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雲對話虞鋒:複雜局面下反而更有機會,生命科學是未來科技的新趨勢

馬雲對話虞鋒:複雜局面下反而更有機會,生命科學是未來科技的新趨勢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7日報道/圖:雲鋒基金

11月6日,2019雲鋒基金全球投資者大會在深圳舉行。馬雲與虞鋒作為雲鋒基金的聯合創始人,圍繞科技趨勢、出海、競爭、女性領導者、企業家精神等話題,展開了一個小時的「創始人對談」。

面對挑戰,馬雲認為:做任何企業(包括雲鋒基金),人是關鍵。以前是「斷事用人」,你自己決定事,用他去干;未來是「用人斷事」,請他幫你判斷事情怎麼做。要找到比我們更懂的專業人才,去訓練他們,所謂良將如潮,所以要訓練人。訓練人以後,第二件事情是製造文化把這些人留下來,讓他們有自我激勵的文化。第三是完善制度和體系,包括設置KPI的能力、設置透明的能力、設置不斷變化的能力,讓組織不斷變化。

鋒則表示:要永遠關注本質的問題「這個企業五年、十年以後在行業的地位怎麼樣,這個行業、企業本身怎麼樣,而不是說今天有一個交易的機會而已。這就需要你今天思考的東西是站在對企業、對未來的長期思考上。」

對於國內LP市場的看法,虞鋒表示,「國內人民幣LP的認知和專業性都在進步。」因為,經過兩年的經驗與教訓,很多企業家開始專心做主營業務,投資交給專業的團隊打理。此外,現在國內也出現了母基金,投錢給專業投資機構,但不管日常運營,這些都是比較好的趨勢。馬雲則在補充中強調,企業家不可一心二用。他表示:「其實做企業跟做投資是兩回事情。很多做投資的人也以為自己能當企業家,經常換CEO,這是愚蠢,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技能。」

面對複雜的時代,馬雲認為:複雜時代依然會有很多出色的公司起來。「你看到了複雜問題其實就不可怕,你看到這條蛇是毒蛇,你不會被它咬,你不會傻到去玩玩它,對不對?你只要判斷未來五年是複雜的,你小心一點,你在複雜裡面一定是能找到機會的。」

關於企業家精神,馬雲表示:任何國家都要發展企業家精神,因為企業是真正創造社會價值的力量。他勸勉企業家們,「不要害怕複雜局面的,因為越複雜,就越是有機會。」回到對話伊始馬雲強調的「做任何企業,人是關鍵」這一點上,馬雲表示,「好企業要花很多時間找人,把優秀的員工招進來,第二是訓練人,第三是敢於用他們。你如果招人招錯了這是問題,做凳子的材料不能做梁,所以你把人招好,然後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磨鍊他、折磨他、訓練他,讓他慢慢成長起來。」

馬雲與虞鋒都給予了「女性領導者」較高的評價,虞鋒認為,女性的細膩、敏銳和堅韌,是優秀投資人最難能可貴的品質。馬雲則表示,「我覺得這個世界需要越來越多的女性領導者。公司要做得大是靠男人,要做得好要靠女人,要做得妙要靠男女一起。」馬雲還透露,自己未來的樂趣就在於「教育、企業家、女性領導者。」他也希望雲鋒基金所投資的公司裡面有更多的女性領導者、創業者。

談及支付寶與微信的競爭,馬雲對微信表示了感謝,他認為就像打拳擊一定要和高手過招一樣。「正因為競爭激烈,讓我們練就了一身武功。沒有微信這樣的逼迫,螞蟻的人就會睡懶覺。」馬雲認為,騰訊與阿里「比的是未來的戰略、人才體系、對組織的思考和對未來世界的判斷。大家互相的交流和學習很好,沒有這些市場上的競爭者,一家企業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關於出海,馬雲強調:「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你才去,不要覺得那地方人工便宜、土地便宜,問題是你去那兒,你能創造的價值是什麼,你獨特的東西是什麼,想明白這個才去。」虞鋒則從投資的角度這樣解釋「出海」:一個是我們投外國的企業,第二個是到國外投資當地的企業。對於前者,雲鋒基金這幾年也確實持續在做,至於後者,虞鋒則表示,目前雲鋒基金正在謹慎地在看待這種模式,「確實東南亞也是很大的市場,但是否對當地市場足夠了解是最大的挑戰。」

