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最「佛系」的穆斯林在哪裡?

最「佛系」的穆斯林在哪裡?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243-最「佛系」穆斯林

作者:深眸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伊斯蘭教對歌舞的態度相當不友好。主流的遜尼派和什葉派穆斯林,往往在潛意識裡將舞蹈、音樂與酗酒、賭博等聯繫在一起,認為這會使他們的信仰不虔誠。甚至聖訓中也提到過度的舞蹈和音樂是誘惑人墮落的魔鬼。

在伊斯蘭世界,相比舞蹈,建築和書法彷彿就是更「高級」的藝術形式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所以在伊斯蘭社會,雖然音樂和舞蹈仍然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參與者有時也要面對一些道德壓力,並不能完全自信地參與其中。

但伊斯蘭教的一個支派卻完全不這樣認為,這一教派的信徒在舉行宗教儀式時,專門發明出服務於音樂的「聽術」和獨特的「旋轉舞蹈」,其教義和審美傾向在其他穆斯林看來完全是個異類。

其實跳的人沒暈,但看的人已經暈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不過它也因此受到了外部世界的關注與歡迎,被稱為伊斯蘭世界最為開放的教派——這便是蘇菲派。那麼,這一教派呈現出開放特徵的原因是什麼?又為何在當代社會「默默無聞」,遊離於政治之外呢?

對墮落生活和正統教派的反抗

在伊斯蘭教的四大哈里發時代,帝國尚在遠征與草創階段,統治者和下層民眾之間在物質生活方面並無太大差別,社會地位也相對平等。舉賢讓能的權力過渡方式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中國上古部落時代的禪讓傳說。

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哈里發(即正統哈里發)

在此之後才是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等

然而隨著圍繞權力的爭奪愈演愈烈,伊斯蘭教逐漸分化出遜尼派、什葉派、哈瓦利吉派等不同主張的派別,最終,由遜尼派建立的倭馬亞王朝統治了伊斯蘭世界,並實現了從穆阿維葉到葉齊德的皇位世襲,開始了阿拉伯的家天下時代。

其實穆罕默德之後才三十年

伊斯蘭教就發生了大分流

這短短的正統哈里發時代

恐怕也是帝國最朝氣蓬勃的時代

統治結構的變化是帝國實力提升的標誌,控制了更多剩餘物資的上流社會,也有了更多資源投入享樂的生活。物質的分化帶來精神的分化,那些並未跨入統治階級,同時在信仰上有別於遜尼派主流思潮的穆斯林,與統治者之間也漸行漸遠。比如激進的什葉派就認為,遜尼派的倭馬亞王朝不僅不合法,還背離了對真主安拉的純潔信仰,根本沒有資格統治伊斯蘭世界。

雖然什葉派始終佔據少數,但這種敵對心態延續至今

並且什葉派也因獲得波斯民族主義這一強大後盾

而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宗教派別問題

(圖為什葉派眼中第二伊瑪目哈桑·本·阿里,大戰倭馬亞家族)

(圖片來自wikipedia@Bal"ami)

但這些人又沒有能力挑戰現存的政治秩序,海珊慘死在卡爾巴拉的事迹仍然使他們心有餘悸。因此,面對社會的動蕩不安以及部分信徒的生活腐敗,在廣大下層教徒中開始流行苦行和禁慾,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苦修者、懺悔者和素食主義者。

心裡苦、心裡難受、心裡想不開...

