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高段位的媽媽,都是家裡的定海神針

高段位的媽媽,都是家裡的定海神針

歡迎參加文末粉絲福利活動

傳播心學,傳播高級人生智慧,功德無量

最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文 | 肖璐編輯 | 五花鹿、朗門

來源 |武志紅(ID:wzhxlx)

原標題 | 陶虹讓老公「失敗」給孩子看:高段位的媽媽,都是家裡的定海神針

網上有很多輔導孩子、處理孩子日常衝突時的視頻。

有的父母被氣得大吼,甚至家暴。在一瞬間,情緒就被點爆。

所以,要說養娃最困難的事,我想是情 緒 管 理

上個月看到一則讓人後怕的新聞:

陝西一位媽媽發現兒子寫作業不用心,一氣之下,把孩子打了一頓。

第二天凌晨,孩子突然嘔吐不止,媽媽緊急將其送到醫院,但最終孩子因頭部多處受傷,搶救無效死亡。

媽媽也被判刑3年。

在衝突時刻,如何穩定好情緒,是大多數父母的一道難題。

最近有一檔叫《你好,媽媽》的訪談類節目,其中陶虹就此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驗:

如果說爸爸是一個家的頂樑柱,那媽媽需要做一個家的「定海神針」,牢牢穩住整個家庭的情緒。

厲害的媽媽,是家裡的定海神針

育兒途中的挫敗,就好像今年熱播劇《小歡喜》里的宋倩一樣,陶虹本人也一樣經歷著。

例如,女兒對各種樂器的三分鐘熱度。

開始女兒想學鋼琴,等到買了電子琴回來以後,孩子就把手往後一背,死活不肯練;

那就學木笛吧。結果陶虹5分鐘就可以學會的曲子,女兒練了半年也沒學會;

又開始想學大提琴。定製的琴拿回來了,練了兩天,新鮮勁一過,又不想學了。

陶虹見女兒這麼痛苦,說那以後再也不提學任何樂器的事兒了。

結果女兒說:不想學大提琴了,因為想學吉他……

陶虹還是不焦不躁,耐著性子勸女兒:

「都是弦樂,大提琴練好了,吉他就更容易學了」。

事後,陶虹仔細反思了一下:

「或許並不是練琴本身讓孩子痛苦,而是孩子一直在重複一個有困難的事情,自己又在一旁情緒緊張地督促著,緊盯樂譜,糾正手法,孩子就難過去這個坎兒。」

從那以後,她就不這樣做了。

不久後,女兒的房間里又傳出來了琴聲。

這背後,不僅僅是育兒的知識,更是問題出現時的情緒管理能力。

當情緒得到了管理,一切的反思和教育才可以水到渠成。

有一次,陶虹女兒興緻勃勃地要給她做「夏日特飲」,女兒把杯子拿下來時,手一滑沒拿住,玻璃渣子碎了滿地……

這時陶虹只是把狗抱去別的房間後,回來收拾殘局,沒有勃然大怒,也沒有多說孩子一句。

她知道孩子雖然嘴上不說,但知道自己做錯了,這就夠了。

對比很多父母,在遇到孩子犯錯時,會忍不住奚落嘲諷孩子或者大發脾氣。

這種反應很難得。

這些對錯誤難以容忍的反應背後,最根本的原因是:

對失敗的恐懼和焦慮。

什麼會阻礙我們成為定海神針?

做陶虹一樣的「定海神針」式媽媽,對很多人來說,是有困難的。

原因是:大人習慣性將自己的恐懼投射在孩子身上。

恐懼主要因為這兩點:

1.恐懼失敗

曾在地鐵上聽到一位父親教導孩子作業,「錯一次是正常人,還錯第二次那是獃子!」

很多父母容不得孩子犯錯,在他們心裡:多犯幾錯次,就幾乎等同於失敗了。

——他們扭曲了「失敗」的含義。

無法容忍失敗,背後是兩個誤區。

父母缺乏「空杯心態」:

理所當然認為,大人知道的東西,孩子也「應該知道」。

一旦發現孩子有一點和他們的預期不符,就誇大這種「不符」帶來的恐懼,認為孩子糟糕得一塌糊塗。

父母把孩子的受挫當成是自己的失敗,無法把自己和孩子分開,建立清晰的界限:

孩子成績不夠好,就是「我」不夠好;

孩子做得不夠完美,就是「我」的不完美等等。

大人對於「失敗」的錯誤定義,會導致他們一旦看到孩子犯錯,第一時間是想著如何去懲罰孩子,來「長記性」,而不是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2. 害怕消極情緒

我們家孩子剛學寫字時,常常寫著寫著就開始發獃,任我再怎麼催促也不動筆,有時還會崩潰哭起來。

我以為她是在偷懶,急得我在旁邊直跺腳。

這時候,我的著急、女兒的崩潰瀰漫在了整個房間。

我更急著想讓她寫完,以此消除我們的情緒,但不管我怎麼威逼利誘,她就是不願繼續寫。

但後來我冷靜下來了。這時,我才發現她在寫字時有個習慣:要跟我確認上一個字寫得好不好,寫得「好」了,才繼續寫下一個字。

所以她沒有拖延,只是需要我的反饋罷了。

而如果我沒有冷靜地看待這件事,就會陷入兩個人的情緒裡面,越害怕這種情緒,就越逼迫女兒,把責任推卸到她「偷懶」上,甚至可能因此摧毀了她學習的積極性。

直到後來我寬撫她:先不管寫得好不好,認真完成就行。這時她的寫字才真正地順暢起來。

恐懼是如何在代際間傳遞的?