對於未來的科技趨勢,馬雲認為「下一步很重要的是生命科學,這對人體本身、人的健康可能變得非常重要。」他對未來世界持這樣一種看法:「未來一定比今天好,但是一定會比今天複雜。」

雲鋒基金成立於2010年4月,是中國唯一由成功創業者、企業家和行業領袖共同發起創立的私募基金。雲鋒基金,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的名字命名而成。

據介紹,雲鋒基金成立9年來,資金管理規模成長近60多倍,基金平均年回報率(IRR)高達30%。回顧雲鋒基金的投資案例,估值100億美元以上的有螞蟻金服、菜鳥網路;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有瓜子二手車、貨車幫、小鵬汽車、VIPKID、蘇寧體育、依圖、小豬、基石葯業、七牛雲、阿里體育、醫聯等。

以下為2019雲鋒基金全球投資者大會創始人問答實錄(有刪節):

關於組織建設:做任何企業,人是關鍵

提問:雲鋒基金在過去九年、十年做得非常成功,將來要上更大台階,你們認為會遇到哪些挑戰?

馬云: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定會誕生幾個上千億美金的基金。騰訊也好,阿里也好,中國必須要有這樣的企業才能夠吻合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體量,但中國現在絕大部分企業不吻合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該有的體量,所以這中間有巨大的機會可做。投資機構也是如此。

投資機構也是企業,我覺得做企業永遠要把握兩點,一個是對未來的判斷,作為企業人、作為基金經理永遠要對未來的判斷。如果你對未來的判斷會出現問題,你有出現問題的準備方法。如果你覺得未來形勢好,你有形勢好的做法。好時代有好時代的做法,壞時代有壞時代的做法,倒霉的是好時代把好時代做壞了,壞時代把壞時代做得更壞,我看更多企業是這樣。

第二點,一開始創業時你眼睛盯的是自己的生意,但生意開始好起來、走順以後,你的眼睛要盯上自己的人,你要認認真真培養自己的人。

我覺得做任何企業,人是關鍵,以前是「斷事用人」,你自己決定事,用他去干;未來是「用人斷事」,請他幫你判斷事情怎麼做。醫療、生物的東西我們不可能都懂,但是我們找到比我們懂的人,我們訓練他們,所謂良將如潮,所以要訓練人。訓練人以後,第二件事情是製造文化把這些人留下來,讓他們有自我激勵的文化。第三是完善制度和體系,包括設置KPI的能力、設置透明的能力、設置不斷變化的能力,讓組織不斷變化。這三件事情都做好才有用。

人才、文化、組織,對未來的判斷,我想這幾個如果都做好,大錯誤不會犯,小錯誤天天犯,那沒問題,但大的不出問題。其實任何一個企業在十年、二十年內都有機會,我認為一個企業不要去捕捉機會,而是要把手頭上的事情變成更大的機會,因為機會永遠都在,到處是機會。

虞鋒:我們兩位都是做企業出身,做企業的人永遠是革命樂觀主義者,總是覺得趨勢可以變得更好,相信企業能夠做得更好。我考慮最多的是,我們的團隊是不是ready,是不是學習能力足夠。當然,團隊永遠不可能ready,永遠要拼進化的速度。世界也不可能等你ready,我們只能衝進變化的世界中不斷學習、自我迭代、自我顛覆。今天你對企業、對行業的理解,只靠財務計算是沒用的,一定要對行業、產業、企業非常理解,這樣投進去以後才能同時幫助它幹活,一起做大。

現階段雲鋒投資的策略越來越向頭部聚集,我們向單個企業投資的規模越來越大,但是我們的數量在減少,主要是對那些頭部的企業,尤其在行業里排名前幾位的進行布局,最後再看看將來過一段時間能不能幫它們提升、整合。

我們這兩年其實花了非常大的力氣投入中後台建設中,這使我們做好準備能夠做大的項目。另外,我們團隊構成上有專業投資人背景的,也有好幾位都是做企業管理出身的,同時我們還建了一個很強的專註於投後管理的團隊,幫助企業繼續提升。