才會有以自我鞭笞聞名的什葉派阿舒拉節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阿舒拉節上的什葉派穆斯林)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這是一種常見的社會補償行為,信徒意圖通過苦修,脫離令人不滿的現實世界,在精神方面重歸四大哈里發時代,最終遁入純潔內心世界之中,這些人最終便發展成為獨特的蘇菲派。蘇菲這個名字就是阿語中「羊毛」的意思,指信徒所穿的粗羊毛服裝。

遠離紛爭,藏起自己的想法,在書齋中踐行信仰也是一種選擇,獨特的境遇造就獨特的精神,這其實是不分宗教的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起初,蘇菲派只是一個鬆散的宗教團體,極度虔誠的信仰、生活的艱苦是他們的外在特徵。而隨著8世紀之後,包括基督教、薩滿教和古波斯瑣羅亞斯德教思想在內的外來宗教傳入伊斯蘭世界,開始對蘇菲派產生直接影響,其思想路徑逐漸向神秘主義轉型,即在追求生活苦修的同時,更加註重精神上的滿足。

早期的阿拉伯帝國表現出相當的波斯文明特徵

對其他文明以及少數教派都相對寬容

也是各種新思想新流派的蓬勃發展時期

(圖為聚集在巴格達的眾多伊斯蘭學者)

(圖片來自wikipedia)

有多神秘呢?

說來你也許不信,蘇菲派竟然把修行目的確定為追求個人與真主安拉的直接接觸,以達到人主合一的最高境界。先知之妻阿伊莎曾說:「安拉能見眾目,而眾目卻不能見他。」連穆罕默德升天時也無法和真主面對面相見,這些信徒又要怎麼做到與真主的接觸呢?

沉醉不知歸路,不知道有沒有偶遇真主

(圖片來自wikipedia@show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但無論如何,蘇菲派還是在教派地緣衝突複雜的中東紮下了根,並且逐漸總結出了皈依伊斯蘭、敬畏真主、隱遁現實、安守清貧、善於忍耐、無欲無求六大精神要素,是一個相當出世的教派。

愛真主、尋開放的蘇菲原則

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苦修使蘇菲信徒們相信,只有通過不知疲倦的具體行為,才能在如痴如醉的狀態中實現與真主安拉的直接對話。當然通過背景介紹我們也能理解,這是蘇菲對當世社會的無力反抗。

這一點和同樣對遜尼派不滿的什葉派就有所不同。相對於蘇菲派的隱忍和靈性,什葉派的反抗更激烈頻繁,經常製造令遜尼派統治者頭疼的事端。

蘇菲派就相對自閉很多了,不開心就跳個舞?

(圖片來自wikipedia@Behzād)

而在如何接近真主的問題上,蘇菲派也有所獨創,比如「聽術」儀式,即專門聽的儀式。

蘇菲派認為聽覺是人體最為奇妙的感受能力,樂聲、曲調甚至無聲,都是生命的語言。他們在舉行聽術儀式時一邊聽《古蘭經》吟誦、伊斯蘭音樂、詩詞,一邊重複著「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的清真言,全神貫注的進入陶醉狀態,忘卻自我,試圖進入安拉的宮殿。

踐行某種儀式的雕塑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在聽的過程中,蘇菲們將身體做左右擺動,並有突然上躍的動作,讓別人以為他們真的是靈魂出竅了,從而感染圍觀者,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進來。而這種追求靈性的儀式,原理上似與印度僧侶的冥想有所共通。

另一個蘇菲派的獨創便是著名的「蘇菲旋轉舞」。

該舞蹈起源於13世紀的土耳其,後經過阿拉伯人的改進在埃及得到了普及。在蘇菲們看來,不停的旋轉可以進入一種天人相和的狀態,從而達到接近神的目的。

神神秘秘,恍恍惚惚

(圖片來自wikipedia@diaz)

舞者僅限男性,通常以極快的速度連續地進行,平均每秒鐘轉一圈,其間還要加上其它的表演動作。轉動的圓蓬長裙,和舞者身上的裙子相得益彰,十分震撼。

這既是個體力活,也是技術活,有些蘇菲舞者能旋轉長達40分鐘,連台下的觀眾都暈倒一片了,他們還在不停的旋轉。

舞者彷彿進入了一個超驗的世界

(一場在土耳其-科尼亞的宗教舞蹈儀式)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而在舞動期間,也會有一位主持人在台上走動,以免舞者相互碰撞。當第一段舞結束時,主持人會用腳敲擊地面,眾人便停止旋轉,音樂也隨之告終。但沒過多久,樂聲再次響起,又開始了第二段舞。