我們對失敗、負面情緒的恐懼,大多源自我們童年經驗的缺乏,這些缺乏由我們的父母傳遞到我們身上,再傳遞到我們孩子身上。

記得女兒剛從幼兒園畢業的暑假,總會突然悶悶不樂。

有一天她跑過來跟我說:「媽媽我想幼兒園了,我不想上小學了。」 但我下意識的反應竟然是想責備她:你太脆弱了。

好在我在責備之前,覺察出了我這種反應背後的信息:

責備別人的脆弱背後,其實是不能接受自身的脆弱。

認為脆弱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當看到別人身上的脆弱,就忍不住想要去壓制和打擊。

想起小時候,我一旦在爸爸面前流露出脆弱的情緒,他就會故意忽略,或者對我的行為舉止充滿憤怒,導致我認為:脆弱是一件令人羞恥和憤怒的事。

而我的爸爸,在他小的時候,也是這樣被父母對待的。

回到女兒身上,其實她的「脆弱」,不過是對過去留戀罷了。

這再平常不過,即使大人在遇到環境改變時也會如此。

於是我走過去抱著女兒,跟她說:

「對舊的東西留戀,對新的東西害怕,都是很正常的事,就像剛去幼兒園你也會哭一樣,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如果想念幼兒園,媽媽隨時都可以帶你回去看看。」

然後她就開始掉眼淚,不過哭了一會就平復了。

接受告別和適應新事物都需要一個過程,而且一定會伴隨著消極情緒的產生,這是我現在想和女兒一起體驗的過程。

而如果我沒有察覺,消極情緒的背後原因,那我也會無意識地將這種恐懼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如何讓自己成為一枚定海神針?

那需要怎麼做,才能停止這些恐懼代際傳遞,成為一個「定海神針式」媽媽呢?

1. 正確地理解「失敗」的含義

要知道,父母對「失敗」的反應過程,會被孩子記下來,當ta下一次犯錯時,就會複製父母的反應方式。

如果父母害怕失敗,那孩子也會如此,害怕承擔失敗的責任,成為一個沒自信沒擔當的人。

而如果父母允許失敗,那結果就完全不同。

陶虹發現女兒不愛玩積木,無論她「誘惑」多少次,女兒都不感興趣。

但奇怪的是,只要陶虹不在,女兒都會過去玩,一旦看到陶虹來了,便馬上跑開。

後來陶虹才知道,原來正是陶虹自己玩得太好了,孩子一對比,感覺很失敗,所以才不敢玩。

於是她讓徐崢(陶虹的丈夫)經常在孩子面前「表演失敗」。

用行動告訴孩子:「爸爸搭積木也會倒,大人也會犯錯,所以你做不好是很正常的,沒有關係。」

畢竟,孩子成長為大人,就是通過不斷犯錯、再不斷進行糾錯,積累經驗的過程。

允許失敗,就是允許試錯,允許成長。

2. 改變對消極情緒的認知,學會處理消極情緒

任何情緒本身,並不存在好壞、對錯。

消極情緒的出現,只是在提醒我們調整自己罷了。

但如果無法接納這些情緒,就很難從中有所領悟和改變。

所以先理解和接納,其次再引導。

所謂的理解接納,就像我面對女兒懷念幼兒園的情緒一樣,去允許它存在,並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陪她一起度過。

而之後的引導,方式也有很多。

在《你好,媽媽》里,新聞主播盧秀芳提了一種有趣的做法:演戲。

在她孩子鬧彆扭發脾氣的時候,她會故意走近兒子左看看右瞧瞧說:

「咦?這個不是我的兒子,頭髮不一樣,牙齒也不太像,他去哪裡了?快幫我把他找出來」。

兒子也意識到問題,會不好意思,跑進廁所一會兒又跑出來說:「好!我把你兒子找回來了」,然後兩個人笑成一團。

當她自己也忍不住要發脾氣時,兒子也會學著她說:「咦?這個不是我媽媽……。」

盧秀芳說,不管誰亂髮脾氣時,其實心裡都知道不對,這時就需要一個有趣的方式,給彼此台階下。

從消極情緒,轉換到積極情緒,有時就在這些瞬間完成了。

寫在最後

其實很多父母在育兒上,有情緒管理問題,大多因為理解親子關係時有一個誤區:

把孩子放在對與錯、輸和贏的對立面。

出現矛盾時非要爭一個輸贏,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孩子是錯的,所以才會在表達情緒時,常充滿攻擊性。

但親子關係的本質是一種合 作 關 系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充當「同盟者」的角色。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提供建議,而不是火上澆油,才能解決問題,共同成長。

正如李小萌在節目里說的:「我們跟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孩子。

一旦有了這個認識,想必育兒情緒,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了。

心學粉絲來福利啦,歡迎大家參與~

參與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先有好丈夫,才有好妻子!說的太有道理了!
真正的獨立,絕不是不依靠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