雲鋒平時開周會講得最多的,不是說「今天有一個機會投完馬上可以IPO了」,我們問的永遠是本質的問題:這個企業五年、十年以後在行業的地位怎麼樣,這個行業、企業本身怎麼樣,而不是說今天有一個交易的機會而已。這就需要你今天思考的東西是站在對企業、對未來的長期思考上。

有些人覺得馬雲經常講的價值觀、文化這些,是玄而空的東西,其實馬雲講的核心點裡有一個KPI,這個KPI可以對所有東西進行調節,但這個KPI不只是一個數字的KPI,而是包含了文化、價值觀等一系列綜合考核的結果。

提問:雲鋒基金同其他基金的主要不同之處是什麼?

虞鋒:我們基金的團隊很多是做企業管理出身,第一期LP中很多也是企業家,所以我們最大的基因是企業家精神,對企業、對行業、對中國未來趨勢有比較深刻的理解。

九年時間裡,我們一直堅持這個方向,建立了雲鋒自己的生態圈。應該說我們最核心的能力是「創造能力」,一個是創造deal的能力,利用我們對行業的理解,挖掘出獨家項目,真正促進一個行業效率的提升;另一個是創造價值的能力,在投後過程中利用我們的企業運營管理經驗幫助portfolio成長。

關於LP市場:企業家不可一心二用,人民幣LP正在進化

提問:我想問一個關於國內LP(有限合伙人)的問題。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背後都是一些機構性投資人,比如保險公司、養老基金或高校基金。我們也希望本土能產生一些大型的基金管理公司,但國內人民幣LP市場似乎還沒有完全機構性、國際化,你們覺得今後國內LP市場會如何發展?

虞鋒:我和LP打交道很多,能感覺到人民幣LP這些年來一直在發展,但確實在機構化上和美元LP還有一些差距。相比國內人民幣LP,美元LP的特點一是資金周期長,二是他們對商業模式理解深入,所以願意持續地、保持較長周期地支持GP。

過去兩年,國內有的企業家既做主營業務,又做投資,導致跨度太大,經濟下行時現金流出現問題。經過這兩年的經驗,很多企業家開始專心做主營業務,投資交給專業的團隊打理,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進步。另外,現在國內也出現了母基金,投錢給專業投資機構,但不管日常運營,這也是比較好的趨勢。總之,國內人民幣LP的認知和專業性都在進步。

馬云:我只是補充一句,前幾年很多中國企業犯了一些錯誤,就是做企業的人以為自己也會是一個好投資者,其實做企業跟做投資是兩回事情。很多做投資的人也以為自己能當企業家,經常換CEO,這是愚蠢,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技能。

中國的LP市場會培養起來。那麼多的老闆天天想辦法的不是把自己的企業做好,而是想辦法投更多的企業,你說能搞得好嗎?所以中國的LP市場一定會起來。

關於時代:複雜時代依然會有很多出色的公司起來

提問:馬老師認為這是一個好時代還是壞時代,未來幾年可能馬老師比較關注的全球範圍內的不確定性有哪幾個點?

馬云:未來五到十年是好時代還是壞時代?這是一個複雜的時代,但關鍵還是看自己的能力。絕大部分人第一不能判斷出這是複雜時代,第二碰上了複雜問題又不知道怎麼處理。我覺得我們所有人都要學習在複雜時代面對複雜問題的定力、處理問題的能力。

未來五到十年一定是複雜的,因為整個世界在進入到非常複雜的狀態中。關鍵是在複雜時代依然會有很多出色的公司起來,這純粹憑你的能力、眼光。

我看到了很多機會,看到新的技術起來,看到中國從投資基礎設施、以出口為導向,變成以消費內需拉動、以進口為導向,也看到了中國的問題、世界的問題。現在世界多複雜,但是這部分複雜跟你沒有關係。好消息是所有人都面臨複雜問題,壞消息是你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絕對的穩定,應該以什麼心態面對?

