的人,只能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的人,是否是內心不夠強大,修養不夠的表現呢?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示,我們會更厭惡那些,跟自己有類似缺點的人。

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在外界看到了類似自己的缺點,那麼他會愈發生氣,愈發排斥。所以,你會發現,那些總說別人愚蠢的人,其實是對自己的智力不夠自信。那些總說人「物質」的人,其實自己往往才是真正的拜金主義者。

因為批判別人,會給自己一種錯覺:我不是這樣的人。

事實恰恰相反,這反而是暴露了自己的內心。

2

換位思考,看到的世界也就不同

一頭豬和一頭奶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

有一天,有人要把豬抓走,只聽見豬大聲嚎叫,叫到十里八村都聽得見。奶牛很不耐煩,於是說:「別叫啦!我們也經常被抓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

豬聽了回應道:「能一樣嗎?捉你去,是為了你們的乳汁和毛,而我呢?把我捉去了,是要我的命呀!」

這讓我想起歷史上那個有名的笑話:

饑荒年,百姓無糧,只能去挖草根。消息傳到了宮中,晉惠帝坐在高堂,聽完了大臣的啟奏。大為不解:「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沒米吃,為什麼不吃肉?)

立場不同,選擇不同,思考的角度自然也不同。

列夫托爾斯泰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裡的苦與樂?

你是顧客,認為商家暴利;你是商人,覺得顧客挑剔;你開車時,希望行人遵守交通;你是行人時,自然希望車主禮讓。

南懷瑾說:「人號稱萬物之靈,是人自己在吹,也許在豬、牛、狗、馬看起來,人是萬物中最壞的了,專吃我們豬、牛、狗、馬」。

事實證明,所有人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

可若是一向如此,就很難建立客觀的認知,總是片面地去理解這個世界,自然是一種便利,但是時間一久,容易會遮蔽人的眼睛。

所以,成熟的人必然要學會走出自己的局限,從另一種角度考慮問題,理解別人的難處,才能和這個世界和睦相處。

3

成熟的人,從不隨意評判他人

中國有句老話,叫「站著說話不腰疼」。

相信你一定也遇到過這樣的人,僅僅憑藉粗淺的認知,就可以給人貼標籤。最愛的事情,就是指指點點,彰顯自己的智慧。

而真正的智慧,絕對不是這種喜歡妄言的人。

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有一陣日子特別苦。他和弟子們吃不上糧食,餓了整整七天。終於有一次,顏回從外面帶來了一些米。

煮飯過程中,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了一把米飯,塞進嘴裡。他心中一涼,悄悄離開。

吃飯的時候,孔子說:「就在剛才,我夢到了祖先。我看,這鍋米飯還沒有人動過,那麼就用來祭祀祖先吧。」

顏回立馬起身說:「老師,這米不能祭祀祖先。我剛剛吃過一口。」

孔子問起緣由。顏回說:「有塊灰塵從房頂掉下來,掉進鍋中,我怕壞了這鍋米。於是抓出來吃了。」

孔子一聽,這才鬆了一口氣。對其他弟子說:「平日,我最信任的學生就是顏回。但是,今天看到他抓飯吃,還是會產生懷疑的心態。可見,人心最難穩定的。不過,我們要記住:判斷一件事情,若是被疑心左右,那就是愚昧。判斷人,判斷事,千萬要有足夠的依據!」

可見,眼見不一定為實,你看到的「真相」,也許只是冰山一角。判斷失誤是人之常情,連孔聖人都不可避免。

孔老先生做的最正確的,是他在無法確認之前,及時閉上了自己的嘴,等待水落石出之後才說。試想一下,要是孔子當下立馬揭發顏回,顏回該有多委屈,多傷心呢?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侯亮平說過一句話:在沒有確鑿的證據的前提下,不要先入為主,不要隨意給別人定性,不要因為偏見,影響客觀的判斷。

這是檢察官的思路,也同樣適用於我們。

延參法師說: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的確,人生這場修行無非就是和自己作鬥爭,當你擁有一顆澄明的心,看什麼都美,看什麼都順眼。

所以,修鍊好這顆心,人間處處有愛。

作者簡介: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轉載請聯繫(ID:jingboguoxue)授權。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作者卓秀嫻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心學粉絲來福利啦,歡迎大家參與~

參與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聰明的人,都戒掉了飯局
為了讓別人喜歡你,你有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