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何為「五服」,可不止5種喪服那麼簡單,它有4個意思

何為「五服」,可不止5種喪服那麼簡單,它有4個意思

提起「五服」這個詞,相信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一旦有老人過世,那麼本家族的晚輩們就會身穿喪服,以表同本同宗和哀悼之意,在「五服」之內的,穿喪服,不在「五服」之內的,不穿喪服。喪服與喪服不同,一共有5種,也就是所謂的「五服」,「五服」者,5種不同之喪服也。

那麼,「五服」真的就是這個意思嗎?是的,有這個意思,但是卻不完全,其實,「五服」可不止5種喪服那麼簡單,它有4個意思呢。

首先,在商周時期,以王城為基點,外圍每500里劃成一個區域,共劃成5區,每一個區域都有不同的叫法,從裡向外依次為為甸服﹑侯服﹑綏服(賓服)﹑要服﹑荒服,即為「五服」,這裡的「服」,就不是「喪服」之意,而是5個不同的區域按照各自不同的標準去服務王城內的天子,所以,這裡的「服」,要麼可以理解為「五百里」,要麼乾脆就理解為「服務」,反正都不是「喪服」的意思。

其次,「五服」是5種不同等級的服飾,就是平常所穿的衣服,而不是只有在辦喪事的時候才穿的喪服。當然,這5種等級指的都是「貴族」,地位從高到低依次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所謂的「五服」,就是這5種人的衣服。

第三,「五服」指的是5種不同的喪服,這一點,我想我們就不用多說了,至於這5種喪服的不同之處,自然是以關係的親疏來決定的,關係越親近,當然就服重,反之,則服輕。

最後,關於「五服」,指的即不是喪服,也不是平常的衣服,而是「五輩人」,這「五輩人」以自己為起始,向上數四輩,即父親、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再加上自己,正好是五輩,合稱為「五服」。

看到這裡,聰明的你一定會發覺一個小問題,那就是「五服」的第三種意思和最後一種意思之間,是不是存在著什麼關聯?是的,的確如此。我們知道,只有本家族的長輩或者同輩過世時,才穿喪服(其實同輩過世,現在基本上也都不穿喪服了),晚輩過世,是不用穿的。「五輩人」正好對應5種喪服,所以我們也可以這麼認為,其實「五服」的「五種喪服」之意,是從「五輩人」這一種意思中引申過去的。

當然,如果拋開「喪服問題」,單去看「五輩人」的話,把「五服」解釋為自己、父親、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這五輩,是不完整的,也有失公允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還有「九族」這個詞,換句話說,在我們的上面有四輩人,而在下面其實也有四輩人,就是兒子、孫子、曾孫和玄孫,那麼再加上自己,為什麼就不能被稱為「五服」了呢?

非但如此,「九族」的先後順序為: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按照這樣的順序不變,任意選出「五輩人」,其實都應該能夠被稱為「五服」,比如「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等,合計共有5種情況,都是可以被稱為「五服」的。

不過,如果有兩個人和你都在「五服」之內,但是只看他們兩個的話,卻未必也在「五服」之內了,想一想,是不是這樣的呢?

歡迎關注煮酒論道,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論道 的精彩文章:

「五行」與「五季」,它們是如何對應的,這裡有竅門
《推背圖》是「中華預言第一奇書」,卻有一個破綻,你發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