你看到了複雜問題其實就不可怕,你看到這條蛇是毒蛇,你不會被它咬,你不會傻到去玩玩它,對不對?你只要判斷未來五年是複雜的,你小心一點,你在複雜裡面一定是能找到機會的。

我覺得未來五年,我希望多花點時間放在自己覺得感興趣的事上,我對賺錢以前沒興趣,現在更沒興趣,因為所有做企業都應該賺錢,賺錢是一種結果。你做自己開心、覺得有意義的事情,跟一批人把這件事做好,我覺得才有樂趣。

我自己未來可能還是對教育感興趣一點,我認為教育要培養人應對複雜的能力。我們怎樣培養一批能在複雜形勢下堅持自己定力、價值體系、使命的人,這個我覺得我有興趣。

關於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是不害怕複雜局面的

馬云:任何國家都要發展企業家精神,因為企業是真正創造社會價值的力量。

我總結了一下,做企業還是蠻有規律的,我做了五六家企業,so far so good,無論是阿里、淘寶、天貓、支付寶、阿里雲還是菜鳥,我們一家家做下來發現中間是有規律的。可能絕大部分人一輩子只做了一家公司,但是很多人沒有按照企業的規律做事情。

企業家是不害怕複雜局面的。越複雜,越是有機會。都按部就班,輪到你幹嘛?人家大企業力量比你大、錢比你多,複雜的情況下小企業才有機會。好企業要花很多時間找人,把優秀的員工招進來,第二是訓練人,第三是敢於用他們。你如果招人招錯了這是問題,做凳子的材料不能做梁,所以你把人招好,然後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磨鍊他、折磨他、訓練他,讓他慢慢成長起來。

關於女性領導者:一個公司要做好必須有更多女性領導者

提問:在很多PE都是男性投資者為主,但我發現雲鋒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投資者,請問雲鋒為什麼選擇讓女性投資人主導很多投資?

虞鋒:女性的細膩、敏銳和堅韌,是優秀投資人最難能可貴的品質。我們基金女性佔了半邊天。如果大家看雲鋒的portfolio,被投企業里也有很多成功的女性企業家。

馬云:一句話,虞鋒和我都喜歡女性、相信女性,所以我們支持女性。

我覺得這個世界需要越來越多的女性領導者,這不是一個政治說辭,而是一個公司要做好必須有更多女性領導者。公司要做得大是靠男人,要做得好要靠女人,要做得妙要靠男女一起。這很有講究。要做到迅速,男人一般比女人好。要做得穩,很有感覺,女人比男人做得好。要做得妙趣橫生,需要男人、女人一起。

我未來的樂趣就在這兒,教育、企業家、女性領導者。我也很希望雲鋒基金所投資的公司裡面有很多的女性領導者、創業者。

關於競爭:沒有頂級競爭對手,一家企業是不可能成功的

提問:未來支付寶和微信之間是什麼樣的競爭模式?是和平相處、兩邊並存,還是說支付寶一定要超越微信?比如微信做動作的時候,我們也要有一個相應的動作來碾壓它?

馬云:碾壓微信幾乎不可能吧。螞蟻和支付寶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微信,為什麼感謝微信?如果你要打拳擊,一定要和一個高手打。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美國很少有亞馬遜、Facebook和谷歌干成一團的情況,只有在中國是搞得你死我活的。正因為競爭激烈,讓我們練就了一身武功。微信能夠做成今天這麼大規模,騰訊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在中國我們兩家公司展開各種各樣的競爭,使得阿里越來越強盛,騰訊越來越強盛,我們比的是未來的戰略、人才體系、對組織的思考和對未來世界的判斷。大家互相的交流和學習很好,沒有這些市場上的競爭者,一家企業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說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之間的差別,螞蟻已經形成了整個思考體系,從2004年到現在2015年,我們所具備的能力,無論是風控能力、安全能力、信用能力,以及技術的能力,都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沒有微信這樣的逼迫,螞蟻的人就會睡懶覺。由於有微信這樣的公司,我就可以退休。他們天天訓練我們的人,突然有一個八段、九段天天給你下棋,你就不會睡懶覺。我對互聯網整個競爭局勢來看,我還是對我的團隊充滿信心,因為他們年輕,他們需要有人鞭策,他們需要優秀頂級的對手,所以像微信這樣的公司,我是覺得對螞蟻是一個巨大的福報。

關於出海: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你才去

提問:最近兩年,不管是中國企業還是中國投資公司,出海變成越來越熱門的話題。企業或者投資人應該怎麼應對這種變化?