這是為了緩解觀眾的疲勞心理而設定的,就像電視廣告一樣,而這樣也使觀眾感受到舞蹈的節奏感和規範性。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如此高超的技巧,自然所費不菲,一個好的旋轉舞者需要從小訓練,歷經多年表演才能達到融會貫通,舞步通神的地步。而社會對他們的回報也是巨大的,旋轉舞者在蘇菲派社會以及旅遊業中,都有很高的地位和收入。

是令人震撼的,值得一看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接觸政治但在當代受打壓

由於不關心政治,講究信仰的虔誠,蘇菲派在歷史上被大多數統治者確定為溫和派別。因其溫和,自誕生起的幾個世紀,蘇菲派信士也一直與社會各階層都和平相處。

但隨著蘇菲派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接觸政治成為不可避免的大趨勢。到9世紀時,蘇菲派的理論逐漸成熟,並形成以祝奈德和比斯塔米兩位蘇菲思想集大成者為代表的伊拉克和呼羅珊兩個系統。10—11世紀,蘇菲派開始在伊斯蘭世界廣泛傳播,在社會中擁有極大的影響力,而11世紀出現的一位伊斯蘭教權威安薩里,則為蘇菲派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安薩里自傳的一頁

(圖片來自wikipedia@Al-Ghazali)

安薩里是當時伊斯蘭世界最為權威的宗教人士,同時也是正統蘇菲主義的集大成者。他在潛心研究希臘哲學、伊斯蘭教各派學說的過程中,把長期受排擠的蘇菲派也納入正統派的學說中,相當於承認了蘇菲派的合法地位。由此便促成了蘇菲派與正統學者的合流,也為蘇菲派在伊斯蘭教中贏得了平等地位。

自此,傳播蘇菲派不再危險,甚至成為了令信徒自豪的正規工作。

而從12世紀開始,鬆散的蘇菲修道團也轉變為組織嚴密的教團。歷史上著名的蘇菲教團有:卡迪里教團、納哈西班底教團、沙茲里教團和毛拉維教團,每個大教團的成員都多達上萬人,並開始以教團的形式參與國家政治。

納哈西班底教團徽章

到16世紀的奧斯曼帝國時期,蘇菲教團臻於極盛,達到其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人數在十萬人左右。遜尼派的奧斯曼帝國統治者對宗教相對寬容,給予了蘇菲派較好的發展空間。

這是蘇菲派向外傳播的黃金時代

連印度莫卧兒的皇帝都要聆聽一番教誨

(圖片來自wikipedia@Bichitr)

這為18世紀之後伊斯蘭世界受到西方殖民者戕害時的反抗留下了火種。原本不參與世事的蘇菲教團,在西方國家大舉進入的大背景下,經常領導民眾鬥爭,而在反抗陷入僵局時,蘇菲派也是救災賑民活動中的積極角色。

而在當代,蘇菲教團在伊朗卻受到無情打壓。而這是蘇菲教團自身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蘇菲教團組織性極高,擁有一位類似什葉派阿亞圖拉式的人物,被稱為「老人家」。這位老人家可以向信徒收取宗教稅,可以隨意支配他人,在教徒中擁有極高地位。

這種與什葉派組織形式相似的內容顯然不利於維護社會穩定,在兩者意見起衝突時,穆斯林們應該聽從老人家,還是大阿亞圖拉呢?

關鍵時刻聽誰的呢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有鑒於此,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的准軍事組織巴斯基民兵便被安排成為了蘇菲派的監視者。他們幾乎遍布伊朗所有城鎮,監督執行嚴格的道德規範,尤其是在宗教和政治活動場所。一旦發現蘇菲教團有異動,立刻逮捕訊問,使得蘇菲派的社會聲量和國際影響力一降再降,最終只能以旋轉舞的形象留下落寞的背影。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陝西,越來越綠