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承認動手打人不對,可為什麼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呢?

孩子承認動手打人不對,可為什麼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呢?

前段時間,參加一個線下課程,遇到了久未蒙面的朋友L。課程結束後,我們去了一家新開的茶樓喝茶,閑談之間,L聊起了三歲的兒子淘淘,一臉的沮喪。

朋友L說兒子淘淘年紀不大,脾氣倒是不小,大人一點小事沒有順著他的心意,就在家裡大喊大叫,揮拳踢腳。在幼兒園的表現,那更是不讓人省心,經常把老師的教具,玩具架上的玩具扔得滿地都是。課間跟小夥伴玩耍時,常常跟人發生衝突,只要一言不合就「開打」。

L說為了孩子的事,沒跟老公少吵架,幼兒園的老師也曾多次打電話給她,讓她好好管管孩子。為此,L看了不少育兒書籍、也參加了一些育兒講座,但都收效甚微。L跟我說:「每次都告訴兒子打人是不對的,他也承認打人不對,可為什麼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呢?

現實生活中,像朋友L這樣為孩子「打人」的行為頭疼不已的家長不在少數。這些孩子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往往表現得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情緒失控、更具有攻擊性,成為老師口中的「搗蛋鬼」,家長眼裡的「小暴君」。

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情緒失控,動不動就掄起小拳頭「打人」呢?難道是天生的壞脾氣?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在行為層面跟孩子過分「糾纏」,而是沉下心來去探究一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愛打人」?

01

孩子自身的原因

大腦的協同功能發展

人類的行為是受大腦控制的,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也不例外。「愛打人」的行為很可能是由於孩子大腦兩個半球處在非均衡和變異狀態下而產生的行為。

有相關研究表明: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相比正常兒童,他們的大腦兩半球均衡發展速度較慢,並且左半球抗干擾能力較差,右半球的完形認知能力較弱。

自控能力差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導致一個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的主要因素,是這個孩子的自我意識和控制水平(即自控力)偏弱。

日常生活中,面對同樣的困難,那些自控能力強的孩子傾向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衝動的行為,從而減少了其自身的攻擊性行為。然而,那些自控能力較弱的孩子,則更傾向於用「暴力」的方式發泄情緒,解決問題。

社交能力不足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兒童從出生後到15歲的智力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其中一個孩子從學習語言開始到5歲左右這個階段被稱為前運算階段。處在這個階段,也就是1-5歲的孩子通常有如下特徵:

★運用符號的能力,他們會運用語言符號,身體動作等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以自我為出發點,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場思考問題。

★思維的不可逆性,他們的思維是單線運行,比如他們知道自己不開心就要欺負別的小朋友,卻不懂得別的小朋友不開心了其實也會欺負自己。

這些特點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孩子社交方面的能力。與那些在群體中受歡迎的孩子相比,「愛打人」的孩子面對衝突情境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無效,更容易加深矛盾與衝突。然而,那些社交能力強的孩子採用的方法則更為有效。

02

家長的教養方式不當

「愛打人」的孩子,大多身後都有一位「控制型」或「溺愛型」的家長。這兩類家長的養育風格絕然不同,但都容易造成孩子的高攻擊行為。

「權威型」家長在生活中往往過於控制孩子的自主性,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這類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喜歡替孩子做決定,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由於家長缺乏對孩子明確的行為指導和活動監督,孩子出現攻擊行為的概率就會更高。

對孩子而言,沒有什麼比擁有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更重要。因為父母的情感支持能夠給他無限的力量,父母包容、理解、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養育態度可以減少孩子社交退縮、違紀和攻擊性行為;而父母過分嚴厲的訓斥孩子、動手打孩子、對孩子大呼小叫等極端行為會導致他們性格變得固執、粗暴。

「溺愛型」家長養育孩子的風格則是:大包大攬、過度養育,甚至縱容自己的孩子行為,放棄對孩子應有的限制,使得孩子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旦他們提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大哭大鬧、蠻橫無理,甚至揮起拳頭「報復」大人。

03

媒體傳播的負面影響

當今社會是「互聯網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電腦、電視、IPAD、智能手機幾乎進入了千家萬戶。快節奏的生活,時常讓父母感到身心疲憊,回到家也是「人在心不在」的狀態,很難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所以,電視、電腦、手機、IPAD就充當了孩子的「保姆」和「玩伴」,其中上演的暴力鏡頭也自然成了孩子學習的「模板」。

孩子「愛打人」,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一項長達14年的追蹤研究表明:幼兒期的攻擊性行為與成人期的犯罪行為有密切關係,幼兒的攻擊性水平越高,成年後犯罪的幾率越大。既然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有如此大的負面影響,父母又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父母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減少「以暴制暴」

一個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動手打人的孩子,往往缺少一個性格平和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範本。很多急脾氣的父母總是無法容忍孩子的負面情緒,容易情緒失控,用暴力的語言訓斥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行為如果讓父母覺得難受,煩躁不安,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內心積鬱了太多負面能量,沒有得到及時的宣洩。所以,孩子糟糕的情緒及行為就觸發了他們潛意識的「扳機」,父母在潛意識中會因為害怕自己失控,人為地阻斷孩子負面情緒的「出口」。

所以,父母要想孩子不「暴力」,首先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到自己「不暴力」。

增加親子互動,運用遊戲的力量

《遊戲力》一書中指出: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如果我們想告訴孩子什麼,那麼最好的方式是「玩給他看」,而不是「說給他聽」。所以,遊戲是一座親子溝通的橋樑,既可以讓孩子玩得愉快,也能讓他學得開心。

我兒子小時候,最喜歡跟我一塊兒玩的是「玩偶遊戲」。在遊戲開始之前,我會準備各種各樣的玩偶,有可以直接抱在手裡的,也有套頭的,還有那種可以套在指頭上的,總之有人物,也有動物。

遊戲過程中,我會跟兒子構想出一個故事情節,再讓他選擇要扮演的角色,我扮演其他角色予以配合。比如,我們會模擬一個孩子因爭奪玩具被打的情景,在這個過程中,他可以體會到「打人者」與「被打者」兩種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時,我會結合不同的情境,進一步啟發和引導他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類遊戲,一方面有益於親子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與同理心。

擴大孩子的社交範圍,讓孩子在實踐中成長

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是固化的,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得到發展的。幼兒階段的孩子「愛打人」很多時候是因為不懂得如何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或者遇到衝突時不知道怎麼解決,不見得真的有惡意。

如果父母能本著包容與接納的態度,並有意識的擴大孩子的社交範圍,讓孩子和不同年齡的孩子多接觸、多玩耍,孩子「愛打人」的行為就會慢慢減少。

用「剝奪法」減少孩子的「打人」行為

比如,當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中「打」了其他小朋友,家長可以暫時讓孩子停止玩玩具,坐在一旁看其他小朋友玩。給孩子一點思考的時間,讓他意識到犯了錯是必須接受「懲罰」的。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不適用於年紀太小的孩子,要注意分寸與場合,避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用「正強化法」鼓勵孩子多一些親善的舉動

當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互動過程中出現了友好、親善的行為,比如:分享食物、照顧他人、合作等行為,家長要及時鼓勵與表揚。這種正強化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突顯「剝奪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孩子親善的舉動,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

總之,孩子暴脾氣「愛打人」的習慣不是「天生的」,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我們能從身理、心理層面去探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同時看到自身的問題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愛打人」的孩子也會變成親善的「天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數學腦」只配聰明娃?別讓你的固定思維毀了孩子的數學天賦!
這款日本棉柔巾1天2毛錢,讓你遠離600萬蟎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