馬云:我們每個人要問一個問題:你要到國外去,你到底能給國外帶來什麼獨特的價值?你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你才去,其實不要說出海,出省都很難做生意。不要覺得那地方人工便宜、土地便宜,問題是你去那兒,你能創造的價值是什麼,你獨特的東西是什麼,想明白這個才去。

我是覺得中國市場龐大無比,如果真正堅持改革開放,中國市場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國際市場。現在老外越來越多地到中國來,所以沒有國內國外之差別。只靠錢和資源去做的生意,總體來講是短期的,做生意永遠是長遠的、持久的發展。

阿里之所以要到國外去,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跟我們的使命有關,我們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我們沒有說讓杭州沒有難做的生意,也沒有說讓中國沒有難做的生意,所以這個使命要走102年,逼迫我們向海外發展。

虞鋒:我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出海就兩個含義:一個是我們投外國的企業,第二個是到國外投資當地的企業,這是兩個概念。這幾年我們持續在做的是前一件事情,就是投資海外的企業,因為我覺得中國還是需要大量海外的消費品牌、海外的技術公司。我們在中國有非常強大的市場資源,對中國市場有了解,投完以後可以幫它進來發展。

我們醫療團隊投的幾家企業都是這樣,像義大利百盛醫療,我們投資它以後幫助它在中國發展。可能它在歐洲處於比較平緩的增長,但其實它在細分市場里技術上非常先進。

另一方面,這幾年開始,中國的模式對外有溢出,尤其是互聯網的一些模式,像剛剛講的支付、物流、電商,在中國成功了,接著被複制去東南亞。但作為一家PE,我們目前很謹慎地在看待這些模式,確實東南亞也是很大的市場,但是否對當地市場足夠了解是最大的挑戰。

關於科技趨勢:未來是圍繞人的問題

提問:馬老師幾年前提了新零售等趨勢,你覺得下一個科技的大浪潮或者趨勢可能是什麼?

馬云:我覺得從個人來講,下一步很重要的是生命科學,這對人體本身、人的健康可能變得非常重要。

工業時代和數據時代最大的差別是,工業時代強調的是製造業,數據時代強調的是服務業,而服務業的核心就是讓人活得更加健康,讓社會的經濟更持久地發展,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好的事情,所以我自己覺得未來是圍繞人的問題。

工業時代是往外看,從這個世界走到月亮、走到火星。數據時代是往內看,我們對人了解得越來越多。我經常講聰明的人和智慧的人的區別,聰明的人是工業時代創造的,就是我懂得比別人多,我知道自己要什麼,而智慧的人很有意思,智慧的人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所以數據時代讓人類知道,我們追求的很多東西其實不是我們要的。

我認為在巨大的社會變遷過程中,你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機會。

提問:2000年,我在沃頓商學院,有一個教授說未來的世界,1/3的人要失業,1/3的人工作可能並不是很好,1/3的人有還不錯的工作,社會將會改變。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對未來世界的看法?

馬云:第一,我覺得未來一定比今天好,但是一定會比今天複雜,這是肯定的兩個趨勢。

第二,技術變革往往會造成社會變革,所以我們對技術變革要充分地重視。現在很多國家、很多機構對技術變革不夠重視,對技術變革看不見、看不起、跟不上。

要說機器控制人類,這是不可能的。前幾年我笑話有人說人類下圍棋下不過AlphaGo,覺得特別沮喪。我說你們沮喪幹嘛呢?圍棋是為人類設計的,人與人之間下圍棋,因為對方會下臭棋,你才覺得無比快樂。如果對方都不會下臭棋,你跟他下幹嘛呢?機器本來就比人力氣大、比人跑得快。你跟汽車比誰跑得快,那不是傻子嗎?你跟機器去比圍棋誰下得好,那也是傻子。我從不跟機器比這些東西,機器是機器,人是人。

但是未來由於科技的發展,機器會把人類從單調、複雜、痛苦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所以這個不用擔心,最重要的是人類對未來、對科技、對自身的認識。我對未來沒那麼悲觀,我相信未來會很好,但是會很複雜,會有很多糾結。這就是人類,這就是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脈脈靠什麼撐到現在?
Clari獲6000萬美元D輪融資,為AI銷售提供渠道優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