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感官增強簡史:色盲人用頭骨天線感知地震,心靈感應是人類未來交流方式?

感官增強簡史:色盲人用頭骨天線感知地震,心靈感應是人類未來交流方式?

我們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經由我們身體感官過濾的心理構造。於是問題來了:如果我們有了不同的新感官,我們的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不同的新感官會不會擴展我們的世界?

技術早就被用來幫助那些後天或先天五感不全的人。近期,「感官增強」領域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想辦法讓人們擁有額外的感官功能,有的是模仿其他動物,有的則是連大自然都沒有想到的能力。以下是這類設備的工作方式及其對人類的意義。


1. 「傾聽」圖像

幾十年來,一些失聰者佩戴耳蝸植入物,利用電極陣列來模擬耳內的聽覺神經。科學家正在研究其他技術,幫助失明者或癱瘓者恢復視覺或觸覺。對於失明者,相機可以觸發視網膜、視覺神經或大腦上的電極。對於癱瘓者或假肢穿戴者,真手或義手上的壓力墊可以向大腦或手臂神經發送觸覺反饋。

自閉症患者甚至可能獲得更強的社交感。去年,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公布了一種名為EQ-Radio的設備,它可以接收人體反射回來的信號,探測他們的心率和呼吸模式。一款尚未發明的設備可能按照那些數據來推斷目標人物的情緒,並傳達給患有自閉症的用戶或者任何想要提高自己情緒感知能力的人。

我們還能用一種感官代替另一種感官。大腦非常善於利用它接收到的任何相關信息,比如經過訓練後,大腦可以「傾聽」圖像或者「感受」聲音。對於失明者,一款名為BrainPort V100的設備把眼鏡上的攝像頭和舌頭上的電極連接起來。剛開始的時候,效果就像是微小的氣泡,但最終用戶將學會解讀較強的刺激點(明亮像素)和較弱的刺激點(暗淡像素),在腦海中形成圖像。

一款名叫vOICe的設備利用攝像頭來創造音景,視覺受損者通過耳機傾聽。對新手來說,聲音聽起來如同靜電爆音,但經過訓練後,用戶就能識別圖像。大約每秒鐘,聲音會從左向右移動,利用頻率來代表物體的高度(物體越高,頻率就越高),音量代表物體的亮度。

對於失聰者,斯坦福大學神經科學家大衛·伊戈曼(David Eagleman)發明了一種背心,能把聲音轉換成振動模式。經過練習後,用戶可以學會利用振動模式來識別說話聲和其他聲音。


2. 向大自然學習

科學家也在想辦法把他們在動物王國中發現的感知能力賦予人類。

例如,業餘生物駭客打造了一款叫做Bottlenose的手持設備,利用超聲波來探測物體的距離,然後以不同的頻率振動用戶的手指,讓用戶具備回聲定位能力。其他設備則提供了候鳥般的導航能力:feelSpace公司的naviBelt腰帶會在你的腰部形成振動,為你指明要去的方向;Cyborg Nest公司的North Sense設備可以貼在胸口,當你面朝北方時就會振動。

以後,耳蝸植入物可能接收到頻率非常低的聲音,比如大象發現的低頻聲波,或者頻率非常高的聲音,比如海豚的聲音。仿生眼可以讓人類像蝴蝶、馴鹿、狗等動物那樣看見紫外線,以及像某些蛇類、魚類和蚊子那樣看見紅外線。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最終人類可能會在大腦上安裝一個介面,在需要時接入不同的感測器。「你也許將隨身攜帶一個包含多種感測器的瑞士軍刀式設備,」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感覺運動神經工程中心主任拉傑什·拉奧(Rajesh P. N. Rao)說。你可能在爬山時使用距離感測器,天黑以後還可以改用夜間版。


3. 感知月球地震

我們可能還會獲得其他動物不具備的感知能力。通過程序設定,伊戈曼發明的振動背心可以接受任何輸入信號,不只是聲音。他說,這種背心可以用來追蹤股市、Twitter上的人氣氛圍、無人機的俯仰和偏航或者用戶自己的生命體征。當然,你可以在電腦屏幕上顯示這些東西,但伊戈曼說,我們的大腦無法同時留意很多視覺細節。而另一方面,僅僅為了讓我們保持平衡,身體就需要同時監控數十塊肌肉,所以身體更善於處理多維輸入數據。

從理論上來說,皮層植入物可以接收幾乎任何種類的信號,大腦可以把它當成新的感官。「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西班牙「電子人藝術家」尼爾·哈比森(Neil Harbisson)說,「你可以設計一種與你興趣愛好有關的獨特感官。」

沐恩·瑞巴斯(Moon Ribas)(左)和尼爾·哈比森(Neil Harbisson)(右)

哈比森生下來就患有色盲症。2004年他接受了手術,把一根天線安裝在顱骨上。這根天線的末端有一個攝像頭,天線以不同的頻率振動,把顏色轉換成聲音(他還用這根天線來接電話和聽音樂)。他打算植入一條環繞頭部的帶子,帶子上有一個暖點,每24小時轉一圈,相當於一個時間器官。他的朋友兼合作夥伴沐恩·瑞巴斯(Moon Ribas)把一塊無線晶元植入自己的手臂,只要世界上任何地方發生地震,這塊晶元就會振動,使她擁有了地震感知能力。她希望在腳上安裝振動植入物,感知月球地震。

但艾奧瓦大學神經科學家貝恩德·弗里奇(Bernd Fritzsch)提醒說,我們每用一塊神經區域來理解一個新的感官,就意味著處理其他感官的神經元變少了。所以,我們每增加一個感官,我們也失去了一些東西。


4. 真正的群體思維

也許我們將實現所謂的第六感:超感官知覺。英國考文垂大學工程師凱文·沃威克(Kevin Warwick)把自己手臂上的電極和他妻子手臂上的電極以無線方式連接起來,無論他們身處何地,當一個人活動手臂時,另一個人可以感覺得到。伊戈曼想要更進一步,無線連接把妻子和自己身上的心臟和汗水監控器,從而可以感知對方的情緒。

拉奧進行的研究顯示,人們能夠以心靈感應的方式發送是或否的信息:一台腦電圖掃描儀感知發送者的大腦活動,另一台設備對接收者的大腦施加磁脈衝。最後,我們可能把大腦植入物無線連接起來。「這種通信方式克服了語言的一些限制,」拉奧說。它可以幫助人們分享感受或者表達難以用言語描述的想法,加強合作。「我認為這將完全改變我們作為人類的存在方式,」沃威克說,「心靈感應是人類的未來。」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最近創建了一家名叫Neuralink的公司,致力於人腦與計算機的連接。他說,將來有一天,腦機連接將實現以電腦為中介的心靈感應。

所有這些努力到底將如何改變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哈比森說,獲得動物的感知能力「將使我們以一種更加深刻的方式,與大自然、與其他物種聯繫起來」。但如果共同的感官把我們和其他物種聯繫起來,感知不平等會不會造成新一類的貧富之分?在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的問題上,我們已經難以達成共識,當技術創造出新的感知手段時,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可能會更加嚴重。「人類社會像一根繃緊的橡皮筋,」沃威克說。某些人的感官大幅增強會使它綳得更緊。「這根橡皮筋會不會斷?」

翻譯:于波

來源:The Atlantic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台,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感官知覺 的精彩文章:

科學都解釋不了這幾個人的超能力,你最想具備哪一個?
二戰期間,丘吉爾在德軍的轟炸之中,靠預感獲生;神秘的超感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